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配放映《八佰》,底層影院「罪有應得」?

2020-08-19   貓影文娛

原標題:不配放映《八佰》,底層影院「罪有應得」?

作者 | 貓叔

「《八佰》會正常上映嗎?」

「很抱歉,我們還在爭取,還是以最終排片為準吧……」

作為小縣城裡唯二的影院之一,這是在線售票客服小威最近跟影迷的日常對話。

《八佰》上映,全行業一片歡騰,甚至被視為了「救市之作」。然而,《八佰》所救的「市」里,並不包括2019年總票房低於200萬的小影院。

對於眾多不滿足條件的小影院來說,要想播放該片,必須額外提交3.5%的保底金額,這無疑給剛剛扛過疫情的小影院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據稱,《八佰》這次特殊的發行策略主要是針對過去有過偷漏票房等違規行為的影院,旨在凈化市場。然而,這樣的做法也讓那些無法放映《八佰》的底層影院,統一被扣上了「偷票房」的帽子。

底層影院:很抱歉,我們不配放映《八佰》

按照《八佰》發行方的要求,年票房低於200萬的影院要想放映該影片,需按上年實際票房的3.5%提交核定保底金額,並於8月19日前將該筆保底費預交給發行方指定帳戶。

這樣的硬性要求,無疑將不少小影院擋在了門外。

小威所在的山西某縣城只有兩家影院,兩家影院都沒有達到年票房200萬的指標。所以要想放映影片,就得交保底費。

交保底費,雖然對於《八佰》來說可以提前收回部分成本,落袋為安,但對於這些本來就風雨飄搖的小影院來說,就意味著要承擔放映《八佰》的成本風險。

這也意味著,整個縣城的觀眾,都可能看不到《八佰》了。要看《八佰》需要去近百公里的市裡。

「我們不配放映《八佰》,那縣城裡的觀眾也不配看嗎?他們的觀影權利就這樣被剝奪了嗎?」小威無奈地質疑。

「不管是作為觀眾,還是從業人員,對《八佰》都是很期待的,誰能想到期待竟然落了空……而且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小威無奈地表示。

這也正是要命的地方,一旦保底金模式被掌握話語權的商業大片廣泛採用,未來小影院將徹底失去生存空間。

距離《八佰》正式上映還有2天,距離繳納保底費還剩最後1天,小威依然期待「奇蹟」出現。

《八佰》提高發行門檻,縣城級影院「罪有應得」?

《八佰》之所以敢於給小院線設置發行門檻,或許是因為小影院對票房的加持作用並不明顯,而且小影院存在難以解決和避免的偷票房和盜錄頑疾。

尤其在疫情過後,小影院搖擺在倒閉的邊緣,為了利潤可能在播放過程中存在不規範也就不難預測。所以不如索性通過保底來收回部分成本,也篩掉部分沒有票房能力的小影院。

但是,這樣的做法讓這些票房產出低於200萬的影院似乎都有了「透漏票房」的嫌疑。

有媒體報道,截至目前中國的影院數量已經超過11000家,其中200萬元以下的約4200家。但也有媒體反駁,根本沒有4200家,已開業影院中票房200萬以下的充其量也就2500家。

不管是2500家,還是4200家,這都是一個龐大的數量,要說這麼多影院都存在偷票房情況,似乎並沒有真憑實據。

況且,《電影產業促進法》明文規定,「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等有製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行為,擾亂電影市場秩序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五十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特別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小威表示,三四線城市的小影院偷票房現象確實存在,尤其前幾年市場不規範,這種情況比較普遍。但絕對沒有這麼龐大的數量,而且這兩年早就已經規範起來了。

大多數底層影院票房低於200萬,並不是「偷票房」瞞報的結果,而是受人口基數的限制。像小威所在的縣城,全向12個鄉鎮人口僅19萬,縣城人口可能也就幾萬人,而且大量年輕人流失,票房產出能力自然就比較差,但也一直在艱難維持。

所以,《八佰》的做法對大影院完全沒有影響,在失去《八佰》放映資格的影院裡,很大一部分都是幾乎沒有話語權的縣城級影院。

所以這也是令小威不解的地方,年初《囧媽》轉網的時候院線同仁義憤填膺地站出來抵制,如今《八佰》提高底層影院放映門檻,卻沒有幾個人站出來為縣城影院說幾句話。反而一致給影院扣上了「偷票房」的帽子,好像目前的處境是「罪有應得」。

雖然目前的發行方式《八佰》只是個例,但如果這樣的規則成為常態,那年票費200萬的標準是否會進一步提升?片方為了發行又會提出什麼樣的發行要求,這批影院倒閉之後,是否還會末位淘汰,實在難以想像。

更加多元化的發行方式對於行業來說或許並非壞事,甚至以後一條院線買斷一部影片放映權限獲取超長密鑰也沒問題,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市場正常的優勝劣汰,但對於眾多縣城級影院來說,確實是滅頂之災。

目前,片方對此的回應是——建議小影院通過院線,以正規渠道與片方溝通,變通處理。

但最終如何「處理」,尚不得而知。

《八佰》從來不是「救市主」

市場需要《八佰》,華誼兄弟更需要。

這兩年,華誼的電影陣地全面失守。2018年華誼雖然出品了《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找到你》《胖子行動隊》《雲南蟲谷》《江湖兒女》《遇見你真好》,參與了日本電影《小偷家族》《念念手紀》,及美國電影《颶風奇劫》,但遺憾地是,沒有押中一部爆款。

2019年華誼兄弟遭遇《八佰》《小小的願望》撤檔,《手機2》杳無音信,主控電影票房最好的為馮小剛執導的《只有芸知道》,票房也只有1.56億。

2019年華誼兄弟歸母凈利潤約為-40億,今年一季度虧損的情況也並沒有改善,持續虧損1.5億元左右。算上2018年,這已經是華誼兄弟連續兩年帳面發生嚴重虧損了。

2020年情況更加糟糕,上半年娛樂產業全面停擺,華誼兄弟能否在下半年扭虧為盈,直接決定著公司是否會面臨被退市的風險。

因此,華誼能否逆風翻盤,《八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影院復工初期,市場尚不明朗的情況下,《八佰》的上映固然有一種「捨我其誰」的勇氣和悲壯,但其實也是基於市場情況的考量。這個時候雖然有著上座率50%的諸多限制,但觀眾觀影熱情被激活,又面臨著無片可看的窘境,《八佰》的出現既順應市場,又滿足了觀眾期待,還給了市場信心,也給了華誼兄弟翻身的希望。

所以,《八佰》從來都不是「救市主」,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華誼兄弟考慮的從來不是小影院的生存危機,而是自家的票房業績。當然,這一切都是市場行為,包括對底層影院的指責和拋棄,也都可以看作是正常市場運作的結果。

只是,在國家大力發展農村院線的情況下,現在開始淘汰「縣城級影院」,真的是時候了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