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成了一鍋粥」的珠江流域:生物入侵重災區,魚種間互相競爭

2022-03-13     小黃侃科技

原標題:「亂成了一鍋粥」的珠江流域:生物入侵重災區,魚種間互相競爭

生物入侵的重災區

生物治理演變成為生物入侵,無節制地放生變成生物入侵,關於生物入侵這件事在各個地方都有報道。特別是近幾年在我國流行的放生活動更是加劇了這種災害的影響力,以我國珠江流域為例,這片地區已經成為了我國的重災區

珠江及兩岸的城市

珠江流域的生物入侵集中在魚類和微生物群落這一塊,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魚類。我國近幾十年來的高速發展使得該流域的不少物種發生改變

根據我國生態環境部、農村部、水利部等部門的不完全統計,珠江流域的航運發展和頻繁的捕撈活動,加之各種水電工程,對當地的水生生物棲息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珠江流域的書店站

其中珠江上游以魚類為主的水生物群落受威脅破壞程度達到了20.9%,不少傳統經濟魚類從最初的常見變成了稀有物種。其中以中華鱘為代表的洄遊性魚類種群數量銳減,並且多年未見

麥瑞加拉鯪、革鬍子鲶、巴西龜、羅非魚、清道夫、劍尾魚等十多種魚類已經成為了外來入侵物種,嚴重破壞著水生生物的多樣性

我國常見的入侵魚類清道夫

珠江流域原本的魚群,比如曲靖白魚、雲南倒刺䰾、宜良墨頭魚、瑤山鯉等多種魚類成為了保護性魚群。另外還有濕地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經濟魚類、特有魚類都成為了保護物種

不僅如此,就連水葫蘆這種生物都泛濫成災,嚴重影響了水體。可以說整個珠江流域的水生生態系統亂成一鍋粥,生物入侵嚴重,各魚種之間相互競爭

水葫蘆泛濫影響水質

生物入侵可不是什么小事,往大了說可以破壞掉當地原有的生態環境,改變一個地區的發展走向。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珠江流域的物種入侵如此嚴重呢?

入侵物種羅非魚

物種引進導致的災難

珠江流域一帶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就對珠江流域進行著戰略規劃,其中有包括航運經濟發展,水產養殖的策略,扶持部分地區的水產養殖

其中有著「四大家魚」之稱的草魚、青魚、鰱魚、鱅魚是我國淡水養殖魚類的主要魚種。人工繁殖在1950年代後期獲得極大成功,同時這些魚類其中部分也隨著一些水利工程成為了生物治理的一種手段

我國的四大家魚

另外也有不少魚類是作為經濟魚類從台灣等地區引入國內,但是這些魚種的引入開始成為了一種生物入侵。改革開放後,我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航運、水利工程在珠江流域快速發展,其中不少魚類也是在這一時期成為「漏網之魚」進入了水域

由於缺乏天敵,這些魚種開始快速繁殖。另外一方面,基於宗教、慈善和各種節慶舉辦的活動實施的放生行為也成為了區域間生物入侵的渠道。

放生的動物中有些不是本地物種

珠江流域氣候屬於溫帶季風氣候,溫度普遍不高,非常適宜魚類的生存,其中以革鬍子鲶、羅非魚為主的魚類開始快速地在水中繁殖。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開始引進革鬍子鲶,作為一種經濟魚種,革鬍子鲶生長迅速,而且不挑食,肉質也比較鮮美,成為了不少漁業養殖戶的選擇。

革鬍子鲶

但盲目放生、強降雨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革鬍子鲶很容易竄出養殖區域以外的地方。由於革鬍子鲶生存能力頑強又不挑食,即便是在城市的污水環境也能夠存活

作為生物入侵最關鍵的一個影響,這種魚由於什麼都吃,長得也快,繁殖起來迅速,給其他原有的魚類帶來了生存壓力。這種魚一年能有5次繁殖期,只需要10個月就能夠發育成熟,野外革鬍子鲶的產卵量能夠達到20萬枚以上。

繁殖能力超強的革鬍子鲶

過度繁殖的革鬍子鲶導致被入侵地區的魚類大大減少,嚴重威脅當地生態。這種魚在國外也可以說是臭名昭著,不少國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入侵

除了珠江流域,這種鲶魚在全國二十多個省份都有發現,不少地區已經發展出了革鬍子鲶的生態圈。它們不僅有著規律的繁殖周期,還能順利越冬,進入下一個繁殖季又能夠活動。

革鬍子鲶已經形成了規模

羅非魚在珠江流域同樣也是一種入侵物種,而且亞種繁多,同樣也讓水生生態治理變得難以收拾。不過這種魚在這些入侵物種的競爭中還處於一個比較中下的位置,大口黑鱸可以一口吞下一隻羅非魚

上世紀70年代,我國台灣首次引進了大口黑鱸。進入八十年代後,黑鱸被引進內地,來到了深圳、惠州等地,並且成功地進行了人工繁育,隨後也在江蘇、上海、山東一帶均有養殖。

大口黑鱸

黑鱸體質強健、生長周期短、食性廣,作為食用魚來講有著鮮美的肉質,價格也便宜。羅非魚成為生物入侵中的一員後,大口黑鱸也逐漸加入到了這個隊伍當中。

逃竄出去的黑鱸雖然沒有羅非魚那樣泛濫成災,但其兇猛的性情以及啥都吃的胃口,就連羅非魚也成為了它的食物。如今環境保護局已經把這種黑鱸劃分在了潛在入侵物種的名單中,以它們的繁殖速度來看,如果不加以管治,肯定也會成為一種危害。

大口黑鱸吞食其他魚類

這還沒結束,除了花樣繁多的羅非魚,另外一種紅尾鲶魚也是近年來我國發現的入侵物種。紅尾鲶的原產地主要是熱帶地區的一些國家,比如厄瓜多、巴西、哥倫比亞等地,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大型淡水鲶魚

紅尾鲶除了有放生的可能性被投放至野外,還有可能是逃竄出來。畢竟這種鲶魚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過引進,期間還被作為一種水產養殖的推薦魚種

紅尾鲶魚

不過這種鲶魚並沒有被大多數養殖戶接受,所以從生物入侵上來看,它們並沒有像其他魚類那樣泛濫成災。而且還有一點就是,這類鲶魚作為一種典型的熱帶魚種,對溫度要求比較高,所以除了珠江流域適宜它們生長外,在其他地區是比較難生存的。

以上魚類均有不少已經在珠江流域實現了自然繁殖,而且部分地區已經泛濫成災。如今保護珠江流域生態的任務已經迫在眉睫。

鲶魚泛濫

警惕不明物種的出現

珠江流域作為我國重要的水生生態地區,如果想要避免成為美國、加拿大地區那樣生物入侵嚴重,普通人應該警惕不明物種的出現,並且及時上報至當地

這些入侵生物原本應該是漁業養殖的經濟來源,由於缺乏管控和疏忽才導致它們在野外泛濫。如果能夠做好相關工作,這些魚類可以在水產養殖方面提供更多的經濟收入

合理規範養殖魚類

從另外一方面來看,特別是當今有不少人熱衷於放生一種活動,很有可能你投向自然的生物,在未來會成為一種災難。生物入侵一旦成立,將會很難徹底進行清除,就革鬍子鲶來講,相關部門還沒有一個比較好的針對性措施對它們進行治理。

大部分在野外生存的革鬍子鲶由於環境髒亂,體內微生物和重金屬殘留非常多,是不能夠作為食用魚去進去食用的。同時要想清除這些魚類還不能夠危及到當地原有魚類的生存

鲶魚身上重金屬超標

就個人而言,如果將外來物種隨意地進行投放或者放歸,是會構成行政處罰的。無論出於什麼目的,這些外來物種都不應該隨意放生。保護生態的多樣性,預防生物入侵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手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f003b692aef46853d9267028e51c8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