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高考志願需要請別人幫忙嗎?三圈模型告訴你志願怎麼填

2021-06-12     陸北老師

原標題:填報高考志願需要請別人幫忙嗎?三圈模型告訴你志願怎麼填

高考結束了,家有考生的還有一件大事——報志願。都說高考七分考三分報,每年因為志願填報失誤留下遺憾的人不在少數。

今年上海電影學院藝考的狀元,就是一個讀到大四退學重考的雲南學生。他說自己高中不知道有藝考,當年選了理科。但他喜歡的還是藝術,上到大四選擇了退學重新參加高考。上一次他高考的時候,妹妹六年級,今年他和妹妹一起參加了高考。

雖然他的故事很勵志,但是算算時間,有整整六年的浪費。其實對於大家來說,報考失誤比考砸了更讓人窩火。所以這兩年,高考志願規劃成了熱門生意。有數據顯示,全國三年內新增了一千多家高考志願填報公司。費用少則三五百,多則兩三萬。

這是把准了家長的脈,只要說能幫孩子挑選到最好的志願,有的是人願意掏錢。那到底有沒有必要請人填報志願,這個錢花得值不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談談。

首先我們來看,家長們為什麼想請人幫著報志願?

因為報志願確實是個技術活兒,一不小心報錯了後果很嚴重。志願無小事,如果考了高分,因為填報失誤滑檔實在可惜。要是選錯了學校和專業,更是後患無窮。因為不管是想升學還是工作,都和這些息息相關。

而家長們畢竟不是專業人士,很難做到對學校和專業了如指掌。所以一旦到了志願填報,儘管家長們自己也會查會看,但是總覺得不踏實想求助外援。因此說到底,找人幫忙填報志願,無非是想找個比自己專業的人,能給孩子報個理想的學校和專業。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號稱「職業高考志願規劃」的是專業的嗎?

還是剛才的數據,來看看這些新增的高考志願填報公司吧,費用高還算了,據說有的規劃師培訓三天就拿證上崗。這就讓人無語了,這樣的志願填報不是笑話嗎?

雖然說不是所有的志願規劃師都水分這麼大,但是確實有一部分很不專業,剩下的專業到什麼程度也不好說。

就像有網友說自己遇到的一個志願規劃師,他提供的所有學校專業信息,都是搜索來的。問他點什麼院校的具體情況,他就給你一些學校的評估數據。如果請這樣的人填報志願,那才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那麼志願到底該怎麼填,是自己填,還是請人幫忙填?

在談怎麼報志願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理想中的志願填報是什麼樣的。

看過不少高考生家長的訴求,可以總結為一句話:儘量不浪費孩子考的每一分,報最好的學校和專業,將來畢業發展好就業容易。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要求,看似明確實則模糊。比如說什麼樣的學校和專業算是最好的,什麼樣的工作算是發展好和就業容易的。這個答案肯定是有無數種。

所以比填報更重要的,是弄清楚目標。那麼要怎麼找到最精準的目標呢?

有一個著名的三圈模型就是專業的決策工具,它包括價值圈、能力圈和支持圈。看這個圖你就明白了。

那這個三圈模型該怎麼用呢?放到高考志願填報上,價值圈可以理解為孩子喜歡什麼,能力圈可以看做孩子的考試成績和擅長什麼,而支持圈就是本省的高考政策,各學校的招生政策,以及各類專業的發展趨勢等等。要想做出好的選擇,我們就要找這三個圈的交集。

價值圈和孩子的興趣愛好有關,這裡不得不再說一下孩子的興趣愛好很重要,就像前面說的雲南考生,如果一開始早早關注了興趣愛好,也不至於退學重考。畢竟是一輩子的事情,自己喜歡的專業內容,即使遇到困難也能克服。這樣才能走得更長遠。

再來看能力圈,雖說一般孩子智力差異不大,但天賦也還是有區別的,有人更擅長語言類,有人更擅長邏輯思考。綜合孩子的考試成績,基本上就比較清楚孩子的能力更多的在哪一方面。

而支持圈的信息,說容易也容易,大部分通過搜索就能獲得,這其實也是很多高考規劃師在做的事情。從網上找到相應的信息整理到一起,就能用來做參考。難也很難,雖然大家都會搜索,但是搜索結果可能差異很大。很多家長更多的是卡在這一步,就放棄了。

其實支持圈更難的部分在於對趨勢的判斷,以及對於學校專業有沒有更直觀的感受。比如經常有學生說,當年高考時大熱的專業,沒等畢業就涼了。這個判斷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了。

說完三圈模型,相信你已經明白了,志願到底該怎麼填。

一是得和孩子商量。價值圈和能力圈都和孩子有直接的關係,家長直接做主肯定不行,讓陌生人直接做主更不靠譜。如果家長和孩子沒法達成一致,也需要好好和孩子說明白,畢竟未來的大學是孩子讀。

二是不管自己填還是找人填,基礎的搜索工作都得做。本省報考政策、學校招生情況、歷年分數線、專業錄取位次等等,網上都有公開的信息,一般學校老師也會給大家看相關的書。記得從官方渠道去獲取,千萬別為了圖省事看網上寫的各類推薦文章,因為這種介紹往往是從大方面、大機率角度去講的,而且數據往往不多,不適合具體報考時參考。

三是如果想多一重保障,請人幫忙提供意見,自己要注意分辨是否專業。找人幫忙填報志願,可以當做參考。如果家長和考生已經做好了前兩步,相信問兩個問題,就能知道對方是否專業。如果對方本身從事的職業,確實有一些信息渠道,這樣就能對之前的公開信息有一個補充。

最後補充一點,如果大家實在不知道升學和就業的情況,建議從兩個方面入手,一個是看學校的就業質量報告,另一個是看就業要求。

學校的就業質量報告,一般能直觀地看出來學生升學和就業的情況,還可以橫向縱向對比。除此之外還需要了解學校冷門和熱門專業間的差別,因為加總的有時候很難看出單個專業的問題。

看就業要求是指如果有心儀的就業方向,可以去了解一下目標崗位的招聘要求是什麼。比如公務員招考一般是什麼專業,頂級企業的崗位有什麼要求,中學教師編歷年招聘是什麼情況等等。這樣精準的搜索,肯定比網上別人隻言片語的經驗更準確有效。

填報志願要不要幫忙,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只要認真做好了三圈模型,就可以避開大部分報考的坑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71837789_120542751-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