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最近,海清又火了。
只不過這次並不是因為有了新的,能夠媲美《小別離》《小歡喜》的電視劇,也不是因為上了新的綜藝節目,而是因為她13歲的兒子蛋妞。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海清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她在很多電視劇中都給我們奉獻出了「教科書」般的演技,進而被大家親切的稱為「國民媳婦」。但是當您把眼光放在她13歲的兒子蛋妞身上的話,還是會忍不住驚呼,這是哪個神仙媽媽教出的神仙孩子啊?
海清兒子的英文名叫做 Daniel,中文暱稱叫做蛋妞。
他學習成績好。
既然被大家稱之為神仙孩子,其成績的優秀自不必說。
一年級的數學課上,別的小朋友只能勉強計算十以內的加減法時,蛋妞已經涉足到千位數的加減了,雖然說最終的結果多了200,但光是能夠計算這一點,已經足夠他脫穎而出了;語文也是這樣,小小年紀就嘗試著自己作詩,字裡行間的韻律讓人讚嘆不已;8歲時寫出來的文章,已經涉及到了教育平等這個頗具人文關懷的觀念,而且還是全英文寫成的。
他體育成績好。
在很多人的認識中,一個孩子如果學習成績好,那麼他的體育成績就不一定好了,甚至可以說是很差勁的了。畢竟人的精力是十分有限的,顧了學習就顧不上體育了。但是蛋妞則不然,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破了大家的「既定思維」。
比如去年的時候,蛋妞參加了洛杉磯游泳大賽,一個僅僅12歲的孩子,就奪得了3塊金牌1塊銀牌的好成績,說實話面對這個成績開心爸爸作為成年人都望塵莫及,甘拜下風了。
而這對於蛋妞來說,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他業餘愛好也很出色。
如果說蛋妞光是文化成績以及體育成績好也就算了,但是人家的業餘愛好也同樣出色。
同樣是學畫畫,在看到媽媽心情不好,蛋妞便親自創作了一幅山水畫,貼心的告訴媽媽「你最近脾氣不好,要看看畫念念經,聽聽音樂,喝喝茶」,而這幅山水畫無論是筆觸,還是創意,抑或是靈感都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同樣是學寫字,10歲時蛋妞寫的一手草書已經被很多網友成為「神作」;同樣是學習大提琴,別的孩子還在磨蹭著不想去學的時候,蛋妞已經能夠做到「天氣太熱,就算是脫了上衣也要堅持練習」的程度了......
他在生活中也很懂事。
蛋妞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很懂事的小暖男。
上面說過他看到媽媽心情不好,就送一副山水畫讓媽媽放鬆一下心情;在家裡,經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甚至主動的把媽媽的襪子和T恤洗了;出門在外也是,主動的拎著包,讓媽媽能夠「無包一身輕」......
種種表現讓很多網友們都覺得好酸,這樣的神仙孩子,該是爸爸媽媽上輩子做多少好事才能換來的啊?同時也有網友們疑惑了,這樣優秀的孩子,是如何培養出來的呢?
其實在一次媒體的採訪中,海清也談了一下自己的育兒經驗,其中有一點開心爸爸非常認同,那就是「在孩子喜歡的時候,輕輕地推他一把」。
推孩子一把有多麼重要
在《嚮往的生活》中,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片段:
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老師到來之後,與劉憲華一起表演了一首曲子。而他們表演後,王迅也拿起了小提琴給大家趁勢拉了一段,放下小提琴的時候,他回憶起了往事:
我小時候特別喜歡小提琴,後來不知道咋回事,莫名其妙就不想拉了,很奇怪。
這件事讓我非常的後悔,如果當時自己能夠堅持一下的話,可能現在小提琴就是我的一個特長了。
這一番話也深深的震動到了旁邊的楊穎,後來,楊穎和劉憲華之間有了這樣的一段對話:
你是小時候被父母逼著學?
對,被逼著。
那你小時候願意嗎?
我不願意,一直到我十一二歲,就一直不想拉,然後我就參加第一個比賽,然後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喜歡了。
那你覺得現在感謝父母嗎?
非常非常感謝。
節目組這個時候給了楊穎一個畫外音,為什麼當初沒人逼我。雖然不是楊穎自己說出來的,但絕對是她當時心裏面飄過的想法。
作為一個當紅女星,楊穎的成功自不必說,儘管她沒有好好學習,但是現在的成績還是超越了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但是,看著她那若有所思的表情,她一定在想如果當時自己的爸爸媽媽也能夠像劉憲華的爸爸媽媽一樣,在某一個興趣上推自己一把的話,也許這個興趣並不能給她帶來直接的好處,但是從內心深處來講,她還是會喜歡那個能夠堅持下去的自己吧?
和楊穎的感受一樣,很多人在長大之後的某一個瞬間,總是會想起自己小時候的一些事情,並且對自己說,要是那時候能夠堅持下去,或者那時候爸爸媽媽能夠推自己一把就好了,當時的一個很難接受的興趣愛好,放到現在,也許能給自己帶來更多樣的可能。
確實是這樣,孩子小的時候,對於很多事情都看的不是很清楚,他們並不知道這件事情對他們日後的影響,對他們成長的意義,而僅僅是從眼前來看,覺得很累很不值得。
比如拉小提琴在很多孩子看來更多的是一種「受罪」的行為,坐在那裡忍著肩背的酸痛,手上機械的拉著同一個曲調,實在是太沒意思了,遠不如玩遊戲以及看動畫片來的輕鬆。所以很多孩子都會表現出抗拒的一面。如果爸爸媽媽聽之任之的話,估計孩子也會像王迅一樣,在成長後的某一個時間段,回想起來後悔不已。而如果爸爸媽媽們能適當的推孩子一把的話,可能會收穫一個更能讓孩子滿意的自己吧!
網上有一個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
一個人要想成為某一個行業的專家,至少需要10000小時的學習。當然從另外的一些角度上看,這個定律的適用性有待於進一步的商榷,一個人能不能成為專家,與他本身的天賦,以及學習的技巧能力有關,而不僅僅是累積時間。
但是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就是,堅持不一定能夠做到最好,但是不堅持是絕對沒有成功的可能性的。所以作為爸爸媽媽,在孩子感興趣的時候,更應該做的是推他們一把,讓孩子再堅持一會再堅持一會,而不是輕易的說放棄,輕易的給未來留下遺憾。
在孩子喜歡的時候,輕輕的推他們一把
其實在推孩子一把這件事情上,神仙媽媽海清做的就很好,而且取得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她的教育方式,歸納起來主要有這幾個方面:
給孩子提供嘗試的機會
很多時候,孩子的一些興趣看上去是相當的「不靠譜」,非常的「不切實際」,一邊是興致勃勃的孩子,一邊是苦笑不已的爸爸媽媽,該怎麼辦呢?
之前蛋妞有過一段時間特別想當一名太空人,心情超級迫切的那種。海清呢?不僅沒打擊孩子,說什麼當個太空人需要掌握的本領太多,你需要從現在就開始努力;或者是太空人這個夢想雖然好,但是太難實現了,你看現在我們世界上有多少人,才有幾個太空人啊?
而是積極響應孩子的興趣,買來很多相關的書籍,並且帶著孩子去參觀各種與航天有關的展覽,科技館等,通過這些實實在在的行為,讓蛋妞明白,爸爸媽媽其實是非常支持他的。
雖然後來被證實這只是蛋妞的「三分鐘熱度」,但是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他也學習到了很多東西,不僅僅是與航天相關的,更多的是與興趣有關的。也許通過這次的經歷,會讓蛋妞明白自己的興趣更應該接地氣一些,更應該務實一些。
其實只要孩子能夠明白這些,爸爸媽媽的付出就有足夠的收穫了。
在孩子的興趣面前,爸爸媽媽無條件的支持,以及一起去體驗去判斷的過程,才是真正「推孩子一把」的做法。
陪伴引導
對於孩子來說,想要完全把一個興趣堅持下去的話,是少不了爸爸媽媽的陪伴引導的。
孩子的很多興趣都是易學難精的,而很多孩子對於興趣的學習,僅僅是停留在知道,或者會的地步。本來只要在這個基礎上再堅持著向前走上幾步的話,就可以獲得不小的成功了,而這時候選擇了放棄,其實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作為爸爸媽媽呢,更應該是陪伴孩子找到興趣,引導孩子向前走上幾步。
海清就是這樣做的。
之前蛋妞的畫作還是很簡單的,一看就是小學生水平,但是在海清的陪伴引導下,逐漸變成了現在讓人驚艷的山居圖;之前蛋妞寫出來的字,只能說是工整,至於筆觸架構什麼的就乏善可陳了,但是在海清的陪伴引導下,現在已經是一手飄逸的草書了......
可以說,孩子興趣的變化史,正是爸爸媽媽的一段陪伴引導史。而這種陪伴引導,在某種角度上,正是起到了「推孩子一把」的作用。
適當的示弱
海清就是一個會向兒子示弱的媽媽,正是這種示弱,不知不覺中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堅定了孩子的自信心,就算是面對困難,孩子也能夠大聲的說出「我可以」三個字。
翻看海清的微博,看到了這樣的一件事:
蛋妞獨立做出了一道難題,並且用他歪歪扭扭的字體把整個過程寫在了紙板上,並且發到了朋友圈。海清看到後,馬上對蛋妞大加讚揚,並且適當的示弱「你太棒了,比我五年級的時候強太多了!」說完這句話後,海清還「意猶未盡」的向兒子請教其中的關鍵思路,作為一個旁觀者,開心爸爸都能夠想到當時蛋妞的那種成就感,以及油然而生的自信心。
正是海清適當的「示弱」,給了蛋妞堅持下去的信心,學習上是這樣,興趣的學習上也是這樣,所以我們現在才能夠看到一個更加完美更加懂事的蛋妞。
所以爸爸媽媽面對孩子的興趣時,也可以試試「示弱」這個方式,能夠很有效的增加孩子的信心,給與孩子更多的成就感,能夠更大限度的起到「推孩子一把」的作用。
發自內心的鼓勵
當然,爸爸媽媽發自內心的鼓勵,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變相的「推他們一把」。
在這一點上,海清做的就很好。
蛋妞小時候做的眼鏡繩子,歪歪扭扭的一點都不好看,但是海清呢,卻非常樂意的戴在了眼鏡上,並且開心的拍照發到了自己的微博上。蛋妞剛開始學習攝影,海清就自告奮勇的當起了模特,並且主動的把照片發到微博上,讓網友們參與評選......
類似的事情其實很多,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媽媽的這種發自內心深處的贊同,或者抑制不住的鼓勵,更是支持他們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這份鼓勵,代表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贊同,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陪伴,它會讓孩子知道「不管是什麼興趣,只要自己願意去練習,爸爸媽媽也就願意陪著自己一起去做,並且願意為自己的成績而歡呼。」
對孩子興趣的積極應對,發自內心的鼓勵,實際上更是保護了孩子的好奇,讓孩子願意為這個興趣付出更多的時間,付出更多的精力,獲得更多的收穫。
其實這更是推孩子一把的最美姿態。
開心爸爸碎碎念
其實很多爸爸媽媽都面對過類似的問題,給孩子報了興趣班,但是孩子不喜歡學,或者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態度,自己大道理也說了,教育也教育了,批評也批評了,但總是沒什麼效果,孩子還是那樣,時間一長連爸爸媽媽自己都想放棄了。
今天開心爸爸分享的呢,更多的是給了爸爸媽媽一個啟示,對於孩子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孩子表現出對某件事情感興趣的時候,爸爸媽媽不妨適當的推孩子一把,讓孩子再堅持一下,再進步一點,也許帶來的就是一片更廣闊的的天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