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對於普通的不信教的中國人來說是一個消費的節日,是一個消費的藉口,是一個增加就業和稅收的日子。
作者:今綸
這兩天,關於聖誕節的討論又多了起來。
我昨天從上海回來,發現上海有了過聖誕節的氣氛,後來看到一些流傳甚廣的短視頻,果然證實了這一點。很多人在說上海的寬容、開放,似乎也有些道理。
我們家是不過聖誕節的,因為孩子已經大了,有自己的玩法,對於聖誕樹上掛的禮物沒有興趣,也不相信聖誕老人是從煙囪爬下來的。
但是,他幾歲的時候,我還是給他過聖誕節的,那個時候他很期待醒來有聖誕禮物,我們家無人信某教,所以,此事也無關宗教,完全就是給日常的生活找點樂子。
同樣的,我們當然也過中秋節和春節,所有儀式感拉滿。
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只在乎快樂,不想太多,也不想製造對立。
01 節日可以拉動消費
聖誕節要不要過?我的看法,尊重大家的自由選擇即可。
商家折騰出聖誕樹以及各種彩燈,肯定不是因為老闆信某教,而是因為老闆想賺錢。聖誕節對於普通的不信教的中國人來說不是一個宗教節日,而是一個消費的節日,是一個消費的藉口,是一個增加就業和稅收的日子。
這和情人節盛行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商家促銷的一個噱頭。
人們之所以願意吃這一套,主要還是生活壓力太大,釋放壓力的口子太少,某些網民天天在網上扣帽子,豎立假想敵,搞得大家都很累。
因此,太多人就想著吃吃喝喝、快快樂樂。
這有什麼不對嗎?
現在都在說拉動消費,如何拉動?節日拉動是其中的重要措施。無論洋節還是中國節,只要是能拉動消費就是好節,只要不違法就好了。
國人很務實,某人去廟裡拜菩薩,你們以為他真信菩薩?不是,他只是把菩薩工具化,希望菩薩保佑他發財,保佑他身體健康,保佑他出門撿個大錢包,搞得菩薩很忙,人多了真的忙不過來。
同樣,那些熱推聖誕節的商家也是在把聖誕節工具化,我看沒什麼不好。
市場需要消費,市場需要節日,人民需要賺錢。
商家賺到了錢,才能保住店員、服務生、廚師的工作,才有納稅,如此,才有社會穩定和國家的繁榮昌盛。
這樣不好嗎?
上海人以各種形式過聖誕節,其實只是說明上海人很務實,有格局,而不僅僅是有腔調。
02 要尊重烈士,也要促進消費
今天是12月25日聖誕節,昨天是12月24日平安夜。
這兩天有人在刷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談長津湖戰役的小視頻,有人捏造了一句話,說毛寧曾講過「12月24日不是『平安夜』,是長津湖戰役勝利73周年的日子」。
但實際上,毛寧並沒有講過這句話。
外交部的官網上顯示12月24日並沒有例行記者會,而且那一周都是汪文斌在主持記者會,這些都是官網公開展示的事實,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截圖自外交部官網
但毛寧確實說過一段話和長津湖戰役有關,時間是4月28日,地點是外交部記者會。
當記者提問之後,毛寧關於長津湖戰役的原話是這樣的:「關於長津湖戰役,根據中方戰史記載,此役共殲敵3.6萬人,其中美軍2.4萬人,包括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也在混亂中翻車身亡。美國時任國務卿艾奇遜稱之為「美國歷史上路程最長的敗退」。
這些文字至今掛在外交部網站上,大家可以自行去驗證。
截圖自外交部官網
12月24日確實是長津湖戰役勝利紀念日,我們應該尊重烈士,要給他們最高禮遇,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是為什麼?為了普通老百姓過好日子,為了大家有衣服穿有飯吃有工作,對吧。
當一個促銷工具,比如平安夜、聖誕節有利於拉動消費,有利於創造工作,有利於祖國繁榮強大的時候,我們要不要利用這個工具呢?
以平安夜、聖誕節拉動消費,與我們尊重烈士、緬懷烈士的初衷並不對立,所有人的目標是一致的,希望獲得更多穩定,希望中國越來越好。
但有些人不惜借外交部發言人來造謠,故意在兩者之間製造對立,其實就是他們希望中國繼續在複雜的環境里艱難前行,我們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絕對不要被他們帶到溝里去了。
我們要尊重烈士,也要促進消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03 中國節日活動在海外受歡迎
另外,上海等城市之所以被敬為國際大都市,是因為其市民的見識、格局確實不一樣。
那麼,中國的一些節日在海外的待遇如何呢?有沒有被人造謠抵制呢?我們來看一些中國官方機構和媒體的報道。
《每日經濟新聞》12月25日的報道:日前,聯合國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曆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
據國際在線2023年2月5日消息,據不完全統計,春節民俗活動已走進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加之一些國家和地區將其列入法定節假日,中國春節已然成為世界性節日符號。
在印尼,春節於2002年被列為全國公共假日。
巴西里約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泰國、美國紐約市都把農曆新年作為法定假日。
注意,美國一州、一市把春節作為法定假日喔。
舊金山的春節遊行。圖源Josie Lepe/AP
英國也有類似舉動,人民網索爾福德2023年6月17日電:為慶祝即將到來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17日,2023全英中華端午龍舟會在英國索爾福德正式拉開帷幕。
人民網絕對是中國官方網站。
據主辦方介紹,今年新華聯誼會首次與索爾福德市政府以及英國龍舟競賽協會攜手,三方共同舉辦2023全英中華端午龍舟會。
你看,三方還很和諧,索爾福德市政府還很支持龍舟會。
與往年相比,活動時間從一天延伸成為兩天,首次有專業船隊參賽,參加划龍舟的外國面孔比例也大幅增加。老外對端午龍舟會興趣很大嘛。
我很高興看到中國的節日活動在英國受到歡迎。
新華網是權威網站,其2019年2月10日的報道顯示:
倫敦舉行中國農曆春節慶祝活動。2月9日,在英國倫敦,一名男孩在春節慶祝活動中製作春節裝飾品。當日,倫敦約克公爵廣場舉行中國農曆春節慶祝活動,人們在活動中觀看舞獅表演並製作春節裝飾品。新華社的記者還專門配發了照片。
所以,我的看法是:老外喜歡過中國節日,非常好。另一方面,中國人把聖誕節當一個歡樂的消費節來過,好不好呢?我認為也很好。
一個可以拉動消費的節日,是中國穩經濟促就業的工具之一,一定要用,而且要用好。
任何能夠解決就業增加稅收的機會都不要放過,因為老百姓和地方政府都需要人民幣來解決一些現實的問題。
和氣生財是我們大多數人希望看到的,製造對立獲取流量是少數人的「發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