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外面吃頓飯,四個菜花費169元,你看值不值

2019-09-23     小廚房小美食

周末不想在家做飯,就又去敗家了,出去吃飯,三個人點了四個菜,花了169元。這四道菜分別是:腐皮青菜,苗家干板菜燒仔蛙,蒜舞子雞,自磨豆漿魚丸一鍋。吃完這四道菜後覺得不在家做飯心情真好,不是因為吃得有多好,而是覺得少操點做飯的心真好。

有時候想,如果能掙到很多錢,能請人來專為自己做飯,自己只顧吃就好了。想想也不太可能,一來是這輩子恐怕掙不到很多錢,人到中年還始終是徘徊在有錢人和無錢人之間;二來是始終有著一顆愛操心的命,覺得自己做得才是營養的,健康的,衛生的。所以有這兩個條件的限制,只能是偶爾出去嘗嘗鮮。

作為一個喜歡和大家一起分享美食的人來說,適當的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吃一吃,還是有必要的,把外面的美食帶回家自己試著做做看,讓家裡的餐桌不斷的有點新意,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今天和大家分享外出吃的一頓飯,三菜一湯,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點好菜後,等了好長時間才上菜,第一道菜是腐皮青菜,這菜一端上桌,我就有點驚訝,這菜的顏色太好看了,看上去就有食慾,配上這個盤子非常適合,有點像一幅畫,不知有沒有人會和我有一樣的感覺。吃的時候沒有在意這個盤子,當我在整理這張圖片的時候才發現,盤子有一道裂縫,好像是修補過的,是不是店家也覺得這菜配這盤子特別合適,即使壞了也捨不得扔,修補一下再用呢?這只是我的猜測哦。

腐皮看上去和我們在市場上買的不一樣,我們買的腐皮吃起來又軟又薄,這裡的腐皮有點厚,吃起來有嚼勁;青菜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青菜,是小白菜,是不是有的地方把小白菜叫成我們說的青菜了?湯汁濃,不知道加的什麼高湯,味道超級鮮美。

上菜的速度緩慢,我們又餓的慌,等不及菜上齊再吃,第一盤菜吃得差不多了,才上第二盤菜。苗家干板菜燒仔蛙,說得通俗易懂點就是梅乾菜燒牛蛙,梅乾菜里不知道放了多少糖,乾菜容易吸收滷汁,吃起來甜絲絲的,裡面還配有許多蒜瓣,甜的菜不太喜歡,所以吃到最後,牛蛙吃完了,蒜瓣也吃完了,只剩下乾菜。

上一盤菜吃完一盤菜,我們還在擔心是不是第二盤菜吃完才會上第三盤菜,這樣我們的桌上是不是一直就會只有一盤菜了。還好第二盤菜吃下去,緩解了飢餓感,吃菜的速度慢下來,邊吃邊聊邊等第三盤菜。

蒜舞仔雞,這是後點的一盤菜,把之前點的手工薄餅小炒驢肉退了,換了這道菜,想看看蒜舞仔雞是啥樣?這菜吃起來沒有什麼特色,自己完全可以在家做,所不同的地方是蒜瓣沒有剝皮,只是切掉根部,留出一個開口處,吃的時候咬一下蒜瓣皮,蒜瓣就從裡面擠出來,軟爛的很,沒有一點蒜味,雞是紅燒的口味,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最後一道菜是自磨豆漿魚丸一鍋,第一次吃加了豆漿的魚丸湯,湯里不僅僅有魚丸,還有一條昂子魚,蛤蜊,三四個蝦仁,青菜。湯喝起來還是魚湯味,不是菜名寫著有豆漿,還真的吃不出來豆漿味道,這道湯里為什麼要加豆漿,你喝過這樣的魚湯嗎?是為了使魚湯看起來更白嗎?還是加了豆漿的魚湯可以減少腥味呢?還是…… 滿腦子的好奇,咱也沒敢多問。

等到第四道菜上齊後,第一道菜已經吃光,盤子給孩他爹順手收放在苗家干板菜燒仔蛙下面,這樣使桌子看起來不擁擠,由於上菜慢的緣故,也有我們太著急吃的緣故,拍不齊四道菜的完整圖片,吃完這幾道菜後,覺得不用再點飯了,菜吃光不浪費。

現在商家很會做生意,充分發揮二維碼的作用,掃二維碼關注後,贈送一大杯豆漿,有了這杯豆漿,就沒有再點飲料。吃完飯後,結完帳169元,還好不算貴,畢竟是飽了口福還解放了雙手。

這幾道菜看起來並不複雜,回到家裡也可以嘗試著做一做,至於用什麼樣的調味料,和用多少的調味料就靠我們自己發揮,廚師做的菜並不是都符合我們的口味,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B-Bc20BJleJMoPMDir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