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中心都建在這,貴州為什麼這麼牛?

2022-05-27     抱朴財經

原標題:大數據中心都建在這,貴州為什麼這麼牛?

「如果我們錯過了30年前的廣東和浙江,不要錯過今天的貴州」。

作者:今綸

本期輪值總編輯:周徽(貴州抱朴財經運營中心負責人)

這兩天,中國最重要的博覽會當然是2022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簡稱數博會),這是全球首個以大數據為主題的博覽會

5月26日,數博會以「雲會議」方式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數博會是貴州在大數據產業崛起之路上的一個重要成果。

貴州除了茅台之味,還有大數據之魅。

貴州的數據產業騰躍之勢是很明顯的:已經獲批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樞紐節點,貴陽大數據科創城啟動建設,華為雲全球總部落地貴州,貴陽貴安成為全球集聚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地區之一,數字經濟占比達34%、增速連續六年位居全國第一。

能不能持續保持這個態勢,這是影響中國西南發展,乃至關係整個國家布局的大事。

01 貴州是數據產業「天然良港」

首先要討論一個外省人、非行業人士可能並不熟悉的話題:為什麼蘋果、華為、騰訊、阿里要把自己那麼多數據業務放在貴州?

首先,當然是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

其次,對於市場化的企業來說,貴州特殊的氣候幫它們省了錢,這是一件雙贏的事情。貴州省地處亞熱帶,低緯度高海拔,冬天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3度。

數據中心耗電量非常大,有多大?

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數據中心節能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呂天文指出,2020年,數據中心總耗電量1600-1800億千瓦時。世界裝機規模最大水電站——三峽水電站2020年的發電量為1118億千瓦時。換言之,2020年數據中心耗電量約等於三峽水電站年發電量的1倍多。

在貴州建數據中心,有的不需要空調降溫,只需要溶洞中的自然風就可以達到降溫的需求。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科技巨頭們在貴州建數據中心等於建了一個「聚寶盆」,省錢就是賺錢。

位於貴安新區的隧道數據中心

而且數據中心特別害怕地震等劇烈的地質運動,貴州的自然災害很少,颱風、洪水更是不可能,所以,貴州對於數據產業來說就是「天然良港」。

更「過分」的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貴州的電價還相對便宜。

國家層面、貴州層面都給了不少優惠政策,群策群力之下,貴州成為一匹「數據黑馬」,既讓人有些意外,其實也是在情理之中。

02 貴安新區集聚諸多數據巨頭

貴州人很努力,很爭氣,國家給的支持越多,這種誓要爭做一流的膽氣更足。

講貴州的大數據,必須講講貴安新區

貴安新區在哪裡?貴安新區是2014年批准設立的國家級新區,位於貴陽市和安順市結合部、黔中經濟區核心地帶,是全省地勢最為平坦開闊、用地條件最好、開發建設成本較低的地方。

貴安新區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一角

貴安新區有多大?規劃面積1795平方公里。直管區面積470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30.5萬人。

貴州有多重視貴安新區?貴安新區黨工委書記是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胡忠雄,從這個任命就知道貴州在貴安新區是下了「重注」的,只能贏,不能輸。

可以這麼說,就大數據產業而言——「貴安興,貴州盛」。只要貴安這個重要的發動機一直在突擊向前,貴州的大數據產業大機率是快速進攻的態勢。

目前來看,貴安新區已經成為全國集聚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地區之一。引進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華為、騰訊等一批企業大數據中心,培育了滿幫、朗瑪、白山雲、易鯨捷等一批本土領型軍大數據企業。

貴安新區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

而且,貴安新區的「野心」不止於此,其目標是:圍繞打造打造貴州數字產業和人才集聚區、數字場景應用示範區、生態文明展示區,規劃建設大數據科技創新城。陸續建成三大運營商、華為、騰訊、蘋果等一批數據中心,到2025年形成400萬台伺服器規模。

整個新區的經濟數據也如龍騰虎躍一般:

「十三五」時期,新區直管區地區生產總值從65.01億元增長到139.3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6.62億元增長到17.57億元。
2021年直管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0.2億元、增長5.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8.92億元、增長12.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63億元。

貴安新區的發展給了貴州人做好數據產業,而且要繼續用數據賦能產業的決心和勇氣,而後者才是最關鍵的。

03 貴州為何如此朝氣蓬勃?

今日之貴州已經建成全國首個省級政務數據「一雲一網一平台」,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事項100%網上可辦,數據開放也入選全國5個A類地區之一。

也就是說「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與政府治理深度融合,深入挖掘數據價值」這樣的話語已經在貴州形成共識,接下來是要繼續深入產業內部,甚至與產業基因結合,

貴州人在行動:

2021年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96萬億元、增長8.1%。
2022年,還要交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萬億元、增長7%左右。

貴州為何如此朝氣蓬勃?

助力之一就是數據產業。

貴陽市國家大數據工程實驗室

2022年,貴州要實現軟體業務收入增長25%以上。

「25%」這是扎紮實實的數字,等於立軍令狀了。

同時,帶動2000戶以上實體經濟企業和大數據深度融合。

「2000」也是一個清晰的數字,也等於一份軍令狀。

所以,貴州人是在以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逼著自己往前趕路,用數字目標激勵自己往前奔跑。

這樣的貴州其實刷新了很多人的認知,是時候重新認識貴州了。

2018年數博會,馬雲曾說:「我相信貴州和貴陽是未來中國最有意義、最富有的地方之一,因為懂得未來,願意去努力,敢於挑戰別人不敢做的事情,這也是脫貧和扶貧最大的希望所在」。

04 貴州藉助數據成為前沿省份

2013年,貴州在北京舉辦了一個招商推介會,馬雲當時就在會上預言:「如果我們錯過了30年前的廣東和浙江,不要錯過今天的貴州」。

當年,多少人當它是一句戲言,不過,當貴州逐漸將諸多科技巨頭的數據中心收入囊中,當貴州的數博會影響力越來越大,當貴州的數字化治理水平逐浪升高,當貴州在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中雄踞一方,越來越多人將目光投向貴州,這片土地的數據之魅正在大放光芒。

日前,華為有關負責人表態,華為雲把全球總部和最大的雲數據中心布局在貴州,希望和貴州一起加快推動「東數西算」的進展,全力打造「中國數谷」。

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

大家別忘了,任正非是貴州人,貴州與大數據似乎註定有某種緣分。

順應趨勢者必成大事,今日之中國的趨勢是什麼?

2022數博會開幕式上,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說: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要素,是國家基礎性戰略性資源,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十四五」時期,以消費網際網路為主要增長點的數字經濟「上半場」蓬勃發展,以產業網際網路為主要增長點的「下半場」勢頭強勁,數字經濟大有可為。

這就是趨勢,數據是產業血液,貫穿中國經濟發展的每一個角落,而貴州則是數據產業的重要領軍省份之一,在一些垂直的數據方向上甚至是冠軍,貴州正在改變自己的基因氣質,從產業結構上來說,貴州正在脫胎換骨。

在波詭雲譎的國際局勢下,貴州特殊的地理環境又使得它天然會成為大企業在內地的最佳備份地點,數據產業的助力,交通的快速改善,粵黔協作的不斷推進,貴州正在藉助數據化的渠道成為新一輪變革浪潮的先鋒前沿省份。

這種先鋒與前沿,不是地理上的,而是技術上的,是觀念上的。

對貴州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貴州修文龍場是陽明先生「心學」的發源地、養成地。

王陽明在海上曾遭遇風暴,寫下「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的詩句。

表明自己會秉著天地之正氣、秉著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艱難險阻的挑戰的志向。

今天的貴州人從整體的精神面貌和區域的發展勁頭來看,頗有陽明先生當年那種捨我其誰,我自前行的慷慨之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35a6fcbaea6e5669217fb2143185a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