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跑了17年龍套才換來一個最佳男主角,一炮而紅卻不幸患癌,再度回歸螢屏,演技依舊在線,貢獻教科書式表演

2019-12-25     人民藝術家雜誌

近期,由張若昀、李沁等優秀青年演員挑大樑,陳道明、吳剛、于榮光等老戲骨實力加盟的大IP網劇《慶餘年》正在熱播,引發討論。「中青年優秀演員+實力派老戲骨+知名大IP」的影視模式,似乎也讓我們在所謂的「影視寒冬」中看到了行業洗牌與重塑的新希望。

電視劇《慶餘年》海報

有了老戲骨的保駕護航,這樣的影視劇往往能獲得不錯的口碑,也讓主角更加出彩。

然而,幾年前,有一部電視劇,老戲骨配角卻對實力派主角進行了全方位碾壓,關鍵是飾演主角的這位演員實力並不弱。對此,老戲骨卻解釋道:「配角不能過於搶戲,我全程已經是壓著演的了。」

老戲骨全程壓著演戲

這樣一番話,乍一聽來,好不張狂。可當你知道這位老戲骨的名字,你會覺得,他絕對是真心實意的,而電視劇播出後的反應,也是理所當然。

電視劇《少帥》海報

這位老戲骨便是李雪健。電視劇《少帥》中,一句沙啞的「媽了個巴子」,讓觀眾紛紛感慨「李雪健之後,再無張作霖」。連知名主持人竇文濤都說,自己追劇時是跳著看的,哪裡有李雪健就看哪裡,張作霖死後,直接棄劇了。

「李雪健之後,再無張作霖」

這些年,影視行業一直流傳著一句話,「李雪健出品,必屬精品」。自1980年參演第一部電影《天山行》至今,李雪健出演的作品,幾乎部部精彩。有人統計,近40年里,李雪健獲得影帝33個,其他獎項無數,成為觀眾心中當之無愧的No.1。

「匪兵甲」也想當專業演員

其實,在憑藉話劇《九·一三事件》斬獲中國戲劇梅花獎之前,李雪健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跑龍套生涯。

李雪健話劇《九·一三事件》劇照

李雪健11歲隨父親前往貴州支援三線建設,在那裡,他們家總被人瞧不起,這讓少年的李雪健總想爭口氣。

李雪健看當時宣傳隊的演員們都很受尊重,也跟著走上了這條路,並慢慢在當地有了點名氣,大家都知道有個「小穆仁智」演得特別好。

1973年,19歲的李雪健憑藉自己的業餘文藝宣傳隊經歷,進了部隊宣傳隊。在隊里,除了李雪健一竅不通的樂器表演外,其他節目裡總能找到他的身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慢慢地,部隊上下也都知道有這麼一號人。三年後,他被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炮文工團話劇隊,不久又被借調到空政文工團。

在文工團,李雪健就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一定要留下,一定要成為一名專業演員。

李雪健年輕時

1978年,空政文工團排演話劇《陳毅出山》,李雪健在裡面飾演「匪兵乙」,後來,因為演「匪兵甲」的演員演電視劇去了,李雪健便「升官」做了「匪兵甲」。那時,跟李雪健一起跑龍套的還有濮存昕和王學圻。雖然拿到的都只是些一閃而過的小角色,但他們也在暗暗較著勁。

李雪健、濮存昕、王學圻(從左至右)

第一天,三個人的裝扮都很中規中矩。

第二天,濮存昕的老地主貼上了金牙,留著小鬍子,再戴一頂帽子,拄個小拐棍,想讓人不注意都難。

第三天,李雪健的「匪兵甲」臉上粘上了又黑又大的痦子,要多滑稽有多滑稽。

扮演犧牲的新四軍軍官的王學圻怎麼辦呢,只能頑強一點。第四天,他中彈之後仍然堅持戰鬥,最後身中數槍緩緩倒下。

李雪健在話劇《陳毅出山》中飾演匪兵甲

團里的導演看這幾個小伙子還挺用功,暗暗記在心裡,以後再有戲的時候,總不忘提攜他們一把。

1980年,團里排話劇《九·一三事件》,飾演林彪的機會終於落在了26歲的李雪健頭上。為了貼合人物形象,李雪健一個月減重20多斤,連演300場,在話劇界轟動一時。用同時的話說,「這小子化完妝擱天安門上一站能把人嚇死」。

憑藉這一角色,李雪健奪得首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話劇《九·一三事變》劇照

但真正讓李雪健被全國人民知道的作品,還要數1990年的電視劇《渴望》和電影《焦裕祿》。

堅毅善良的鄰家大哥宋大成,一夜之間感動了全國人民,成為萬千女性心中最完美的男人,舉國皆嘆宋大成,嫁夫當嫁宋大成。

李雪健在電視劇《渴望》中飾演宋大成

剛為了「宋大成」增肥的李雪健,馬上接拍了電影《焦裕祿》,為此,他又連吃了3個月的白菜幫,每天只睡兩個小時,成功減重30斤。為了在精神狀態上像焦裕祿,李雪健讓自己處於餓瘋了的狀態,焦裕祿因為小兒子扔窩窩頭打孩子的那場戲,眼神活像一頭飢餓的狼。

李雪健在電影《焦裕祿》中飾演焦裕祿

這個角色讓李雪健獲得了第11屆金雞獎和14屆百花獎的最佳男演員,頒獎典禮上,李雪健說了一句至今被人稱頌的感言:「苦和累都讓一個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1994年,李雪健又接拍了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一拍就是好幾年。1998年,這部電視劇播出時,李雪健塑造的及時雨宋江,似乎顛覆了很多人對忠肝義膽的梁山好漢的認知,引起很大爭議。

沉重的步伐,趔趄的動作

有網友說:「小時候看宋江那奴顏婢膝的樣子,真的要被他氣死了,後來李雪健演的電視劇,我都不看,看啥都會想起宋江那氣人的樣子。」同為「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水滸傳》較之其他三部,如今的討論度最低,估計也跟李雪健的「宋江」塑造得太成功有關係。

奴顏婢膝,既窩囊又心疼

「摔爛內臟的魚」如何生存

2000年,在李雪健的事業上升期,這個傻小子也正在吃著苦,受著累。當時,他正在拍攝《中國軌道》,進劇組前,李雪健便摸到自己脖子上長了一個小疙瘩,他也沒當回事,揣著幾盒消炎藥就去了西安外景地。

後來小疙瘩越來越大,李雪健被妻子于海丹強拉著去醫院檢查了一下,被確診為鼻咽癌。

李雪健與妻子于海丹舊照

當時正是拍攝的關鍵時期,李雪健說什麼也不肯暫停或退出拍攝,無奈之下,醫院、劇組和家人商量,放棄手術,先保守治療,然後儘量把李雪健的戲往前趕一趕。

李雪健每天只做短短几分鐘的放射治療,然後就趕去片場拍戲。他的口腔反應越來越強烈,嚴重時連一口水都咽不下,一活動就頭暈,嘔吐不止,醫生建議他們一定要在3周內拍完,不然拖下去非常危險。

電視劇《中國軌道》海報

李雪健一天比一天疲憊,說話越來越吃力,臉部灼傷得沒法化妝,最後索性連妝也不化了。每一次,都有人在片場早早等著李雪健從醫院回來,他們有的不得不戴上墨鏡,就怕李雪健看見鏡片後那一雙雙紅腫的眼睛。

拍攝最後一場戲時,李雪健一氣呵成。他的聲音有些吃力,也有些哽咽,在場的眾人早已淚流滿面,分不清那一瞬間的李雪健是在扮演一個角色還是在表達自己個人的情感。妻子于海丹說:「我知道,他是在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宣洩在角色上。同時,也代表自己和所鍾愛的事業做一個暫時的告別。」

李雪健在電視劇《中國軌道》中飾演趙漢章

之後,李雪健專心治療,一度淡出了演藝圈。

也許是沒有了拍戲的信念感的支撐,李雪健在一次次放療和化療帶來的痛苦面前,也曾想過放棄。他坦言,那種感覺「實在是太痛苦了」,當他坐在窗前的沙發上望著窗外,卻一動都不能動的時候,他內心只有一個念頭,「活著不如死了好」。

他說:「當時那種感覺,就像我們到飯館吃魚,店家撈條魚讓你看看,活蹦亂跳的,然後當著你的面把它摔死——我當時的感覺就像那條被摔的魚。」

是于海丹的表哥、著名導演田壯壯的一封信罵醒了李雪健:「你是個男人,你現在缺精氣神!我們是同齡人,你從業餘走向專業,難不難?當初我們創業,難不難?你現在再難,有那時候難嗎?這個難沒兩天,都是暫時的!」

田壯壯、李雪健出席活動時合照

一年後,李雪健主演的《橫空出世》獲得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病中的李雪健比以往獲得任何獎項的時候都激動。他強撐著病體親自去領獎,為他頒獎的是妻子的大姑於藍,這也是組委會精心安排的。當他站上舞台的那一刻,台下的同行們都親切地呼喊著他。

李雪健在電影《橫空出世》中飾演馮石將軍

因為治療,李雪健的聽力受到了影響,他站在台上什麼也聽不見,但還是緩緩地說:「演員評選演員,同行認可同行的獎在電影界不多,挺稀罕的,我一直很重視這個獎,我喜歡它的單純和純潔。這個獎在我人生很艱難的時候給了我許許多多的歡樂和鼓勵,謝謝評委和同行們給我的理解,給我的愛。」台下掌聲雷動。

復出後對自己更加「挑剔」

2002年,李雪健正式復出,他的嗓音變得更加沙啞,聽力也越來越差。

一場大病,讓他失去了很多好的角色,也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老演主角了。但是,在李雪健和妻子于海丹的心裡,這場病也使他們更加珍惜身邊的一切。

李雪健與妻子于海丹

于海丹說:「蒼天還是厚愛他,讓他改掉了多年不良的生活習慣,在他沾沾自喜時候讓他清醒。病癒,他更清醒,更靜了。」李雪健開始嘗試很多他以前沒有演過的角色類型,對工作也越發地較真。

李雪健與妻子于海丹

他挑剔地選擇作品、角色以及合作者,遇到喜歡的角色,哪怕心裡沒底也要嘗試,他總說:「每一個角色都是一次生命,演一個就少一個,演一個就要成一個。」

《搭錯車》里的啞父孫力不能說話,只用眼神和動作就賺足了觀眾的眼淚。在養女阿美的「酒干倘賣無」的歌聲里,我們仿佛看到了一位聾啞人老父親陪伴女兒走過的年年歲歲。

李雪健在電視劇《搭錯車》中飾演啞父孫力

2007年翻拍的《新上海灘》,恐怕已經沒有幾個人還記得劇情以及幾位主角之間的情感糾葛,但李雪健的上海灘大佬「馮敬堯」,卻至今備受好評。一件深色衣服,一副圓框眼鏡,外表一如「李雪健式好人」那般慈祥,微微一個小表情,卻能讓人看出慈祥表面下的心狠手辣。

李雪健在電視劇《新上海灘》中飾演馮敬堯

到了《嘿,老頭!》里,李雪健又變身為「黃磊」那退休在家的酒鬼老爸,因為酗酒,兒子離他而去,身患阿爾茨海默病的他只能日日在家與酒為伴。

李雪健在電視劇《嘿,老頭!》中飾演老頭劉二鐵

一天,老頭與兒子吵架後給兒子打電話打不通,既生氣又無奈的他想要喝一口酒,無奈手抖得厲害,瓶口怎麼也遞不到嘴裡。兩隻手攥緊酒瓶,卻磕到了牙齒,想倒進酒杯里,兩隻手卻怎麼也對不準。最後老頭急中生智,搭在脖子上一條毛巾,兩隻手一手攥著毛巾的一端,好讓自己的手抖動的幅度小一點,才算是喝到了那一口酒。

一段3分50秒的長鏡頭,讓我們看到了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一位努力想要修復父子關係卻又無可奈何的老父親的憤怒與絕望,不甘與掙扎。

一位痴呆症老父親的憤怒與無奈

現實生活中的李雪健,又何嘗不跟老頭一樣有著無奈與不甘。

2012年的一部電影《一九四二》讓李雪健獲得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他塑造的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雖然戲份不算多,卻讓觀眾感受到了這位主席心懷百姓卻又對官場潛規則深感無力的矛盾情感。

李雪健在電影《一九四二》中飾演李培基

你也許會說,一個原本並不算出彩的小配角,卻獲得了大獎,有什麼可遺憾的。可對於李雪健而言,「如果不是身體原因,我願意和任何演員來競爭老東家這個角色」。一位視戲如命的演員,面對自己喜歡的角色,卻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勝任,這是一種怎樣的酸楚。

張國立在電影《一九四二》中飾演老東家

如今,65歲的李雪健依然活躍在大銀幕和小螢屏前,雖然戲不多,但部部精彩。李雪健曾說,讓觀眾記住角色,忘掉演員,這是一個演員該有的境界。很顯然,他做到了。曾經的患病經歷,讓李雪健的身體要比一般同齡人的身體更加羸弱,也讓觀眾十分擔心。但李雪健說:「我能演我就一直演下去,因為這是我熱愛的職業,我真的愛它,我喜歡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PdEPm8BMH2_cNUgiY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