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深陷絕境,你希望身邊陪伴自己的是什麼?
今天,小C要給你講的就是一個關於如何戰勝絕境的故事。
作者: [澳]馬庫斯·蘇薩克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出品方: 新經典文化
原作名: The Book Thief
譯者: 陶澤慧
出版年: 2018-11-1
故事的名字叫《偷書賊》,是澳大利亞作家馬庫斯•蘇薩克的代表作。
這本出版於2005年出版的書,曾占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榜超過10年的時間,可以說是史無前例。
就連之後改編成電影都能入圍了當年的奧斯卡和金球獎。
《偷書賊》同名電影海報
《紐約時報》之後更是吹爆這個故事,號稱這個故事將改變你的生命。
到底如何改變我們的生命?
還得從1939年的納粹德國說起,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莉澤爾的9歲小姑娘。
莉澤爾的父親是共產主義分子,被納粹迫害致死,母親為了保護莉澤爾和弟弟,將他們送到一家位於慕尼黑郊區莫欽小鎮的家庭寄養。
不幸的是,弟弟在旅途中病亡,莉澤爾一個人被送到了天堂街上的寄養家庭,隨同一起的,是她在埋葬弟弟時撿到的一本叫《掘墓人手冊》的黑皮書……
寄養家庭的女主人叫羅莎,是一個靠洗熨衣服貼補家用的女婦人。這個「新媽媽」脾氣暴躁、言語粗魯,無時無刻都在咒罵身邊的一切人和事。在見面的第一天,羅莎就「親切」地用「豬玀」的外號接待了這個可憐的小女孩。
幸運的是,莉澤爾收穫了一個叫漢斯的好爸爸,一個會拉手風琴的粉刷匠。這個從一戰戰場上成功逃脫死亡命運的溫柔的好脾氣男人,也成為了莉澤爾新家中唯一的一絲溫柔。
父母的離開、弟弟的死亡讓莉澤爾每天都會在午夜被噩夢驚醒,甚至被驚嚇的尿床。漢斯爸爸在幫她換床單時,發現了藏在被子裡的《掘墓人手冊》。
「這是你的嗎?」
「是的爸爸」
「你想讀它嗎?」
「是的爸爸」
從這一天起,莉澤爾第一次開始識字、讀書,啟蒙的內容是教人如何做一個掩埋死者的掘墓人。
也是從這一天開始,莉澤爾發現,讀書可以讓人擺脫噩夢的糾纏。
莉澤爾想要讀到更多的書,可是她並沒有一分錢零花錢可以用來買書。
這時,一把火為她帶來了機會。
莫欽鎮的納粹黨在希特勒生日那天舉行了一次焚書活動,把所有不符合「元首意志」的書籍焚燒一空。
鬼使神差的,莉澤爾趁人不注意,從尚未燃盡的火堆里偷出了一本書,哪怕它還在冒著煙。
莉澤爾就這樣偷了第一本書——《聳聳肩膀》,即使書本的餘溫灼傷了她的胸部她卻還是感到幸福。
偷書,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莉澤爾偷的第二本書是《我的奮鬥》。
馬克斯是漢斯爸爸戰友的兒子,一個猶太人。
儘管整個德國都在搜捕猶太人,漢斯和羅莎還是決定留下馬克斯,因為後者父親曾經救過漢斯的命。
他們把馬克斯安排在地下室,這是他們想到的唯一安全的地方。
莉澤爾喜歡這個新朋友,因為他來的時候,也帶了一本書。
那是元首的《我的奮鬥》,這是他能夠逃到漢斯家最重要的掩護。
好奇的莉澤爾趁漢斯睡覺把這本書偷了仔仔細細了看了個遍。
沒想到這一切都被沒睡著的馬克斯看在眼裡,就這樣兩個同樣愛書的人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吹哨子的人》是莉澤爾偷的第三本書,也是讓她真正走上偷書賊道路的一本書。
這本書是鎮長夫人的書。
鎮長夫人是羅莎媽媽的客戶,莉澤爾很喜歡幫媽媽去找前者收送衣服,因為鎮長夫人有一個非常非常大的書房,她可以趁著收衣服的機會在書房裡讀大半天的書。
因為戰爭帶來的經濟壓力,鎮長家已經負擔不起洗衣服務了,鎮長夫人讓莉澤爾告訴羅莎辭退的消息。
羞愧的鎮長夫人決定把《吹口哨的人》送給莉澤爾,憤怒的她卻把書扔了回去:
你以為把這本該死的書給我,你就能安心坐在豪宅里,讓我回去告訴媽媽,我們失去了最後一位客戶了嗎?你以為這樣就相安無事了嗎?
但莉澤爾捨不得這本書,加上報復心理,她真正從別人家的書房裡偷出來了那本書。
這些書成為了莉澤爾對抗戰爭中的孤獨和恐懼最有力的武器。同時也成為了她救人的工具。
在一個平安夜的晚上,馬克斯在不見天日的地下室里生病了,渾身顫抖,沉睡不醒。
漢斯爸爸告訴莉澤爾,你可以給馬克斯講述書里的故事,這樣能夠將他救回來。
所有的書都講完了,他還是沒有醒過來。
她需要新的書,她必須把馬克斯喚醒!
於是,她又一次潛入了鎮長夫人家偷走了《夢的挑夫》,那本書讓她想起馬克斯和她的夢。
幸好,他終於醒了,並慢慢恢復了健康。
但身邊的一切卻越來越糟。
戰場上的失利讓德國本土的莫欽鎮也成為盟軍空襲的目標之一。
地面上的轟炸聲,讓躲在昏暗的防空洞裡的鎮民們驚恐不安。
莉澤爾掏出《吹口哨的人》,大聲念誦書里的章節。
在她的讀書聲里,大家惶惶不安的心得到了難得的安寧。
戰爭還在繼續,空襲依然存在。
馬克斯離開了,漢斯爸爸被徵召上了戰場,莉澤爾的家人、朋友所剩無幾。
只有那些偷來的書還能陪伴著莉澤爾,之後她還偷了什麼書?她能否在戰爭中倖存?
小C把故事的結局留在《偷書賊》這本書里,等你找到。
是書里的文字讓偷書賊獲得重生。
如果沒有漢斯教她讀《掘墓人的手冊》,或許莉澤爾沒有那麼快從弟弟死亡的噩夢中逃脫出來。
莫欽鎮焚燒《聳聳肩膀》的那次活動讓她第一次意識到對於「元首」的憤怒,元首帶走了自己家人,還燒掉了那些「可愛」的書籍。
馬克斯用刷白的《我的奮鬥》的書頁給莉澤爾寫了《俯視我的人》和《采字人》。
她開始明白,那個「把頭髮朝與大家相反的方向分、留著一撮小鬍子的狂熱德國人」是如何通過文字讓那些被催眠了的人們,去為他統治世界的狂妄夢想獻出生命。
而防空洞裡的《吹口哨的人》,則讓莉澤爾真正見識到文字創造奇蹟的力量。
只有真正懂得文字的真正力量的人,才可以自由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