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點像車,有的車有防撞裝置,有的車就沒有。車與車之間,它還不一樣,比如說噸位。
有的人身體強壯,遇上肺炎也能扛過去,但有的人弱不禁風,遇上感冒也要臥床不起;有的人實力強大,能經受住驚濤駭浪,比如《雍正王朝》中的胤禩,面對康熙和雍正的多次打壓,依舊能夠屹立不倒。劇中的胤禩,其強大的實力,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為何雍正到了晚年才能將其清除?
「八爺黨」樹大根深,門人遍布天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康熙年間,胤禩就是朝廷的「扛把子」。他這個人,假仁假義,務虛不務實,擅長籠絡人心。胤禛下江南賑災時,胤禩的實力也逐漸開始展露。兩個欽差坐鎮揚州,胤禩在京城遙控指揮,江南的官吏在這種情況下,居然站隊胤禩。胤禛在江南遇見的阻力越大,就說明胤禩在此處的影響力越強,強大到年羹堯這樣的人都覺得看不到希望,要趕緊離開。在京城就更不用說了,眾臣工都唯胤禩馬首是瞻。
正是因為公關做得好,胤禩的名頭也越來越響,成了大家公認的「八賢王」。這塊招牌,為胤禩賦能,又會為他吸引大量會員。因此,在議舉新太子時,胤禩得到了絕大多數的選票,力量強大到連康熙都要親自出手。
在胤禩長年累月的經營下,逐漸形成以他為黨魁,以九爺、十爺為兩翼的八爺黨,該組織成員分布朝野內外,勢力龐大,連胤禵也時不時參與其中。
到了雍正朝,雍正為了穩住胤禩,也不得不賜其高官厚祿,還將戶部交給他管理。胤禩絲毫沒有退卻,反而積極擴充實力。「科場舞弊案」與「諾敏案」爆發時,胤禩想要保兩個當事人,僅僅一句話,奏摺就像雪片一樣。雍正要安排田文鏡與李衛為巡撫,還要對胤禩讓步,給它五個官員名額。此外,胤禩的影響力,不僅僅局限於關內,連關外的鐵帽子王也聽他的,甚至蒙古親王在他的籠絡之下也願意為他背書。
面對「八爺黨」這麼一個龐然大物,雍正肯定一時半會也搞不定,如果在沒有充分理由的情況下強行拔掉胤禩,難免給人留下口實,而且胤禩的門人也會反彈。因此,雍正只能一步一步削弱八爺黨,剪除其羽毛,最後引蛇出洞。
胤禩有財,財可通神
錢是個好東西,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難倒英雄漢。胤禩擁有足夠的財富,可以為他的事業添磚加瓦。那他的巨額財富,又是來自何處?
一、他長期把持戶部,所有錢財支出的審批都要經他之手。有審批權,就會有人來求他,回扣也就出來了。在康熙朝,胤禩還會慷戶部人之慨,為自己謀私,他將整個國庫的銀子貸給官員,這都是免利息的貸款,當中抽成肯定少不了。雍正繼位後,鑄造銅錢、籌措西北糧餉都要依靠胤禩,這是變相的給他貪的機會。
二、江南士紳、商人都聽胤禩號召,每年給他的孝敬銀子就有上百萬兩。控制了這些人,也就控制住了鹽。鹽是所有人的生活必需品,即使賣高價,也完全不愁銷路。這種壟斷經營的生意,可以為胤禩一伙人帶來巨額利潤。
三、自家的產業。從整部劇情來看,胤禩不僅是王爺,也是商人,產業涉及面還比較廣泛,比如京城的伯倫樓,集酒店、餐飲、娛樂於一體,是一個多功能活動中心,來此消費的大多都是中產以上水平。還有萬永當鋪,這是當時的金融產業,裡面的東西價值連城。除此之外,胤禩手裡的田土、房屋不會少,每年的租金也不菲。
只要胤禩不倒,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財富流向他家。他的財富,再加上胤禟的財富,就是朝廷之外的另一個金融中心。
秋媚說:任何人,控制了一家公司的財權、人事權以及關鍵崗位,就能在公司占據半壁江山。胤禩是雍正的競爭者,還能成為清朝的總理王大臣,靠的是自己的實力。但他並非「百毒不侵」,缺少兵權成了他的致命「硬傷」,最後也因此功虧一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eQF03QBURTf-Dn5gaJ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