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潤預計翻倍!成功破除「致癌謠言」的蓮花味精,市值重回百億
花西子「天價眉筆」風波過去4個月後,這波屬於老國貨的潑天富貴,蓮花味精接住了。
1月10日,蓮花味精的母公司蓮花健康公布了集團2023年度的業績預報表,歸母凈利潤預計將達到1.2億以上,較上一年度同比增長超過150%,翻了一倍有餘。
也得益於這條振奮人心的消息發布,蓮花的股價在近兩日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收盤成績達到每股5.8元,重回百億市值行列。
網圖
少有人知的是,蓮花其實是一家早在1998年就成功登陸上交所的A股上市公司。
截至2024年,蓮花味精已經擁有了長達40年的品牌歷史,這家自河南小城走向世界的調味品公司,巔峰時期曾是全國第一大味精生產基地,每年12萬噸的產量位居全球首位。
21世紀初,蓮花味精在國內市場的市占率高達40%以上,產品更是銷往海外多國,絕對稱得上是行業巨頭。
但眾所周知,直到去年九月份,由於李佳琦和花西子眉筆的意外翻車,一眾老國貨品牌在此期間獲得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蓮花味精才得以重回大眾視野。
期間近20年的空白期,蓮花味精究竟是因為什麼而陷入了沉寂當中呢?
去年九月的那場國貨狂歡,對於其他老國貨品牌而言,也許是一次露臉刷存在感的機遇,但對於蓮花味精來說,卻算得上是一根救命的稻草。
因為那一波天降熱度,幫助蓮花甚至是整個味精產業做了一次至關重要的澄清,那就是「味精緻癌」並非定論,而是謠言。
2001年前後,我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消息一經傳出,各行各業都喜不自禁,期待著能在未來打入國際市場,蓮花味精自然也不例外。
網圖
作為登陸A股的第一家味精行業上市公司,蓮花有能力也有底氣瞄準更廣闊的市場。
自1983年品牌在河南創立以來,廠長李懷清便帶領著蓮花味精一路狂奔:
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將產量從400噸拉升至1998年上市時的12萬噸,年產值更是高達22.3億元,不僅在國內市占率超過40%,產量更是在全球範圍內都難尋敵手。
也正因如此,在我國「入世」前夕,蓮花味精曾公開表示,已經做好了主動出擊的準備,未來的世界味精市場也許就是蓮花的天下。
可誰也未曾料想,毀掉蓮花對於未來發展的全盤計劃的,竟然是一句輕飄飄的謠言。
也是在2001年前後,一種有關「味精緻癌」的說法開始在中國民間病毒式傳播,惹得寧可信其有的老百姓們對味精產生了巨大的恐懼,不僅自家不再採購味精,還紛紛向親友們傳輸這一觀點。
諷刺的是,在所有人都對味精避之不及的同時,卻沒有人去質疑這一言論的真實性。
網圖
為了挽救來之不易的市場份額和品牌口碑,蓮花味精也在當時做了多次澄清,拿出了反駁「致癌論」的證據,但都被彼時聲量巨大的輿論浪潮吞沒,起效寥寥。
2002年,蓮花味精凈利潤暴跌超過86%,到了第二年更是首度出現負增長,虧損1.45億元,一段輝煌歷史戛然而止。
與此同時,另外一款打著健康旗號的調味品開始悄然進入中國市場,那就是所謂「營養價值更高」的雞精、雞粉。
在這些產品的相關宣傳廣告中,大多提到製作雞精的原材料更加豐富,包括了雞蛋、雞肉、大豆甚至瑤柱等食材,更具營養價值。
網圖
當然,比起傳統的味精,這些雞精產品的售價也貴了不少。
但如果我們真的仔細翻看雞精的配料表,就可以輕鬆地發現,排名第一的原材料,正是彼時被中國民眾視為「洪水猛獸」的味精。
除此之外,配料表後面還跟著多種食品添加劑,成分相當複雜。
有人說,想要做好一款產品的營銷,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品牌方要「會講故事」,20年前雞精對味精的這場大獲全勝就是最好的佐證。
網圖
值得慶幸的是,去年秋天的這場「國貨復興」熱潮不僅為各大老國貨品牌帶來了翻倍的銷量,還幫助蓮花味精撕破了「洗腦包」,讓老百姓們知道了其中的玄機。
原來,「味精緻癌」竟然是個徹頭徹尾的謠言,相比起混合了多種添加劑的雞精,蓮花味精的配料表居然出人意料的乾淨,只有小麥這一種生產原料。
都說「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這段故事便是最好的案例。
一旦被造謠的產品或者品牌落入自證陷阱之中,那便是陷入了百口莫辯的境地,哪怕是開膛破肚展示自己究竟吃了幾碗米粉,也很難徹底挽回聲譽。
但客觀來講,近20年間蓮花味精都沒能翻身,主要原因也並非「被造謠」這一點。
自2002年起,蓮花的經營情況便一直不樂觀,旗下一線工廠甚至曾多次爆出員工不配合、發薪存在爭議的不良新聞,給公司形象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
風雨飄搖之中,老廠長李懷清也無可奈何,最終辭職離廠,蓮花自然陷入了群龍無首的窘境之中。
此後幾年裡,蓮花曾幾度易主,先後由河南農開和睿康系夏建統主持工作,但無一例外都沒能扭轉頹勢,甚至在2020年前後瀕臨退市,通過重整收益才艱難保住了這一老字號。
相比起主營產品飽受謠言困擾,管理上存在問題,似乎才是蓮花遲遲未能復興的關鍵所在。
所幸,去年秋天火遍全網的這場「國貨復興」熱潮的到來,成為挽救這朵久旱的蓮花於危難的甘霖。
近些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步入高度發達的時代,蓮花在對外宣傳的新媒體運營上也沒少下功夫,特別是在短視頻板塊上著重發力。
打開蓮花在某個短視頻平台上的帳號,映入眼帘的第一條置頂視頻,便是向網友們展示了蓮花味精的製作全過程,意在破除大家對於「味精緻癌」這一偽概念的刻板印象。
網圖
而且自熱度暴增以來,蓮花味精的官方帳號也保證了視頻日更,與網友們積極互動,甚至還會採納評論區網友的建議。
比如邀請網絡大V一起介紹品牌故事,登陸正當紅的直播間做宣傳等等,表達蓮花對於消費者們意見的重視。
值得慶幸的是,蓮花這一品牌自上而下的一切努力,也都在這半年來看到了收效。
去年9月之前,蓮花健康的股票單價長期維持在2元左右,普遍被視為一隻潛力較小的「瘦母雞」。
但經過了這半年的精細化運營之後,蓮花目前的股價已經來到了5.8元,較先前翻了近3倍,市值也得以重回百億行列。
網圖
但不得不承認,如果蓮花還計劃在未來爭取更加廣大的市場份額,當前的營收結構還不夠健康。
據統計,蓮花旗下當前所有的產品之中,以味精為代表的胺基酸產品線營收超過75%,利潤更是占到了80%以上。
這也意味著,除了味精之外,當前蓮花還沒有一條能夠拿得出手的第二增長曲線。
而且,由於味精這一調味品在普通家庭中的日常用量並不大,因此也難以再大幅度增加銷量。
這樣看來,加強新產品的研發和營銷,也許才是蓮花未來能否真正實現崛起的關鍵。
-End-
參考資料:
納食:三季報利潤翻倍!蓮花味精能接住這「潑天富貴」嗎?
斑馬消費:蓮花味精接住了潑天富貴
中國企業家雜誌:被謠言毀掉的蓮花味精,憑藉79元翻紅
食品飲料行業觀察:業績暴漲,蓮花味精2023年凈利預增200%!
作者:路遙
編輯:一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