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呼籲之下,「飯圈文化」要怎麼「整」?

2020-05-28   貓影文娛

原標題:人大代表呼籲之下,「飯圈文化」要怎麼「整」?

作者 | 珊迪

編輯 | Amy Wang

在今年的兩會中,多位人大代表提出建立污點藝人懲戒機制、整頓娛樂界的不良風氣及「飯圈文化」。兩會之前,文化娛樂業的風險信息已經在增加,據企查查數據,2019年文化娛樂相關風險信息數量猛增,近5萬條,較2018年上升了298%。兩會之後,文娛行業亟需興利除弊。

整頓「飯圈文化」更是在多位代表的提議下成為重點議題。

5月23日,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泰安市泰山文化產業中等專業學校副校長宋文新建議,「加大對明星經紀公司的監管力度,對『飯圈文化』一定要嚴厲整頓,對經紀公司和一些網絡群體,如果有危害到公共安全的行為要給予打擊。特別要持續地整頓娛樂界的不良風氣,演藝明星你要成為偶像可以,但一定要成為正面偶像,引領未成年孩子的主流價值觀,肩負起傳遞正能量的一個社會責任。」

5月24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航局副局長李健表示,近年來機場出現了粉絲接送機、機場代拍等現象。機場是一個承擔公共運輸的服務場所,過多粉絲擁堵可能會影響機場正常秩序。因此,他表示不建議粉絲在機場大量聚集接送機。

5月27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表示,雖然追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要遵守3個原則:第一,不能因追星影響正常生活;第二,不能對其他群體造成傷害,比如飯圈鬥爭,上升人身攻擊,甚至觸犯法律;第三,不能造成違反公序良俗的事端。

線上「飯圈鬥爭」「氪金」濫用公權力等不良網絡習氣、線下販賣明星隱私、代拍、接機等等飯圈行為,早就使得「飯圈文化」「妖魔化」,且影響著青少年的價值觀,不免讓人憂心,因此人大代表的建議一經提出,就在社交網站引發熱議,網友表示支持,並建議對飯圈相關黑產也進行整治。

「飯圈文化」是怎麼「出圈」的?

自20世紀80、90年代的「追星族」到現在的飯圈,粉絲群體在這個時間的跨度中完成了從鬆散到組織嚴密的進化,在飯圈的組織中,功能性也隨之增強,不論是打榜投票還是做公益,甚至是成立法務部,飯圈女孩的高行動率和專業性都令人刮目相看。疫情期間,飯圈女孩更是高效組織籌集物資、捐款,獲得各方好評。

但如果有粉絲群體整齊劃一的行動用錯了地方,圈層不好的行為蔓延至社會領域,整個飯圈的好感和路人緣就時時告危。

因一篇同人文,肖戰粉絲舉報了文章的連載平台,甚至利用「冷知識」將同人文創作者和愛好者的「精神家園」——AO3網站牆在了外邊,引發了各圈層粉絲的聯合抵制(又稱227事件)(點此回顧:舉報成癮的肖戰粉和「宗教化」的飯圈),在此之後,又做出逼停亞非文學分享帳號、辱罵網警、人肉官媒帳號運營者等等行為。

甚至還有教師在課堂「夾帶私貨」安利偶像、帶動學生應援,被官媒點名批評:「在教室內公然引導幼小學生為明星藝人應援,折射的是教育管理的漏洞,更是盛世警鐘。」

當「飯圈文化」入侵校園,出現在社會新聞中時,就不得不讓所有人提高警惕。

前段時間,佛山電視台《小強熱線》報道了一位女高中生因追星導致成績下降,和媽媽要三塊錢支持偶像新歌,竟然說出「現在你不借給我,我一輩子都恨你」這樣的話。

造成這位同學如此變化的不僅僅是追星,節目也提到,她還缺少朋友和家長的關心

飯圈的負面不光只有這些,當粉絲的狂熱被利用,相關的黑色產業鏈也暗中形成,比如飯圈內部粉頭集資跑路時有發生(點此回顧:粉頭集資跑路:集資合法、平台無責,小粉絲們只能自認倒霉?);私生飯、黃牛、代拍倒賣明星藝人的個人信息和行程,令藝人苦不堪言(點此回顧:王一博、肖戰手機號泄露背後,明星隱私販賣黑產變本加厲);更有職業代拍在經紀公司、粉絲「雲追星」等需求下「脫穎而出」,成為「新職業」,占領機場和片場的山頭(點此回顧:調查 | 代拍黑產下的明星眾生相:有人怒斥,有人默許,有人合作)……

如此種種,當負面新聞蔓延至社會版面,「差評」大於「好評」,畸形的「飯圈文化」敲響了「盛世警鐘」。

需要整頓的只有「飯圈文化」嗎?

「飯圈文化」向畸形發展,與伴隨著娛樂產業、粉絲經濟、還有社交媒體的發展,飯圈低齡化的發展趨勢不無關係。2019年CNNIC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調查報告顯示,網絡對低齡群體的滲透能力正持續增強,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上網。

「一些14歲-20歲的女孩子沉迷『粉絲文化』,以追星為榮,有些人追星很瘋狂了,以偶像為『正主』,可以為偶像花錢、花時間來投票、站台。」全國人大代表宋文新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小組會議上提到,5月28日,宋文新在接受採訪時再次提到,一些青少年在追星的過程中出現了價值觀的扭曲,到了必須迫切正視和解決的程度,「整頓『飯圈文化』,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整頓「飯圈文化」要從何入手?

貓影文娛(ID:maoyingtv)看來,該整頓的不應只有「飯圈文化」,而是整個網絡環境,飯圈亂象並不是完全由粉絲造成的,自媒體吃瓜情報局提到,「粉圈並不具備屬於自己的話語權(即便是大粉),大部分進入粉圈的追星女孩多是基層的粉絲,屬於被支配的工具人:有錢出錢,沒錢出力貢獻時間。」

想要整治飯圈亂象,究其根源,上游要打破娛樂產業對流量的渴望和依賴,下游要以實名制的方式來減少網民的匿名僥倖心理。此外,社交平台的營銷號、引導粉絲花式打榜的平台、代拍、黃牛等黑色產業、經紀公司、粉頭、明星等全部都要接受整改。

明星有義務和責任輸出良好的價值觀,發揮好榜樣的力量。學會表達、慎重表達,即便是經紀公司不下場管理粉絲,也要引導好粉絲群體,拒絕充當粉絲眼中的「完美嬰兒+完美受害者」。

飯圈之外,在飯圈「摸爬滾打」了8年、對整治「飯圈文化」十分支持的芋頭同學認為,「整頓飯圈不整頓營銷號沒用」,營銷號依靠資本而存在,大部分「背後有主」的營銷號又特別擅於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曲解,亂剪輯、張冠李戴、踩一捧一等行為,嚴重破壞了飯圈生態。「大眾(路人)更喜歡看到當紅的明星的陰暗面,所以營銷號才可以那麼肆無忌憚,他們是在迎合他們的受眾,粉圈總歸是有數的,芸芸眾生才是大數目,而且很多情況下,囿於飯圈限制、頂著粉籍的粉絲也說不過營銷號。」

網友@薩沙AM也表示,「愛豆支持率、口碑、社會意義、演技、作品能達到什麼程度,請交給社會自然評判、交給正規的專業人士和行業去評判,而不是形成某種好鬥團伙,以侮辱他人、拉踩、造謠黑其他人(的方式)來『提高』知名度。」

回到飯圈內部,粉絲意見領袖和整個粉絲群體的媒介素養亟需提升。粉絲中的意見領袖,也就是俗稱的「粉頭」,負責把關群體獲取信息,並對群體行動有著十分強大的影響,激進「粉頭」所作出的錯誤決定是需要整個飯圈為此買單。227事件就起源於@巴南區小兔贊比號召粉絲利用公權力進行舉報,肖戰新歌發行後,又有粉絲帶頭號召「人手105張」。

而需要提高媒介素養的不光只有粉絲,那些用與「飯圈惡習」如出一轍的行為去反擊飯圈的人,那些在社交網站評論區用文字「綁架」愛豆、「喂屎」的網友,也同樣需要提高媒介素養。

芋頭同學提到,現在網上隨處都可以刷到「肖戰必糊」等等字樣,「我只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那個地方曾經有過我的愛豆,現在是肖戰,這些隨意謾罵的人的素質不提高,以後還會有別人。」

對於黃牛、私生、代拍、職黑、人肉等侵犯他人隱私甚至危及他人生命的黑產,必將要訴諸法律。上海虹橋機場玻璃被粉絲生生擠碎;王一博方工作人員差點被私生撞;黃明昊不堪私生騷擾一直搬家;《皓衣行》代拍站姐爬滿山坡、占領挖掘機;集資卷錢就跑的不良站姐;人肉官媒帳號運營者的粉頭等等,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整頓「飯圈文化」,是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一直在飯圈之外自由追星的小羊認為,「飯圈整頓很難,實操性會很差,但希望網絡清明的那一天早一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