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官二代
都不如拆二代
房子拆遷一夜暴富
只是拆了的房子能隨便賣出去嗎?
拆遷安置房能隨便買嗎?
看上去很美很便宜的安置房,究竟能買嗎?
什麼是安置房?
在討論安置房之前,先進行一個簡單的科普:到底什麼是安置房?
安置房,是政府進行城市道路建設和其他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時,對被拆遷住戶進行安置所建的房屋。安置的對象是城市居民被拆遷戶,也包括征拆遷房屋的農戶。
從字面上來看,安置房除了對象是特定的被拆遷戶和農戶,也沒有其他特殊的地方。
為什麼有些人會買安置房?因為安置房有它一定的優勢。
第一個,就是位置的優勢。基本上,鄭州以往的城中村拆遷安置都採用原地安置的模式,也就是大多數安置房都在城市四環內,而且,在同一批地塊上,基本上最好的位置也是優先考慮拆遷安置。
第二個,就是價格的優勢。基本上安置房的價格是普通商品房價格的一半兒,對於經濟壓力大的人來說,確實是優勢。
而這兩個優勢,恰恰也是那些最剛的剛需首先會考慮到的兩個問題了。
安置房 想說愛你不容易
為什麼安置房和商品房的價格相差如此之多?
一半的價差到底差在了哪裡?
以下是安置房與商品房在四個方面的對比:
總結起來,有以下原因:
1.安置房產權證件不齊。與商品房不同,安置房的產權證下來得需要3-5年的時間,而且在交易時每平米還需另外繳納土地出讓金。
2.安置房有交易時間限制,規定在幾年內不得上市轉售。商品房只要是已經登記的現房,就可以上市交易。對於投資客來說,轉手倒賣不現實,而且每次交易都需再次支付土地出讓金,利潤空間再次壓縮。
3.安置房屋交易時不能銀行按揭,需一次性支付70%以上的款項,或者全款。在交易時一般由村委會出面作擔保,房本沒下來的時候買方先支付全款的70%-80%,等房產證辦理過後再支付尾款。如果是有房產證的安置房,一般村民也會要求支付全款,不會像商品房那樣接受按揭。
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原因,直接決定了購房者的選擇。
安置房的品質相對較差
開發商的本質無一例外都是商人,鄭州的建安成本、綠化、配套設施成本加起來至少也得四千,但是安置房的售價只有商品房的60%,為了擠出來一點利潤,只好降低建安標準:
商品房的外立面用干掛石材,安置房用塗料。
商品房的門窗用斷橋鋁合金,安置房用塑鋼窗。
商品房的電梯用國際一線品牌美國奧的斯,安置房用國內三線品牌湖州沃克斯。
商品房的衛浴用科勒,安置房的衛浴用東鵬。
買安置房的時候你以為你撿了便宜,但是說不定開發商會覺得你是不識貨的土老帽。我相信但凡住過高檔小區的人,是絕對不會去買安置房的,哪怕安置房真的很便宜。
安置房沒有物業保障
好的物業能使房子升值,壞的物業能讓房子貶值。安置房的物業管理向來都是比較差的。
除此之外,還要警惕購買安置房的三大風險!
1. 未來房屋升值後原房主毀約的風險
當前所有拆遷安置房大多是在簽訂了拆遷安置協議但房子尚未辦理不動產權證情況下轉讓進行買賣的,從簽訂協議再到房屋的交付一般等待的周期較長,間隔時間一長,可變因素也就大了。
比如可能出現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等到交房的時候可能比原有的價格高出很多,賣房的拆遷戶一般是不能夠接受的,就會產生矛盾,甚至嚴重的會直接起訴上法庭。
2.未來房屋售賣是否有人願意接盤的風險
通常安置小區的物業服務是比不上商品房小區的,像一般安置小區電梯配比較低,綠化率較低,所以可能會造成生活上的擁擠,造成生活質量得不到相應保障,再次轉手,可能也不那麼容易。
3.因產權共有人不確定而毀約的風險
產權「共有人」不確定因素也是購買安置房風險的製造者,由於拆遷安置房大部分是家庭共有財產,往往是以家庭中一員為代表與買方簽訂合同,如果賣方以其他共有人不同意為由毀約,也是非常麻煩的事情。
但是,又有人說了,沒有那個金剛鑽我也不攬瓷器活。拿著三四線城市的工資,和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對抗,懟不過。如果只能選擇安置房,該怎樣避免跳坑,成功撿漏,住上不那麼讓人糟心的安置房呢?
第一、要查看安置房的房產證產權人是誰,如果是多人的話,需要多人一致同意賣房;
第二、如果沒有房產證,一定要看拆遷協議以及其他手續,並在合同里約定協助辦理房產證,否則承擔違約責任;
第三、簽訂買賣合同的時候,除了一般條款外,還要明確支付方式以及延遲交房等事項,好找律師或者專業人士把把關;
第四、將買賣協議進行事前公證,降低風險。
還是那句話,「一分價錢一分貨」,既然選擇了比商品房便宜一半的安置房,就要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安置房購買過程中的煩擾。安置房確實有很多坑,需要購房者擦亮眼睛繞著走,至於能不能撿漏,一是運氣,一是眼力,成功細中取,富貴險中求,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