「看見老大就覺得心酸」:二胎家庭,真的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嗎?

2021-03-31     陸北老師

原標題:「看見老大就覺得心酸」:二胎家庭,真的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嗎?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自從二胎政策放開後,很多家庭迎來了二胎。隨著二胎家庭越來越多,很多家庭在喜迎第二個小生命到來的同時,也面臨了一些家庭問題,如因為照顧二胎而忽略了家裡老大的感受,讓老大產生了一種被父母遺棄的感覺,認為父母偏心。有些孩子甚至因此出現了叛逆或者異常行為。

就在前幾天,有個朋友來找我聊天,講述了一件讓她難過了好多天的事情。

原來,朋友家的老二今年已經一歲半了。當初生老二,就是家裡老人要求的,說是老大太孤單,這樣也好有個伴。後來實在經不住軟磨硬泡,她也覺得老大挺孤單的,於是就生了老二。當時,她還覺得自己挺對不起老二的,畢竟一個生命的到來竟然是為了緩解另一個生命的孤獨。

誰知道,等到老二真的到來了,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姥姥姥爺來幫忙帶孩子,每天就只顧著老二,之所以這樣,老人的解釋是「誰讓孩子小呢」。

結果,有一天朋友中午提前回家,就發現,老大一個人在房間裡啃方便麵,兩個老人卻帶著老二在另一個房間睡午覺。看到這一幕,朋友瞬間淚目,她真的沒有想到,老大竟然會經歷這些。

於是,她來問我,是不是所有的二胎家庭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一碗水就真的端不平。其實,這個問題真的給很多二胎家庭都帶來了困擾,曾經有人說過,「偏心的孩子不一樣,偏心的父母都一樣」。

雖然都是一個父母生的,但是孩子對父母來說是不一樣的。很多父母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一不小心」就偏心了其中某一個孩子。

01 喜歡孩子的理由有很多,偏心的理由有更多

從古至今,這種情況一直存在。尤其是在過去,為了兒子能夠過好,女兒往往要做出很大的犧牲。

不過,就在2020年,在杭州某公司從事美工工作的女孩洛洛,因為心情不好去錢塘江散心,不幸遇到漲潮意外去世,年輕的生命不幸隕落,大家都很惋惜,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幕,卻讓人大跌眼鏡。

洛洛的父母在洛洛死後向公司索賠,公司給了6萬的撫恤金,她的父母卻向公司索賠41萬,理由是為了給兒子買房攢首付。消息爆出後,很多網友都義憤填膺,而洛洛微博的一些消息也透漏出了不少信息。

原來她的父母重男輕女,她的父母只有在向落落要錢的時候才聯繫她,平時沒事也不關心她,甚至她的父親竟然說跟洛洛沒什麼聯繫,連電話號碼都沒有。這是何等的冷漠。可是就在這樣冷漠的親情下,他們還在不斷地壓榨洛洛。

洛洛的微博充滿了對親情的渴望以及對父母涼薄的悲哀。父母重男輕女,導致了一系列的悲劇,數不勝數,但可以肯定,這對女孩子的傷害是最嚴重的。

父母總是強調大讓小。

在日常生活中,每當孩子之間產生了矛盾,父母總會說一句話,你是哥哥/姐姐,你讓著弟弟妹妹點,哪怕是小的那一個做得不對,父母也會讓大的讓著小的。

湖南衛視曾經有一檔關於教育的節目,節目中一位叫欣欣的小女孩就直接在高台上控訴自己的父母偏心,一旦自己跟妹妹發生矛盾,父母就要求自己讓著妹妹,說自己是姐姐,不能欺負妹妹。

欣欣在節目中終於鼓起勇氣問爸爸,「能不能不要只想自己所想,能不能試著相信她一次。」

父親的回答竟然是。「她小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

就是這句話,反應了太多父母的態度。其實父母的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對待孩子不能因為年齡大就要為小的那一個的錯誤買單,要教育孩子做錯了事情要勇於承擔,而不是仗著年齡小而肆無忌憚。也不是為了減少爭端,就要另一個孩子受委屈,這是不對的。

父母更偏愛嘴甜、表現好的孩子。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嘴甜的孩子往往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偏愛。

好話人人都愛聽,父母也不例外。一個嘴甜的孩子能夠討的父母歡心,自然會得到父母的偏愛,一個表現好的孩子,不讓父母操心,同樣會得到父母的偏愛,就像上學時候老師都喜歡那些成績好的學生一樣。

當初的隋煬帝楊廣,在沒有被封為太子的時候,做事情迎合獨孤皇后。隋文帝與獨孤皇后非常節儉,所以獨孤皇后對於太子楊勇生活奢靡非常不喜,而楊廣為了討得獨孤皇后的喜歡,將家中的美姬藏起來,留著老婦人充當僕役。自己與蕭妃穿得特別樸素,而獨孤皇后也確實因此對楊廣另眼相看,在廢除太子楊勇後,立楊廣為太子。

02父母偏心,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是你遠遠想不到的

家中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父母全部的愛都給了孩子,沒有對比,也就沒有偏心。很多家長認為哪怕有了二胎自己也能非常公正地對待孩子。事實上卻是,很多家長經常是無意識的偏心,自己也不自知。

曾經有人說過:「95%的家長不承認自己偏心,剩下的5%則不知道自己偏心。」

有些父母會覺得偏心又能怎樣,反正都是一家人,對誰好還不是好呢?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家長的偏心對孩子的成長有多大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很多人的認知,不但對小孩子的成長有不良影響,甚至還會影響孩子成年後的生活。

首先,孩子會自我懷疑,變得沒有自信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就有一個小姑娘在天台上控訴自己的父母非常偏心,對待自己與妹妹是雙重標準,甚至質問父母自己到底是不是他們親生的,為什麼會這麼偏心。這是一個小孩子對父母偏心的控訴。父母覺得這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但是,對於孩子而言,這就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黃執中曾經在節目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只有當我感覺我是被尊敬的,我才會想到我是不是要去讓別人。好多父母恰恰是相反的,他們會在弟弟妹妹面前去貶低哥哥姐姐,去指責他們。這樣一來會把小寶的價值觀弄壞,二來讓老大沒尊嚴,覺得被弟弟妹妹瞧不起。」

當一個孩子因為父母的偏心而感覺到自己不被尊重時,認為自己在家裡不受人喜歡,在外面就更不會被人尊重,於是,他們會變得敏感、自卑,哪怕在成年後也往往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認為自己這不行,那不好。從而很難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醫生都被困其中。

其次,孩子會因為缺乏愛而難以建立安全感

《遊戲力》里有這樣一段話,「手足相爭的核心,是孩子提出的一系列既深刻又普遍的問題:我是被愛著嗎?是被真誠地、絕對地愛著嗎?我被需要嗎?我有什麼特別嗎?我有力量嗎?」

所以,父母以為偏心不過是一個家庭內部的小事兒,怎麼有的孩子就是接受不了。真相卻是,孩子也真的不完全是在爭奪一個玩具,或是一次權利,孩子真正想要的是通過父母對自己的言行,來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確認自己還是被愛的那個人。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有些孩子明明已經很大了,但是當弟弟妹妹出生後,老大也像回到小時候一樣,睡覺的時候讓抱著,吃飯的時候讓父母喂,有些孩子甚至連大小便都不會了。父母就會覺得老大是故意的,就是「作妖」。

父母想得對,老大確實是在「作妖」,但是,他不是為了搗蛋,僅僅是為了重新獲得父母的關注。孩子會簡單地認為,「弟弟妹妹這麼做了,你們會因此給他們更多的關注,所以我也這麼做。」

在心裡學生,這種現象叫做退行,無非就是大孩子缺乏安全感了,所以他開始對小孩子進行模仿,希望自己可以像小孩子一樣被關愛。

很多人因為父母偏心,從小不受重視,就會變得非常敏感、缺乏安全感,甚至成年後也會受這種影響,變得脆弱,只要有人對他稍微好一點兒,就會對對方產生依賴,缺乏辨別的能力。

最後,孩子會因此與家人關係淡薄

之前,《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父母該不該教哥哥姐姐讓著弟弟妹妹」。演員胡可在辯論的時候,講了這樣一件事兒,胡可曾經就經常教育安吉,「你是老大,你應該保護弟弟,讓著弟弟,不能欺負弟弟。」

當兩個孩子出現爭執的時候,胡可也總是讓哥哥要懂事兒點兒。終於,哥哥在一次被媽媽批評後,向弟弟發泄了怒火,他他狠狠掐了小魚兒一把,嘴裡還念叨著:「我現在這麼慘,都是被你害的。」

父母總覺得自己的做法是在幫助孩子調和矛盾,實際上,這對被要求懂事沒有得到偏愛的孩子而言,只能是一種傷害。他不僅會因此而缺乏安全感,還會因此與兄弟姐妹之間出現隔閡。哪怕成年後,他也會因為從小偏心,與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比較淡薄,脆弱。這種原生家庭的影響,甚至會導致孩子自己組建的家庭也變得難以維繫。很多人成年後的一些做法有可能就是受童年經歷的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t_-i3gBDlXMa8eqXsz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