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真像武松說的那樣,他酒喝的越多越厲害嗎?

2023-11-11     少讀紅樓

原標題:水滸傳:真像武松說的那樣,他酒喝的越多越厲害嗎?

《水滸傳》中,酒是推進情節、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道具,魯智深因為醉酒大鬧五台山,被智真長老逐出山門,這才來到東京,與林沖相識,宋江在潯陽樓上借著酒勁題反詩,才有了後面梁山泊好漢劫法場,宋江正式上山落草,最終坐了頭把交椅。

這樣的好漢與酒的故事還有許多,在不同人的故事中,酒起到的作用也不同,於魯智深而言,酒是興奮劑,於林沖與宋江而言,酒則是吐真劑,但要論與酒這一媒介聯繫最緊密的,當屬行者武松,可以說,沒有哪一個好漢能像武松這樣,在施公筆下與酒發生那樣複雜的化學反應。

武松愛喝酒,也能喝,這是大多數讀者都熟知的事情,但同樣是酒,對不同時期的武松來說,起到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在打虎一夜成名之前,武松因為酒沒少惹麻煩,書里寫的清楚:武松為何從家鄉來到柴進莊上?

「因酒後醉了,與本處機密相爭,一時間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廝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徑地逃來,投奔大官人處,」

來到柴進莊上一段時間後,為何上至柴大官人,下至莊客、僕人都不喜他?

「但吃醉了酒,性氣剛,莊客有些顧管不到處,他便要下拳打他們,因此滿莊裡莊客,沒一個道他好。眾人只是嫌他,都去柴進面前,告訴他許多不是處。柴進雖然不趕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

柴進和武松或許都沒想到,只一夜時間,那個之前莊上的問題青年,就搖身一變,成了滿縣皆知,人人敬仰的打虎英雄,命運的齒輪就這樣偷偷地轉動了,而促成這場轉變的,竟然還是之前引發問題的「禍害」——酒。

武松打虎,其實事出偶然,因打虎而出名,也是偶然的延續。我們知道,一個完整的事件,可以被拆分成起因、經過、結果幾部分,就打虎這件事來說,經過不用多說,結果書中也有提及:「今日幸得壯士來到,除了這個大害。第一,鄉中人民有福;第二,客侶通行,實出壯士之賜!」。

若是以結果導向為評判標準,打虎無疑是英雄壯舉、好漢事跡,但若對事件起因分析,就會發現武松打虎,實則是誤打,或者說是偶然打,原文中說到,武松在景陽岡飲完十八碗酒要走,店家告訴武松岡上有猛虎傷人,需白天結伴而行才穩妥,武松只道店家是想謀他財物,非但不信,還說:「便真箇有虎,老爺也不怕!」。

話雖如此,但當武松在山上見到有官府印章的榜文,確信真的有老虎時,武松的第一反應卻是「欲待轉身再回酒店裡來」,很明顯,武松的膽子還沒大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程度,面對老虎這樣的威脅,他也是害怕的,但此時酒精的作用再加上極好面子的性格,讓他並沒有返回酒店,而是繼續向岡上走,直到他真的遭遇了那頭猛虎,可以說,武松若是一個聽勸的性格,後面的這些情節或許都不會出現了。

這裡說回標題的問題,後來的很多讀者,在提到這一節時,都說武松是喝醉了酒更有氣力,這才赤手空拳打死了一隻吊睛白額猛虎,這或許是受了武松說的話的影響,在「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蔣門神」一回里,武松對施恩說自己是「帶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這氣力不知從何而來。」

但這句話後面還有半句「若不是酒醉後了膽大,景陽岡上如何打得這隻大蟲?那時節我須爛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勢」後半句話中提到,打虎不僅靠力,還要靠勢,這裡說的勢,自然是氣勢、膽量的意思。

那麼,武松打虎時表現出的力和勢,難道都是酒精所賦予的嗎?其實不然,作者在打虎一節有這樣一處描寫:老虎向武松撲來時,「武松被那一驚,酒都做冷汗出了。」這句話非常清楚地表示,打虎的時候武松已經差不多醒酒了,至於武松自己說的打虎時的有力又有勢,可能是因為人在高度緊張狀態下,腎上腺素飆升所帶來的力量、反應速度和勇氣的增加,再加上武松本就擁有的羅漢般的身體素質,這才能打虎成功,酒在整個事件里,起到的僅是「壯膽」的作用,而且還只是在上岡這一階段發揮了作用。

除了壯膽外,酒在武松身上發揮的作用,還有偽裝、示弱。

不知讀者在讀到「醉打蔣門神」一節時,是否曾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打人的方法有很多,雄赳赳來到快活林前,大喝一聲:「喚作蔣門神的那廝出來,我武松今日要與你見個輸贏!」這樣的打法也十分痛快,為何非要立下個「無三不過望」的規矩,先喝了三十多碗酒,到快活林後還要和小二找茬、調戲老闆娘,待到小二去向蔣門神稟報有人鬧事,才正式開打,這樣豈不太磨嘰,也不符合武松的人物性格,要知道,之前施恩想讓武松休息幾天,待打探完消息再去時,武松還嫌施恩不痛快,「不是男子漢做事!」。

我們可以想到,若是以第一種方式與蔣門神廝鬥,蔣門神看到這樣一條大漢,又聽到武松的大名,心裡肯定有所防備,書里寫蔣門神「有九尺來長身材、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槍棒,拽拳飛腳,相撲為最」並且還自稱「三年上泰岳爭交,不曾有對」,雖有自吹自擂的嫌疑,但也能確定這是個十足的練家子,要是認真起來,即使是武松,可能也無法輕易戰勝他。

那麼,如何既能戰勝蔣門神,又要「打倒他好看」,做到兩全其美呢?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便是裝醉,試想,誰會害怕一個滿嘴胡話,走路東倒西歪的醉漢呢?因此,武松來到快活林時,「雖然帶著五七分酒,卻裝做十分醉的,前顛後偃,東倒西歪。」後面一系列找茬的舉動,也是為了進一步消除蔣門神的戒備,讓自己這個「醉鬼」的形象更加真實罷了,就像書里所說:「蔣門神見了武松,心裡先欺他醉」當他怒氣沖沖地想給這個鬧事的醉漢一點教訓時,武松突然出手,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也有的讀者說,武松打蔣門神時使用的是醉拳,醉拳只有喝醉了酒才能發揮最大威力,這種說法擁護者不少,在新版《水滸傳》電視劇里,導演乾脆安排武松打出了醉拳的一整套招式,瀟洒漂亮地擊敗了蔣門神,其實對於武松如何擊敗蔣門神,書里寫得清楚,武松使出的那有名號的招式,是「這一撲,有名喚做玉環步,鴛鴦腳。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實學,非同小可。」「這一撲」說明武松用的招式應該是相撲里的技法,而所謂的醉拳,也是後人所創,並將「武松醉跌」這一招式納入其中,若說武松用的是醉拳,豈不成了「李白模仿蘇軾」這樣不辨先後的笑話了嗎?

還有一個例子也能證明,武松並不是酒喝的越多越厲害,「武行者醉打孔亮」一節,武松在店裡醉飽了出來,有一條狗朝他猛吠,他欲要抽出刀來砍那狗,結果一刀砍空,頭重腳輕栽在溪里,掙扎著起來去揀刀,結果又栽倒,這一段里動作與尋常的醉漢並無二致,怎麼武行者真的大醉了,卻不見打虎時的神威了呢?

作者:武智深,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7dd0e9981c2301d382baae312217e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