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愛吃輔食,或許是輔食添加過晚,錯過了味覺敏感期

2020-08-29     育兒小米

原標題:寶寶不愛吃輔食,或許是輔食添加過晚,錯過了味覺敏感期

輔食對於寶寶來說,相當於開啟了人生新的旅程。只是這個旅程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寶寶接受的非常好,有的寶寶卻只認奶,再好看再美味的輔食也不願意吃,讓新手爸媽非常頭疼。其實所有問題的背後,都有各自的原因,寶寶不愛吃輔食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抓住原因,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豆豆已經9個月了,因為媽媽的母乳非常充足,8個月才開始添加輔食,本以為輔食添加的晚一些,寶寶的接受度更高,喂養起來也更輕鬆。誰知事實卻並非如此,豆豆對輔食特別抗拒,每次吃輔食都會哭鬧不止。由於輔食添加不足,豆豆比同月齡的寶寶瘦小很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輔食添加是有時間限制的,如果添加的太早,寶寶的脾胃扛不住,容易出現問題;如果添加太晚,很可能會錯過寶寶的味覺敏感期,影響寶寶對輔食的接受度。

輔食添加時間要注意,別錯過味覺敏感期

敏感期

是由義大利教育家

瑪利婭·蒙台梭利博士

提出來的,指的

是:

寶寶

味道

來認識這個

世界,

造和

育自己的心理和大

的。

4-8個月是寶寶的味覺敏感期,

寶寶對各種味道的接受度非常高

。如果能夠在這個階段添加輔食,寶寶將會很好的接受;如果晚於這個階段添加輔食,將會錯過了味覺敏感期,寶寶對沒有嘗試過的味道的接受程度降低,就會出現抗拒輔食的情況。

所以說,寶寶不愛吃輔食,或許是輔食

添加

過晚,錯過了味覺敏感期導致的。

反過來說,想要寶寶更好的接受輔食,必須得抓住味覺敏感期,在味覺敏感期內選擇一個最合適的時機,給寶寶添加輔食,讓寶寶多嘗試一些味道。

那麼,寶寶什麼時候添加輔食最好?不看月份看錶現,過早過晚都不好

1.

添加輔食的時間:

從醫學和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最早不能早於4個月,最晚不能晚於6個月,但是

根據味覺敏感期來看,最晚不能晚於8個月;

而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給寶寶添加輔食,最晚不能超過8個月。

所以說,這個時間可以暫定為4-8個月。

但是具體哪一天,還得看寶寶的實際發育和需求。

2.

寶寶輔食添加的信號:

寶寶體重已經達到出生時的兩倍甚至更多

寶寶可以自己控制上半身的活動或者能夠靠著椅背坐穩

寶寶吃完250mL奶後不到4小時又餓了,或者24小時內吃完1000mL或以上的奶

寶寶看到大人吃東西時,表非常感興趣並且想嘗一嘗

寶寶具有一定的手眼口協調能力,能準確地把食物放進嘴巴

一般來說,出現這些表現,就代表寶寶應該添加輔食了,媽媽要及時添加才行。

寶寶不吃輔食,或許是這些因素

當然,寶寶不吃輔食的因素還有很多,並不單單是輔食添加過晚導致的。比如夜奶吃的太多、輔食添加錯誤、嘗試次數太少……

1.

夜奶吃的太多

到了6個月以後,寶寶已經具備了睡整覺的能力,很多寶寶已經不需要夜奶了,即使需要次數也不會太多,1-2次即可。

但是有些媽媽,總感覺寶寶白天喝奶太少,擔心他們營養不足,於是就在晚上給寶寶加餐,讓寶寶頻繁母乳;有些媽媽在寶寶似睡非睡,需要拍一拍哄一哄的時候,誤以為是肚子餓了,直接把他們摟在懷裡母乳;有些媽媽比較疲憊,晚上困得不得了,習慣性的用夜奶哄睡寶寶……

結果寶寶夜奶吃的太多,又無法很好的消化掉,白天自然就不餓,不管是母乳還是輔食,吃的都非常少。

2.

輔食添加錯誤

相信很多爸媽都知道,輔食添加需要遵循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單一到複雜」

的原則。聽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並不容易,比如

由細

到粗

,什麼時候吃細的,什麼時候吃粗的?

有些寶寶出牙比較晚,8個月還沒有出牙,然後爸媽就感覺既然沒有出牙,自然沒有咀嚼的能力,那就吃細的吧,於是天天給寶寶吃糊狀的輔食,因為喂養的太精細,寶寶的咀嚼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鍛鍊,而且還習慣性直接吞咽。等到稍微遇到顆粒大一些,比較粗糙的食物以後,就不知道怎麼咀嚼怎麼吞咽了。

有的寶寶可能會直接吞下去,不是卡住就是乾嘔;有的寶寶會直接吐出來,但是不管哪種情況,都可能會讓寶寶對輔食產生排斥的心理

3.

嘗試次數太少

添加輔食之前,寶寶的食物是液體奶,只需要吸吮然後吞咽就可以了,但是添加輔食以後,寶寶需求學習如何咀嚼,如何品嘗,如何吞咽,不管是輔食的口感、外觀、味道、氣味都是不同的,跟奶有很大的差距,寶寶需要足夠的時間來適應。

所以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媽媽不要太著急,別添加一次兩次寶寶不吃,就給寶寶貼上不愛吃的標籤。

寶寶不愛吃輔食,媽媽的應對方式

既然找到了寶寶不愛吃輔食的原因,那麼如何讓寶寶適應輔食呢?除了

抓住寶寶添加輔食的信號,在味覺敏感期內添加輔食

以外,還需要根據寶寶不愛輔食的原因,對症解決:

1.減少夜奶次數

寶寶添加輔食以後,需要適度的減少夜奶的次數,比如6-12個月,可以把夜奶次數調整到1-2次,儘量不要多於3次。為了預防寶寶夜奶頻繁,可以在傍晚添加輔食,當然輔食量不需要太多,1-2勺的米粉即可(具體按照寶寶的月齡添加)。

同時還得

糾正錯誤的哄睡方式

,半夜醒來該抱抱,該哄哄,千萬不要把母乳當成哄睡的唯一方式,這樣只能讓寶寶越來越依賴母乳,養成不良的夜奶習慣,對身體對睡眠都沒有任何好處。

2.根據需求添加輔食

出牙並不是咀嚼的唯一條件,即便沒有長牙,也照舊可以用牙齦嘗試咀嚼。對於沒有出牙,但是已經七八個月的寶寶,可以準備一些磨牙的食物,比如米餅,雖然看起來硬硬的,但是沾了口水以後很快就軟化了,沒有出牙也可以咀嚼,能夠很好的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

到了7-8個月,可以在糊狀輔食里添加一些小顆粒狀的輔食,等寶寶適應以後,再慢慢過渡到大顆粒、塊狀的輔食。

其實寶寶輔食添加,並沒有嚴格的要求,必須在什麼月齡吃什麼樣形狀的輔食,畢竟每個寶寶的發育和需求不同,媽媽應該根據寶寶的自身特點做出合適的應對。

3.對輔食多次嘗試

輔食不僅要多樣化,還得多次嘗試。比如剛添加米粉的時候,寶寶不太適應,吃的非常少,或者很抗拒,媽媽別著急換新的輔食,可以讓寶寶多嘗試幾次,一般來說嘗試三四次就能很好的接受,如果實在不行,可以等幾天再試試。

但是切記,千萬不要因為寶寶一時的抗拒,就以為寶寶嫌棄沒味道,味道不好,而給寶寶選擇添加糖分的米粉,或者在輔食里加糖、加鹽。

4.調整喂養順序

輔食添加時,還得注意添加的順序。是先喝奶再吃輔食,還是先吃輔食再喝奶?

正常來說,應該先吃密度比較高,占位空間比較小的食物,比如輔食。

但是對於6-12個月的寶寶來說,奶仍然是最主要的營養來源,每天必須得攝入足夠的奶才行。所以先輔食後奶的方式不是適合所有的寶寶,如果寶寶喜歡吃輔食,吃的太多,奶就喝不下去了。

對此,可以根據寶寶的習慣和喜好,如果寶寶對輔食的喜好不是特別厲害,對奶仍然很喜歡的話,可以先輔食後奶;如果寶寶特別喜歡輔食,對奶不太喜歡的話,可以把輔食和奶分開,比如早晨起床以後喝母乳,等2-3個小時以後,寶寶肚子餓了再吃輔食。

叮麻寄語:

寶寶輔食添加的背後,存在很多的問題和誤區,尤其是不愛吃輔食問題,媽媽必須要查找原因,然後對症解決。千萬不要因為寶寶一時的抗拒,就給寶寶貼上不愛吃輔食的標籤,或者對寶寶打罵訓斥,強制性添加。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TjAOnQBLq-Ct6CZL6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