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採訪12位北大學霸,發現他們都有1個共同點,愛做3件事

2019-06-13     來川學習方法

寫下此文之前,我曾與12位北大學霸促膝長談,他們有的人,曾在高一還是班級倒數;有的人,為上北大不惜復讀兩年。當談及自己能夠考上北大的原因的時候,他們卻無一例外地說了2個字——勤奮。

那我們就來看看他們是如何勤奮的吧。

01 那一年,我考了個班裡唯一的不及格

張冉是我認識的這群北大學霸里,個子最小的一個男生。根據他自己的話說,自己在高一的時候,因為期中考試物理是全班唯一一個不及格的,被班主任上課當著所有同學的面罵。

「那一天,我恨不得地上能有一個縫鑽進去。」張冉說那一天,他就下定決心,要把物理成績提升上來,一定要讓物理老師把那句「讓他轉去文科班」的話,咽回去。

張冉的方法很「笨」,他先是把從初中到高一所學的物理知識,全部自己整理了一遍,然後買了一套試卷,刷題

但是張冉同時也很聰明,他挑出自己常錯的題目類型,從每張試卷里挑出來一些題型來做。大概過了半年,用掉了3套卷子吧;張冉終於在一次考試中,物理考了個滿分,拿了全班第一名。

張冉說這件事對他的鼓勵很大,他也懂得了要做好知識點的總結複習,以及「常錯題」的訓練,這幫助他在高二時期,從班上的倒數前十,走到了班級20名左右的位置。

02 復讀兩年里,我連喝水的時間都要掐算

李亮說自己考上北大的故事,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其實我知道,不過是復讀了2年而已。但是對於他來說,這兩年的辛酸苦水,可能除了他自己,沒有人能體會。

根據他自己的說法,自己從小成績還不錯,是到了高中才變成「鬼胎」。爺爺去世,父親入獄、母親離家出走;家庭的打擊,讓他產生了輟學的念頭,於是他跑到了周邊的鎮上,白天工地上幹活,晚上網吧過夜。

後來舅舅把他抓回去讀書,跟他說:如果不想未來和他爸一樣,就好好讀書。

具體是怎麼想通的,根據李亮自己的話說,可能是打工的那段苦,讓他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把。

復讀的時光里,李亮堅持每天早上5點種起床學習,他把自己每天的學習計劃做在一張表上,連吃飯喝水的時間都算在裡面。那段日子裡,他沒有迷茫,他覺得只有不浪費一秒時間,才能報答舅舅的恩情。

03 從小是班上前三名,有時覺得自己有點孤獨

余驊是這幾位北大才子中,看起來最符合學霸標準的人了。黑色眼鏡框背後,是一雙充滿求知慾的眼睛。平常余驊在學校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圖書館呆著。根據他的室友說,他常常一呆就是一天。

余驊說,從小就是班級里的前三名,最愛的事情是看書。暑假的時候,班上同學都在約著到處瘋玩,他媽媽不讓他去,所以他只能去圖書館和書為伴。

「我覺得,即便缺了很多玩的快樂,多讀書看書也是做的最對的一件事。」余驊坦言,閱讀也給他帶來了很多的快樂,幫助他培養了如今實驗室里常常需要的高專注度

「高專注度、愛看書」、「珍惜時間、自己做學習計劃」、「及時總結、利用錯題提高自己」,這3點既是這3名「有特點」北大學霸們各自的成功秘籍,也是另外不少北大同學在談及自己的高中生涯時,不少提到的學習好辦法。

在學霸們看來,自己的成績,排除智商和天賦,也是靠自己辛辛苦苦努力換來的,大家都是普通人,只是他們要更勤奮一點,並且找到了正確的路。

這裡有最高效的學習方法、最新鮮的教育諮詢,還有海量免費資料可以領取,點擊關注帳號,可以隨時諮詢小編學習問題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_0hLGwBmyVoG_1ZAt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