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聯播》齊聚焦,現場直擊武漢大學超燃大型"告白現場"!

如何表達愛國之情?武漢大學給出了答案:新生開學典禮上,青春洋溢的面孔被國旗溫暖的紅色照耀,武大學子用嘹亮的歌聲告白祖國,鄭重許下熱烈滾燙的愛國誓言。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對此進行多次報道,一起去看看吧。

許下愛國誓言,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多次聚焦

9月15日央視新聞聯播畫面

9月16日央視朝聞天下

人民日報微博

9月8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布了武漢大學開學典禮視頻,引發眾多網民關注。視頻中,伴隨著"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你歡呼,我為你祝福……"的歌曲聲,學子們用方陣拼字,變幻出70等數字,表達對祖國最誠摯的祝福,並齊聲喊出"祝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9月13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

9月13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了武大開學視頻帶給網友們的感動與自豪。網友"一朵未名花"看到視頻後說:"每次升國旗唱國歌的時候,仰頭看著飄揚在空中的五星紅旗,心裡都特別驕傲我是中國人!"網友"吃不胖的甜心超人"更是流露真情:"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愛你中國!"

參與社會實踐,用奮鬥書寫熱愛

除了用歌聲和吶喊聲表達對祖國的祝福,越來越多的武大學子選擇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用奮鬥書寫對祖國的熱愛。

9月9日晚,在武漢大學"大學生青春告白祖國"首場宣講會上,一批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湧現出來的優秀團隊和個人,通過主題宣講、詩歌朗誦、集體宣誓等多種形式講述實踐經歷和成長感悟,向新中國七十華誕獻上青春祝福。

文學院的2019級碩士研究生鄭佩林講述了他作為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過去一年在四川的支教生活。懷揣"教育能改變什麼"的追問,他用心關注每個孩子,從備課、家訪到義務補課,從爭取圖書捐贈到申請公益助學計劃……他說,"只要做一些有利於國家、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人民的事情,我們就足以成為點亮自己、點亮他人的光"。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17級本科生李新玉分享了她參與西安、武漢、杭州三地引留大學生人才政策調研的感受。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和訪談,她深刻認識到國家對於高素質人才發展的重視,唯有"致道弘毅,不負韶華",才能讓青春更精彩、生命更有意義。

積極服務基層,投身祖國建設

基層是錘鍊青年人的大熔爐,只有深入基層,深入實踐,才能讀懂中國。近年來,武大也湧現出一批積極服務基層、投身偉大祖國建設的博士研究生,他們把小我融入大我,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嚴渙(左)在開展工作

在攻讀博士之前,嚴渙曾是地方某大型投融資平台的部門主要負責人。但他卻在30歲時放棄了高薪職位重返學校,並主動申請參與博士基層服務團實踐活動,"哪裡有農民群眾,我就往哪裡鑽",他希望到廣大農村一線,以一個奮鬥者的姿態服務於鄉村振興戰略。

郭昌明組織的露天電影放映現場

藝術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郭昌明就像一位勤懇耕耘的文藝工作者,走下舞台的他選擇走進人民群眾中。"基層離群眾最近,也讓人成長更快",在做好副鎮長工作的同時,他利用空餘時間,獨立策劃組織"露天電影"放映系列活動,獻禮新中國七十華誕。

趙歡與村民在村委會前議事

雖然學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但是趙歡之前對於群眾與基層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面。"不持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不到基層工作不知群眾力量強大",在十堰張灣的實踐,讓趙歡真正明白了,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基層工作才是一切工作的根基。

愛國、立志、求真、力行,武大學子用實際行動向祖國真情告白,詮釋著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武大人,好樣的!

關注"武漢大學招生辦公室"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自武漢大學官微

圖片來源於武漢大學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