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江南一帶就給人富饒繁榮之感,有著「人傑地靈」之稱,最著名的「江南四大才子」更是明代時期的「人中龍鳳」,好像有著眾星捧月般的待遇,但實際上這四人的仕途都極為坎坷,除了文徵明活到將近90歲之外,其他三人基本都英年早逝,一生抑鬱難解。
特別是唐伯虎最為悽慘,大多數人對他的了解都停留在影視劇中風流倜儻的形象,因此很多人就認為歷史上真正的唐伯虎,應該是名聲顯赫、家財萬貫,這樣才對得起他「風流才子」之名,可是繁花美錦就像過眼雲煙,這些名號跟追捧只是一時,他少年時曾有過錦衣玉食、幸福美滿的日子。
但在20歲之後,雙親、妻子、妹妹都相繼離世,兒子也不慎夭折,在科考中被捲入「舞弊案」,經歷了一場牢獄之災,將自己的仕途徹底斷送,就在這多重打擊之下,唐伯虎年少時的那點持才放曠徹底被磨沒,他在大病一場後,失去了鬥志,晚年以售賣字畫為生。
但是依靠售賣字畫賺到的收入極為微薄,連日常的吃穿都無法滿足,甚至在除夕之夜,別人都在其樂融融、大魚大肉之時,他卻只能呆在破敗的草屋中,吹著寒冷刺骨的北風,入目的只有桌上的一條魚跟一壺酒,來寬慰他孤寂悽苦的心情,於是在這般悵惘中,他寫下了生平的經典之作《除夕七律》。
此作全文共計58個,內容是:「除夕,紫煙塞屋罐鳴湯,兩歲平分此夜長。鬢影鬅鬙燈在壁,壯圖牢落酒澆腸。命臨磨蝎窮難送,飯有溪魚老不妨。掃地明朝拜新歲,吳趨且逐綺羅行。」雖然只是簡短的幾句詩,但是也充分揭露了他並不「富貴顯赫」的一生,似乎把所有的坎坷都縮影到詩句中。
展現自己悽苦悲涼的處境,這種情感跟他《落花詩冊》中對於落花的凋落,而產生的傷懷之情所不同,此時唐伯虎剛剛經歷妻子背棄、弟弟分家,對於生活沒有半分的激情與念想,而寫《落花詩冊》時他其實通過落花,展現出幾分對於命運不低頭的鬥志與決心,因此《除夕七律》的藝術氣韻更加悽苦。
在用筆時將全部的情感都彙集到筆尖,筆力十分勁健老道,行筆自然率真,給人靈動秀美之感,盡顯飄逸俊麗之姿,藝術氣韻頗為強烈,有著邱振中所說的「意境」與「文辭」結合之美,是一件真正的藝術品,這件《除夕七律》曾不慎流入到日本,前幾年日本株式會社在東京拍賣此作。
天津博物館知道消息後,前往拍賣會以高價將其買回,目前完好的保存在國內,而且此作採用了明代蘇州文人常用的黃表紙,配以「燕子磯墨」,能讓字跡不會被腐蝕或者氧化,加上傳世時間不是太長,所以卷中文字保存的極好,墨色飽滿潤麗,可謂充分還原唐伯虎的書法風采。
您對唐伯虎的《除夕七律》有何見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