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陽的美其實是一種無聊的美」,當我面對「松陽到底玩什麼?」這一類問題時,一邊表現出對松陽的極力推崇,一邊又老老實實地蹦出了這麼一句話。
我們對松陽的認識幾乎來源於標誌性的梯田式黃土房,那是地無三尺平的台地上保留下來的古建築。等到傍晚,夕陽灑在房屋上,色澤飽滿,金光萬丈。
最初,它是攝影愛好者基地。
後來,越來越多工商資本看中了松陽,通過「民宿」這種形式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社區化營造,價格不低,品質尚可。松陽開始有了接待能力,能夠讓人住下來,體會主人營造的一切。
去年開始,松陽漸漸醒來。尤其是上海到麗水的高鐵開通,上海過去只要2小時,杭州過去1小時,一天十幾班,一下子就變得很近很方便。從麗水高鐵站到松陽汽車站,有接駁班車,45分鐘車程。四年之後,高鐵會直通松陽。
松陽會不會是第二個莫干山?鄉村運動會不會打亂原有情緒?對於一個小眾旅遊者來說,現階段先思考「如何才能讓美不無聊」才是正經事。
平田村
看明星設計師玩轉老房子
四都鄉平田村,松陽眾多古村落中的一枚。海拔610多米,水汽充沛,雲霧繚繞,古民居呈階梯式層層鋪開,斑駁牆體在陽光下泛著金黃。但在松陽,這樣的村子多了去了,它的條件算不上得天獨厚。
然而就是這個人口只有幾百人的偏遠小村莊確實被踏破了門檻,「也許很多人是衝著明星設計師的美名前來探個究竟」,雲上平田大管家葉大寶猜。
|| 木香草堂
設計者:許懋彥 原清華大學建築系主任
原清華大學建築系主任許懋彥主持設計的木香草堂有8個房間,3月份之後,自帶茶室和庭院的套房價格將調到1088元,直追杭州和莫干山,這在農家樂並不算髮達的浙江中部可謂天價。
樓上樓下老屋4間,許懋彥團隊保留房屋的外立面,室內作了木屋裝修。每一間房子都做了亮點設計,讓人體味鄉情和暖意。右手邊是一個日式茶室。茶室的外面便有一處小院子,種了些草花,與滄桑斑駁的老牆兩相映照,房間的燈罩是竹筒,窗簾則是做豆腐用的棉紗布做成。
|| 爺爺家青年旅舍
設計者:何崴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主任
作為接待大廳用的是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主任何崴擔當改造的爺爺家青旅的一樓公共空間。原來是一座270平米左右的普通夯土民居,因為曾是業主爺爺的住所,大家親熱地將之稱為「爺爺家」。拆除了一樓原來的隔板,使得建築從原來的分隔狀態變為通透的大空間,用來入住、退房和聊天最合適。樓上則有14個床位,通過光線和有色燈管的營造,一改青旅只有床位的冷冰冰;
因是以「床位」計數的青年旅社,旅社符合年輕人的習性和喜好,呈現出活力和豐富。比如每個房間底部安裝有一組萬向輪,入住者可以自己推動建築,組合空間,十分有趣;比如有色燈管被安置在房中房,在某些特定時段,燈光開啟,整個空間又變得富有情緒。
|| 葫蘆居
設計者:群策群力
葫蘆居是雲上平田最早的自建民宿,人們喜歡它是衝著自帶的菜地,有位上海客人住了一星期,種了些青菜,交代管家幫她料理,等她再來時繼續耕作。我住在二樓,事實上,從後山上走的話,應該算是一樓。夜空籠罩在平台上,捨不得回屋,因為天上布滿了繁星。
房型不同,風格各異,但一致的是,設計師們都喜歡用當地的傳統布料「豆腐布」作窗簾金額靠枕,用來裝飾的花瓶基本都是村民家廢棄的土陶罐,拉繩替代電燈開關,頗有當年「拉洋火」的味道。細節才是最打動人心的,畢竟,體驗傳統農耕生活,對於現代人來說,是要有足夠舒適的硬體作基礎的。
|| 農耕博物館及專家工作室
設計者:徐甜甜 哈佛大學優秀建築師
原本是村口4幢閒置荒廢的牛欄和破敗黃泥房,徐甜甜將其設計成了農耕博物館。已經舉辦過「農耕分享會」和「農耕沙龍」等影響較大的手工藝藝術類活動。
農耕館隔壁便是專家工作室,靠牆的千鳥格滿滿擺上了各類書籍。擅用窗戶引進自然光的徐甜甜這次仍玩轉於此,兩顆百年古樹就在窗外,再抬頭,白雲和藍天就在頂上。
|| 山家清供(四合院餐廳)、慢點茶室
設計者:王維仁 香港大學建築系主任
四合院餐廳在村口,是入住時遇到的第一幢改造了的房子。通過竹子在老房子裡搭建出一個通透的四合院;慢點茶室只有一桌,是繼餐廳後第二個業態。四周通風,不裝玻璃的原因就是為了「春有百花冬有雪」。在這裡,「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客人說:「青年旅社80元一個床位,你還提供接送服務,沒什麼錢可賺了啊。」大管家大寶聽著覺得挺好;
今年大雪導致進山交通癱瘓,大寶給客人電話,勸說擇日再來。沒想到客人執意要來看雪,且從村口一直步行上來;
有位男客自帶福鼎白茶和茶具,說這茶非得煮著才好喝,在青旅大堂搗騰一陣後,給在座每人都斟上一杯;
也有一家人前來的,幾乎每個父親都會告訴孩子:「爸爸小時候就是這樣的」。基本樣貌沒有被打破的村子用來還原一個無法被經歷的童年,這或許就是活化的意義。
路書:
S220省道隧道出口設有「雲上平田慢生活體驗區」指示牌,村口兩個顯眼處有雲上平田四字logo;距離松陽縣城13公里,私家車、大巴車可直達體驗區門口,有兩個免費停車場;雲上平田亦配用兩輛接送車輛,對入住客人進行縣城至體驗區免費接送服務。
大木山騎行茶園
賞茶喝茶兩不誤
已建成大木山騎行路線20餘公里,其中休閒騎行環線8.3公里,放眼望去,沒有高樓屋宇阻擋視線,園內茶田連綿、水庫密布,幾十條人工開鑿的小河像漁網一樣隱藏在茶園之中。
雲上平田村的保護和改造項目中,有個不可忽略的名字:徐甜甜,2009年被英國ICON雜誌評選為世界20位最具影響力的年輕建築師。而更讓人感興趣的是,她是個美女,且是三個孩子的媽。
除了在平田村外,徐甜甜還為大木山騎行茶園設計了茶室和茶亭。
|| 大木山茶室
湖邊五棵梧桐樹旁是大木山茶室,由一個公共茶空間和兩個獨立庭院茶室組成,黑色牆體,冷峻而先鋒,卻沒放棄柔和之處——光。圓形窗戶正對湖面,就像一個借入自然的轉換器,太陽及其在水裡的反射,通過圓洞會形成兩個隨夕陽西下慢慢交匯的投影光圈;或者讓天井直對天空不做任何遮擋,只在地面鋪上不規則的玻璃,午後的陽光把斑駁的樹影投射在牆面、屋頂,與清晨和夜晚呈現出不一樣的空間感。
當地人對茶室的高冷倒不見得誠惶誠恐,他們很自然地衝進去要一壺茶,習慣性地在天氣好的時候要求坐戶外,儘管設計師的本意是通過光線的照入方式、亮暗,將外面的自然景觀引入茶室。因此,徐甜甜的初衷只能通過文字訴諸媒介:她希望茶室是一個簡樸而謙遜的建築,周圍環境里的各種自然元素,都可以在這個空間裡一一展現。
|| 茶亭
徐甜甜在茶園裡還建造了極具先鋒意義的茶亭,通體用竹子搭建而成,自然圍合出小庭院,既不能遮風也不能擋雨,在當地人看來多少有點像怪物,不實用。
規劃里是這麼寫的:整體採用一系列單體亭子和平台,如同當地村落順地勢排列,貼近茶田並自然圍合出小庭院。不過我不需要這些論文式語言,我只相信眼前看到的:人們在茶亭里曬太陽、說悄悄話、繡花、嬉鬧。
離開大木山茶園時,看到入口處指示牌上多了「花間堂」和「小茶姑娘」,前者是高端精品酒店,後者是只有6間客房的精緻小型民宿,都由外來資本運作,2016年都會開門營業。
Tips:
自駕車前往茶園的話,就是路面稍窄,車子交匯麻煩一些,很容易車輪掉進茶園中;建議將車停在入口處的停車場,再租一輛山地車,兩小時30元人民幣租金,基本就能夠悠閒地逛完整個茶園。或者選擇觀光電瓶車,不用費什麼力道,沿著茶園中的水泥道前往觀光遊覽。
西坑村
呼風喚雨的天空之城
|| 過雲山居
過雲山居精品民宿無疑是目前整個松陽的標杆。
論環境,門前的峽谷有著500米的垂直海拔落差,視線無遮擋,一眼洞見山川形勝。站在平台上,最想要一頂滑翔傘,即刻飛躍竹林、梯田,一直飛落到峽谷盡頭的松陽縣城。風景是旅行的王道,對於民宿同樣,就像江南少有險峻山峽,卻被過雲山居獨家占領。
論設計水準,8間客房幾乎是懸浮在山崖上的,落地玻璃,觀景浴缸。2015年3月,過雲山居還是工地,我聽主理人之一敏智描繪構想,雖然抽象,卻因為認得另一位主理人瓶子,讓我無端認定其不會差——瓶子是旅遊雜誌記者,走南闖北睡了無數好床的他怎能容許自己的新家不夠品呢?
論人員組合,過雲山居堪稱民宿業最佳組合。三個玩伴分別攬下民宿市場化最重要也是最燒錢的三部分:敏智,負責整體設計;超駿,把關運營;瓶子,擔當推廣宣傳,省下了設計費、管理費和宣傳費;
論影響力,三位主理人都不是松陽本地人,在為外來資本進駐松陽投石問路的基礎上,拉高了整體下榻業的門檻。
開車從蘇州到西坑差不多要六個多小時,那時金麗溫高鐵還沒有開通,三人從談項目到施工,幾乎都選擇高鐵來回蘇州和龍游,車停在龍游高鐵站,再進出西坑——這比杭州人或上海人在莫干山興建民宿要艱苦的多。
畢業於蘇州工藝美術學院的敏智是三人組合中的女性,因為負責設計和施工,常年在工地而被稱作敏哥。一層樓全部被打通,設計成榻榻米茶席,只有二樓才是客房,這在市場化並不發達的松陽山村是冒險的,哪怕有著「茶軒280/席,茶亭380/間」的明碼標價,總不比客房來的賺錢。然而主人想的是,總會有那麼一天,人們會為了看一朵雲專程進村來喝茶。
綠色、生態、隱居的標籤都被用過了,負責對外宣傳的瓶子用「雲」做賣點,他為自己的民宿撰寫的宣傳文案是:
清代古村落民宿、500米垂直峽谷、8間懸浮在山崖的客房、N種雲的姿態。
他三句不離云:「這些負氧離子爆表的雲,聞起來有新鮮藍莓的甜味,它們不僅能看,還摸得著,連面膜都能省下來。」
他們將8間客房命名為「壹朵」「貳朵」……直到「捌朵」;而每一位客人則被成為「雲客」,甚至還有「觀雲指南」,比如,早點爬起來可以看到漲潮雲,要看瀑布雲得在夏秋兩季。
1.0版本的過雲山居不提供餐飲,這也無意中帶動了村裡農家樂,按理來說是一件雙贏的好事,但2016年春節前往時,村子裡正在大興土木,鄰居們也都要把自己的房子改造成民宿,使得原本安靜的西坑村現在成了工地。不置可否,但無論是外來者,還是當地人,都在為鄉村尋找方案,想過一種更加體面且不輸於他人的生活。
過雲山居
地址:四都鄉西坑村
電話:0578-8801888
路書:從上海、杭州等地有直達龍游的高鐵(行程分別約2小時,1小時)龍游到松陽縣城裡程80公里(龍麗溫高速,約50分鐘),西坑村在松陽縣城以北10公里(S220,約20分鐘)
李坑村
有主人的民宿才是好民宿
|| 杜鵑花開
「景點」是農家樂的起源,最早的農家樂幾乎都是景區的配套,因此,處在箬寮原始風景區的李坑村理應紅紅火火。而事實上,農家樂以及農家樂轉型在李坑村並不紅火,從山裡人家改造而來的杜鵑花開是唯一一家。
老房子,木樓梯,杜鵑花開算不得條件最好的,卻有一位優秀的民宿主人。和外來戶租賃經營不同,主人曉梅就出生在這裡,是名副其實的主人。
箬寮主峰海拔1502米,以前爬上去毫不費力,現在仍樂此不疲地帶客人上山,就是偶爾會感覺腳酸;
好吃的野菜水嫩嫩地在房前的田埂上扎推,帶著客人下地抓起一把野蔥,彎腰摘一盤馬蘭頭,一大片田埂速度被夷為平地,化為桌上好食;
每到初冬時節,家家戶戶的老人清早上山將苦櫧子撿拾回來,在太陽下暴曬,棕黑色的硬殼裂開,露出雪白的果肉,便剝出果肉浸泡,磨漿,過濾,在大鍋里將這苦櫧子漿加熱,不停攪拌,直到冷卻後凝成一大塊細嫩的豆腐。苦櫧豆腐乾、豆腐湯、苦櫧干蒸火腿臘肉都是山里家常菜。
山中靜物都因為有了主人的私房記憶而有了溫度。
新農村建設中,當地人認準水泥房、琉璃頂代表時髦。早上起來,站在村後山頂俯瞰,沿街一排是新房,黃土牆老房子都被藏在了後面,農民說老的拿不出手。我們搖頭表示惋惜,因為外人來,就是來看斑駁牆體、精緻牛腿,拍出來的照片才能被點贊。
可是,以為自己充滿情懷時不曾想到自己並不需要長期生活在此,因此我們沒有理由消費原始的生活,就像農民們也有權利使用抽水馬桶。
一味強調情懷是對鄉建的最大的誤解,保護鄉村並不是拒絕現代文明的介入,如果像保護文物一樣守護鄉村和田園,那麼以後鄉村只能成為一個標本,圈起來收費參觀。如果可以,還是希望像曉梅這樣的人多一些,畢竟旅遊或是鄉建,「在地感」才是不可替代的。
杜鵑花開
地址:松陽縣安民鄉李坑村
電話:13735949979
松陽縣城
山中雜記會讓松陽變高冷麼?
在杭州媒體工作的松陽人王十三過年回去第一件事就是衝到老街上的「山中雜記」,過去幾個月,不斷有人爆出那裡的高逼格照片。而這一去,王十三意外發現店長竟然是自己的初中同學,因為喜歡這裡,辭去寧波的工作回到了老家。
逼格確實是高。
一樓是書店,兼具雜貨鋪功能,落地玻璃窗,和古民居房梁新舊對照。賣的儘是文藝、歷史和設計類書,兩本未拆封的《碧山》擺在中間,且是孤本(杭州的新華書店都沒的賣這本書);雜貨鋪部分都是極能討好眼球的、經過包裝和設計過的農產品,古法紅糖、金棗柿什麼的;另一側靠牆柜子上是則是青瓷茶器。
隔著天井,對面是活態藝術展示區,當地的老篾匠會定期來,將瀕臨失傳的手工藝公開演示;
二樓是茶館區。一個公共區域,三個包間。茶藝師身著旗袍,悠然泡茶,古樹紅茶、單樅蜜蘭、單樅黃枝香、松陽白茶、松陽綠茶芽頭做的紅茶,聞香已醉。面前小碟子裡放著三兩芝麻脆餅、金棗柿、燕麥球、花生酥、葡萄乾、香蕉片,作為茶點。
它們統統在一幢重新設計和翻新過的百年老宅里進行,說它高冷,到什麼程度呢?住在附近的老頭巴在沿街的木板門上,使勁往裡張望,被邀請進去看了一眼,沒上二樓;
但誰都沒有否認它的好,既有老房子的歷史,也有新生活的愜意;既有書讀,又有茶喝;冬暖夏涼,空間敞亮;關門可談理想,開門遁入市井;你來,錦上添花;你走,便會期待。
所有這些,都在夏雨清預料之中,他甚至沒想過來鋪子裡的人會真的掏錢買一本不打折的書。
但它還是在老街上遺世獨立了,和對面修葺一新的非遺展覽館一起,被當地人重新認識。
這件事的緣起,是杭州資深媒體人夏雨清在《上海壹周》的江浙版《浙壹周》做「地方志」欄目。整整一年,他和團隊都在浙江各地尋訪未被市場發掘的好東西,香菇、紅糖、花生、茶油……他憑藉媒體人的優勢記錄下一個個農人的故事,幫助農民甄選出最好的農產品並推向市場。而這其中,松陽是他最喜歡的地方。
因為常來,便和縣長「混」熟了,縣長提出明清老街的改造計劃。有一次,兩人在老街上的佰仙麵館吃著當地的傳奇「酒糟大腸面」,夏雨清發現,幾日不見,旁邊的百年汀屋正在被改成餐廳,而且即將隔成包廂,一看就是「兩岸咖啡」的模式,他趕緊叫停,讓縣長把這個鋪子交給他。
真正得到鋪子的使用和經營權,得益於夏雨清提出的「新生活體驗空間」概念。
如今的老街,隔三差五米就是打鐵鋪,走兩步又見理髮店,賣刀,賣秤砣,延續著幾十年前的城鎮生活舊態。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供人懷舊,卻不能帶動老街發展;另一方面,號稱歷史悠久的松陽,全縣只有一家新華書店,在文化圈頗有名氣的夏雨清很想做一間有腔調的書店。加上之前做新興農產品的積累,新業態的雛形就有了。
山中雜記
看得見的未來榔樹村:下一個莫干山?
從西坑村下山回縣城的路上經過榔樹村,村口是一座千年以上的古廟,二十多棵古樹背靠大山、環繞村子。村口的水系是松陽主要水源的發源地,溪水上建有漂亮的石板路和石橋。因為下山脫貧得造,村子裡只有少量村民。「宿盟」(宿盟:國內首個民宿共同體,由伴城伴鄉·上海城鄉互動發展促進中心發起並成立,並由在地化小而美優秀民宿聯合組織的民宿共同體,宿盟理事會由該組織核心成員組成)盟主朱勝萱將帶領宿盟成員在這裡造夢,這是繼莫干山、陽山、錦溪等地後又一個鄉村改造項目。從圖紙上看,榔樹村將複製莫干山現有業態,如大樂之野、原舍、Lost café、白雲書館等。
除此之外,酉田村村口由牛欄改造而來的三幢民宿五月份開業,這是原本在省古建院工作的主人辭職後專注而成的;紫草村原本已經改造完畢的民宿紫草房因為人手不夠,未能在2015年開業,主人宋慧芳說2016年應該可以迎客;陳家鋪有著極好的地理位置,陸續有人看中相談,2016年會有個定數;雲上平田二期已經動工,明星效應依然旺盛;媒體人夏雨清在縣城老街上做了一間雜貨鋪還不過癮,又通過眾籌開始將旁邊的學校改造成精品酒店;以寫生為主的沿坑嶺頭,以攝影為主的四都寨頭搖身一變成為樣板。花間堂、隱居等精品酒店集團紛紛相中松陽,要在蓬勃的鄉村改造以及資本運作中占得一席;
無論是遊客,投資者,藝術家,都紛紛往浙中這個村子裡跑,誰都不肯落伍。
註:圖文素材源於網絡,由最美農莊編輯整理,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公眾號平台:最美農莊(ID:Farm_plan)
商務合作:17813279513(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