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啊,貴陽真是太好吃了

2019-09-06     飲食的誘惑

原創: 福桃九分飽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有一個叫王守仁的人,因為反對當時掌握大權的大太監劉瑾,被廷杖四十,屁股開花還不算,他被貶到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去噹噹驛丞。

路途中,王守仁被劉瑾派人追殺,偽造跳水自盡躲過一劫。他本打算逃跑,於是跑到南京去見父親。父親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

去的地方太窮了,沒有房子住,就住在山洞裡,洞口有竹子,他成天無所事事閒得蛋疼,就把時間用來思考哲學問題——專業術語叫「格物」。一天一天的過去了,王守仁始終沒有悟到任何一丁點有用的東西,那個急呀,據說急得吐血。

一天夜裡,王守仁忽然頓悟,老子不格你奶奶的個腿!道在哪裡?道在自己心裡。

王守仁就是著名的「心學」創始人王陽明,悟道的地方便是著名的龍場,這個故事史稱「龍場悟道」。

龍場,今貴陽西北修文縣。只有在貴陽,才能悟出這麼牛掰的千古大道。

而對於飽妹來說,龍場悟道,沒有竹子,只有吃吃吃吃吃吃吃吃。

在中國的版圖上,身處西南深處的貴陽似乎並沒有什麼存在感,都是些零零碎碎的市井氣,你很難用語言去描述他,言語在他那失了色,你只得走近他,親自去感受他。

貴陽崎嶇多山嶺,被山系包圍,高樓大廈之間也生長著許多可愛的小山丘。

貴陽好吃的多,貴陽人嘴巴都饞,走在大街小巷,動不動就能聽到這些人說:

「這家黔菜不得行,糟辣子不好,要去買百宜的辣子,那才安逸嘞。「

」這個牛ru(二聲)粉的ru牙巴絲絲個,再也不來吃了!」

「豬腳可以,糯嘰嘰兒的!嗨呀,太喜歡老!」

貴陽人喜歡在宜北町點上一杯蒸奶茶,慢慢悠悠的唑兩口,和兩三好友海吹一下午,也喜歡在蒼蠅小館裡端碗腸旺面加塊大排吃得滿臉通紅。

是的,飽妹去了趟貴陽,帶你看看這座藏在山裡的寶藏城市的一日三餐。

清晨起來,嘴巴頭沒得味道,每一個貴陽人最關心的事情總是包餅油條的油條是不是現炸的,腸旺面的鴨血新不新鮮,糯米飯是加糖呢還是整點兒油辣子……

在外地人看來,貴陽的早餐太過重口,但貴陽人照吃不誤。

每天一清早,當首班公交車出動時,貴陽的米粉店也陸陸續續開門了。貴陽的米粉分為酸粉和細粉兩種,酸粉是用大米發酵,吃起來有股淡淡的酸味,外地遊客初次大多很難接受,但卻是貴陽人的心頭好。

齙牙粉

細粉則是由新鮮大米製成,吃起來有股米香。米粉的澆頭有大排、脆哨、軟哨等,脆哨其實就是豬油熬制剩下的油渣,如果你是豬油愛好者,定會喜歡。

米粉放入文火慢煮的牛骨湯中,煮透,撈起,夾上幾片煮熟的牛肉,放上適量酸菜,撒點折耳根震腥氣。一頭干辣椒一口粉,把雪山慢慢吃成一面平靜的湖。

花溪飛碗牛肉粉

素粉的經典版本就是一碗只拌油辣椒的酸粉,沒有肉也沒有其他澆頭。

素粉

「老闆兒,來三塊錢的糯米飯,油辣子多整點哦。「在貴陽隨處可以看見賣糯米飯的小推車,鐵鍋中盛滿拌勻醬油的糯米飯,取一團拳頭大的糯米,捏扁,憑個人喜好加入折耳根、油辣椒、脆哨等小菜,包好。

六廣門毛阿姨糯米飯

貴陽人認為糯米飯「補中氣」,吃了以後一天都能底氣十足。

豆花,吃甜還是吃咸?甜咸豆花的南北之爭始終不能分出個勝負,但是來了貴陽,也可以為這場戰役畫上句號了。豆花,麵條,兩種看似八字不合的食物再貴州人的手中組合成了美食。

遵義豆花面(花果園大街)

微黃的寬刀面上蓋上雪白的豆花,麵湯微微淹過麵條。豆花面好不好吃,全憑他的蘸水。取一小碗,放入油渣脆哨,特製的糍粑辣椒,幾粒花生米增香,魚香菜,小蔥提色。魚香菜,即薄荷。豆花面吃法分兩種,干拌或蘸水,全憑個人喜好。豆花面上來,筷子霍一霍,一口下去,心裡默默感嘆:嗨,前十九年白活。

加了很多辣雞的豆花面蘸水

清神八早,賣腸旺面的小店早已水泄不通,嬢娘面無表情,雞蛋麵條煮熟,撈起,豆芽墊底,鋪面,澆上秘制辣椒油,挖勺血旺、肥腸,撒點蔥。動作一氣呵成,有些客人嫌太慢了,嬢娘臉一馬,也不看她;「哎呀,急個啥子嘛,我們腸旺面要一碗一煮,人再多,也要等到起!」

金牌羅記腸旺面

餅包油條被貴陽人戲稱為「貴陽熱狗「,烙得又薄又軟的麵餅上刷上秘制油辣椒,撒點折耳根和蔥,裹好油條,油條得是剛剛炸好,冒著熱氣,還帶有少量油汁的,這樣吃起來才香。

花果園大街老派出所附近的小推車

餅包油條

在貴陽,餅包油條的小攤越來越少,相比於利潤較高的牛肉粉、易上手製作速度快的糯米飯來說,餅包油條可以說是吃力不討好了,不過幸運的是,依舊有一群包餅油條的師傅堅守在那裡,像流沙中的幾顆鵝卵石,為貴陽延續這份美味。

對於每一個在外漂泊的貴陽遊子來說,人是風箏胃是線,一扯就回頭。外面的世界不管多麼光鮮熱鬧,都比不上媽媽做的一頓飯。碗里永遠吃不完的小炒肉,肉沫比茄子還多的茄夾,學吃辣時,少放辣椒的魚香肉絲。

一道菜,就是心裡的一道白月光。

很多貴陽人小孩開始吃辣是從一盤魚香肉絲開始的,如果說四川魚香肉絲的精華是郫縣豆瓣,那麼貴陽版魚香肉絲畫龍點睛的一步,就是貴陽媽媽們秘制的糟辣椒,豬瘦肉切絲,蔥姜蒜切小粒,下鍋翻炒,要出鍋時一拌,淋漓地倒出來,配上熱騰騰的白米飯,簡單美味,吃完手伸出去:媽,再要一碗。

柒食貴陽味

在糟辣蔬菜中,糟辣茄夾必須要有一席之地,軟綿的茄子裡夾著肉沫,再加入一些糟辣椒提味兒,可以再吃兩碗飯。

柒食貴陽味

農家小炒肉,五花肉切片,油開後,蔥姜蒜爆香,倒入糟辣椒、和五花肉翻炒,待起鍋時放入調料。夾起一片,放入嘴中,心裡安慰自己道:「減啥子肥嘛,吃好喝好就是金不換!」

柒食貴陽味

《板橋家書》里說,天寒地凍時暮,窮親戚到門,先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是最暖老溫憑之具。在貴陽,與炒米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就是怪嚕飯。鍋內倒入米飯,炒勺打散米粒,倒入豆米,香蔥末,待起鍋時加入調料和糟辣椒翻炒均勻即可。要是能吃到這樣一份熱氣騰騰的怪嚕飯,這樣的感情,是旁人不能領會的。

思饗記

怪嚕飯

軟糯嫩滑的雞肉與特色糍粑辣椒完美結合,肉汁參雜著辣子,一口辣子雞咬下去,油吱吱冒出來。嘴裡是火,順著食道滾下,吃的額頭滲出汗。

雞肉吃的差不多時,加入高湯,放入新鮮蔬菜,蘸上調料,又可以添上幾碗米飯。

龍大哥辣子雞

青岩豬蹄也叫狀元蹄,據說,清末時期,青岩人趙以炯赴京趕考,啟程時,其母滷製了一鍋豬腳路上吃,結果趙以炯高中狀元,金榜題名,成為雲貴千百年來第一位狀元。所以,青岩人又稱鹵豬腳為狀元蹄,每逢高考時,很多貴陽媽媽都會專門來青岩買上幾個豬腳,帶回家給要高考的孩子吃,討個好彩頭。

王萬媽豬腳

青岩鹵豬腳用了十餘種名貴中草藥入味,文火慢鹵,鹵得瓷跺跺的,豬皮軟糯細膩,拿調好的海椒蘸了,連啃三大塊,不歇口。

如果還有胃口,可以吃份小米鮓,貴州當地的黃糯小米加入少量五花肉扣制而成,小米綿密彈牙,牽牽連連間,肉香撲面,叫人慾罷不能。

老凱俚酸湯魚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因為地理因素的影響,貴陽的物質資源並不豐富,但是,從貴陽人晚餐的餐桌上可以感受到他們與自然的和解,以及世世代代智慧的沉澱。貴陽人被這惡劣山水開闢出來的一方水土養育得很是滋潤。

貴陽夜生活很豐富,凌晨兩三點的夜市比次日七點的清晨還要喧囂。人丁興旺的小吃攤,突然間歌聲嘹亮的私伙局,光著膀子划拳的男人,嘶——嘶——的烤肉聲,全融化在貴陽香檳色的夜晚裡。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竄竄」貴陽人愛吃酸,也離不開酸。貴州氣候潮濕,吃酸可以讓人預防疾病,也能提高食慾,還能幫助消化和止瀉,祛濕除痛。酸辣燙的酸湯是紅酸湯,紅酸湯的紅來自於「毛辣角」,也就是我們說的番茄。

貴州的番茄皮薄個小,味道濃郁,用來做酸湯再合適不過。酸湯煮沸,三四斤的烏江魚入鍋,融入魚鮮的酸湯,濃烈卻不刺激,魚肉的腥味與酸湯的酸中和,開胃下飯。

老凱俚酸湯魚

酸辣燙和四川的麻辣燙類似,不過鍋底換成了紅酸湯。吃酸辣燙必點麵筋,麵筋吸飽湯汁,整個塞嘴裡,麵筋綿軟,湯汁鮮美,吃了令人乍舌。

紅姐酸辣燙

「一鍋容天下」是對烙鍋的最好形容,無論什麼菜都可以烙。提起烙鍋,很多貴陽人第一反應就是一烙鍋,一烙鍋的烙鍋中間凸起,周圍呈下坡狀,是為了讓多餘的菜油流出。

一烙鍋

一烙鍋是熟烙,廚師炒好菜後在放到烙鍋頂部保溫,熟烙吃的時候不會飆油,可以放心吃喝。食物經過油煎,外焦里嫩,再蘸上特製辣椒粉,十分美味。

炒好的豬皮

同雲南人愛吃菌,重慶人愛吃火鍋一樣,貴陽人愛吃豆米。豆米,就是四季豆的豆子。豆米泡軟,煮到沙而不破的程度,加入調料,即成鍋底,湯白、豆爛,是豆米火鍋兩大標誌。放入各種蔬菜肉食,食物沾上豆米的香氣,入口即可感受到豆米的醇厚感。吃罷,來一碗白米飯,舀上一勺豆米湯,湯頭濃郁,配上熱騰騰白米飯,相映生輝。

新大新豆米火鍋

吃了留一手,其他地方再無烤魚。細嫩的魚肉跟重口的配料無比搭調,土豆、魔芋等蔬菜和魚一起燉煮入味,魚肉滋滋滲出油脂,滿屋飄香。

周記留一手烤魚

絲娃娃的麵皮薄如蟬翼,圓如滿月。包裹上土豆絲、豆芽菜、涼麵、折耳根、夾上幾顆脆哨。

絲戀紅湯絲娃娃

倒入酸湯。一定要一口一個才過癮。

貴陽烤串都是鐵串串,脆而不焦,肉汁鮮美,一個人連吃20餘串都不什麼問題。

楊婆婆烤肉

在貴陽,還有不分時段的各種小吃,你會發現土豆和豆腐的一萬種做法,炒米皮烤腦花藕粉糕粑,都是貴陽藏在大山裡的美味。

洋芋放在烤爐的內里,緊貼發燙的銅牆鐵壁,表皮綻開,上升的溫度里盤旋著清甜。

鴻通城旁邊小攤

洋芋煮熟後,碾成泥,加調料,蔥花,捏成餅狀,煎到兩面都是金黃色,就是洋芋粑粑了。吃的時候,蘸取辣椒麵,外焦里嫩,香脆可口。

絲戀紅湯絲娃娃

洋芋切成薄片,入油鍋。

二七路小吃街

炸好的洋芋片加入辣椒麵拌勻,五元就能買到一大包。

洋芋刮皮洗凈,水煮一會,未全熟時撈起,放入油鍋中慢慢炕,表皮呈金黃色時為炕好,外焦里糯,香甜可口。

豆腐切成小塊,放在鐵網上文火慢慢燻烤,烤到兩面黃,再澆上調料,喜歡吃辣的還可以蘸上辣椒麵,青岩豆腐辣中生香,令人胃口大開。

戀愛豆腐果,白豆腐切成長條形,放在炭火上的鐵絲網上,攤主用筷子翻動鐵折上的豆腐,取下烤好的豆腐,將其撕開,放入蘸水,待他浸透,便可以盡情享受了。

豬腦拌之以海椒末,花椒粉等其他佐料烤制而成。烤腦花入口綿軟,香而不膩。

烤米皮,米皮一個半指頭寬,韌性十足,放入滾油中,加入醬汁一直翻炒攪拌,攪到你口水滴答,饞蟲亂躥。

豆腐圓子以豆腐為主要材料,以軟炸為主,吃上去非常有嚼勁,圓子掰開後,加上特製的蘸水,中和了油炸的膩,吃起來層次感非常豐富。

雷家豆腐圓子

糕粑稀飯用藕粉做底,中間放入雪白山丘形狀的糕粑,倒入適量紅糖,撒點瓜子仁冬瓜糖。吃的時候,將糕粑打散,攪勻,香濃軟糯,口感層次十分豐富。

謝記百年糕粑

如果你愛喝奶茶,這裡也有。宜北町是貴陽年輕一代的集體記憶,早年的宜北町開在學生較多的地方,一到周末,全是學生在裡面做作業,一桌之隔,有漂亮的小姐姐談天說地,有不施粉黛的高中生寫作業。點上一杯特調芒果冰旋,慢慢啜,慢慢飲,香醇濃情溢於口中。

這就是貴陽,市井氣與山水交融,一座城就是一整本汪曾祺。

你心中最好吃的貴陽美食是什麼?

來評論里聊一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Ya2Cm0BJleJMoPMP2HF.html








關於胡辣湯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