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C1區,已經聽過各種各樣的故事,看過各種類型的書。
從愛情故事到哲學宣言,從燒腦推理到太空科幻……
但今天小C就要顛覆你的認知,介紹一段美國歷史上鮮為人知的離奇故事。
要知道,如果不是作者克蘭寫出這本書,這段歷史或許還要埋藏更久……
作者: [英] 克莉絲汀娜·貝克·克蘭
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
原作名: Orphan Train
譯者: 胡緋
出版年: 2015-5
作者克里斯蒂娜·貝克·克蘭生於英國,長在美國,可以說是最受英美讀者喜愛的小說家之一了。
今天要講的這本《孤兒列車》就是她最炸裂的作品!
該書一上市銷量就輕鬆突破150萬冊,連續85周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榜前5名,實至名歸的的暢銷書。
克里斯蒂娜·貝克·克蘭
《孤兒列車》是克蘭筆下最具情感濃度的一部小說,可又絕不是一本雞湯讀物。那它到底講了什麼呢?
別急,故事還要從上個世紀的美國開始說起。
1854到1929年間,自美國東部發出了一輛火車,這可不是一輛普通火車!
這輛列車上載著超過一萬名孩子!
這麼多孩子都是哪來的?他們都是各地福利院集合的孤兒!
所以這列火車也被人們稱之為「孤兒列車」。
列車一路向前,這些孩子們在沿途各站任人挑選,未來命運如何全憑運氣……
9歲的小姑娘薇薇安是這輛車上的孤兒之一。
本來住在愛爾蘭人的微微安一家,看著左鄰右舍都往美國跑,他們也坐不住了,帶著親戚幫忙湊齊的船費和對美國夢的嚮往,踏上了前往美國的旅途。
誰知到了美國,生活並沒有順利起來。一家人擠在紐約一間沒有窗戶的小屋裡,酗酒的爸爸不斷的失業,家裡的爭吵也沒停過,全家人吃了上頓沒下頓,十八個月大的妹妹餓得像捆破布。
更雪上加霜的是,一場大火讓拆散了薇薇安一家,爸爸和弟弟們都被燒死,媽媽被放在一張擔架上抬走了,妹妹梅茜也被一個陌生男人給抱走了。
薇薇安成為了一個孤兒,被送上了那列「孤兒列車」。
列車上三個孩子坐一排,薇薇安和鄰座「德國仔」成為了朋友,好笑的是他們竟然組成了一個家庭。
原來在這列火車上,八歲以上的孩子都要照顧嬰兒,薇薇安被分配了一個只有十四個月大名叫卡邁恩的寶寶。
薇薇安擔任起了媽媽的角色,又要給小傢伙喂食物,又要幫小傢伙換尿布。
就這樣,薇薇安、「德國仔」、卡邁恩他們同在一個三人座上,組成了一個奇怪的小家庭。孤兒薇薇安收穫了比之前更多的溫暖。
生活在這時好像已經慢慢走上正軌,可生活又跑來和她開了個玩笑。
火車按慣例停在了密爾沃斯路站,孩子們被帶到了一個候車室,孩子一個個牽著手,站成一排,像商品一樣供人們挑選領養。
兒童援助協會的工作人員斯卡查德夫人向前來領養孤兒的人講了規則:挑中的孩子就可以領走,無需付費,試用期90天。屆時如果不願意,可以將孩子送回來。
這次,卡邁恩和「德國仔」都被接走了,薇薇安那個奇怪的小家庭被拆散了。
再一次,薇薇安只有自己一個人。
終於,一次挑選里,薇薇安被一對夫婦帶走了。
可誰知道這根本不是幸福生活的開始,這對夫婦只是想給自己找個免費的勞力!
在這個新家中,薇薇安吃不飽穿不暖,要每天沒日沒夜做針線活,還得忍受女工們欺負,薇薇安陷入了絕望。
萬幸老天有眼,這對夫婦因為炒股失敗,工廠倒閉所有的勞力自然也就被辭退了,薇薇安再此被送上了沒有盡頭的「孤兒列車」。
這回,兒童援助協會的代理人看不下去了,主動找到薇薇安,將她安排給一個有四個孩子的農戶家庭。
和先前一樣,農場中依然貧窮,依然有干不完的農活。
不過好在家庭主人格羅特先生答應了薇薇安,可以送她上學。
薇薇安終於如願以償,去到了學校交到了朋友,度過了她有生以來的第一次生日。
但生活從來沒有讓薇薇安的快樂長久。
人面獸心的家庭主人竟然企圖強姦薇薇安,幸虧被格羅特夫人撞見才沒對她造成傷害。
但奇葩的格羅特夫人不是第一時間約束丈夫,而是把薇薇安轟出了這個家。
薇薇安受到了生活成噸的傷害,一般人也許就此絕望,但微微安沒有。
她選擇了相信了第三次的收養,這次安置到了富有的尼爾森夫婦家中。
薇薇安在這個家庭中生活似乎變得安定下來。
在她成人之後,尼爾森先生還送了她一輛汽車,一切都在穩定里前進。
更驚喜的是,薇薇安還遇到了在孤兒列車上的好友「德國仔」,如今已經是一名鋼琴老師的他,自然而然就成為了薇薇安的男友,最終步入了婚姻。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感嘆薇薇安終於有了一個幸福的歸屬。
可是好景不長,「德國仔」被迫去當兵,並犧牲於戰場。此時的薇薇安已懷有身孕……
失去丈夫,嬰兒尚未出生,讓薇薇安接下來的命運充滿了不確定性。
之後她會怎麼選擇自己的命運?又會如何迎來自己的命運?還需要大家去書里尋找答案。
這是一個有著悲歡離合的故事,薇薇安用一位老者的回憶讓我們讀到了命運的莫測與自我的力量。
要是咱們簡單歸納一下薇薇安的人生,似乎有一種被命運玩弄於股掌之間的無奈。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步是什麼,重要的是如何學會釋懷,笑對未來。
去年4月27日,在陝西榆林米脂縣第三中學校門外巷道,黃一川持匕首刺殺路過的學生,一共刺殺了19名學生,最終導致9人死亡。
黃一川是怎麼從一個普通人變成一個惡魔的?在庭審上他把這一切歸結為「工作不順,遭到欺辱,受到傷害」。
這是理由嗎?
黃一川
小C並不這麼認為!
試問大家誰沒有遇到過學業挫折,家庭變故,工作不順?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選擇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報復社會。
命運有時候是挺無可奈何的事情,它隨意跟我們開玩笑,從不介意讓我們滿目瘡痍的生活再繼續爛下去。
就像叔本華說的,所謂人生就是在痛苦和無聊這二者之間像鐘擺一樣擺來擺去,當你需要為生存而勞作時,你是痛苦的;當你的基本需求滿足之後,你會感到無聊。
人生的本質是痛苦的。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當中也是演盡了「都市喪生活」,升學、失業、離婚生活中糟心的事一件接一件,網友都看不下去了,隔空喊話「小歡喜名不副實,不如乾脆叫大悲傷得了」,對此編劇黃磊的一句回答擊中了所有人的痛點,他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只有一點小歡喜」。
那該怎麼辦?
當痛苦成為必須,你必須構建一個幸福的目標。為了幸福而努力的過程雖說也充滿痛苦,但經過痛苦你會得到快樂。快樂是短暫的,你會在到達一個目標後空虛,必須很快設定一個目標,人生就如此走到盡頭。
這是黑格爾給你的理論建議。
對於薇薇安來說,前塵往事不可更改,經受的苦難和離別也已發生,但愛和親情最終在她老年回歸自身。
這是《孤兒列車》給你的執行方案。
就像書中所說的:雖然不是所有離別都能盼來重逢,但失去的終究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