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發現結節是癌症嗎?結節尺寸和形狀是關鍵,多久做一次檢查?

2022-01-26     荊山浮屠話健康

原標題:檢查發現結節是癌症嗎?結節尺寸和形狀是關鍵,多久做一次檢查?

要點:低劑量CT檢查(LDCT)是目前發現早期肺癌徵兆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然而,檢查費用較高,再加上有一定的輻射劑量,使不少人對這項檢查常處於猶豫不決的狀態。不過,目前醫學界推薦中老年人定期做此項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問題。那麼,哪些人建議做LDCT檢查?多久做一次?發現結節怎麼辦?

根據目前統計數據,氣管、支氣管腫瘤和肺癌是目前我國致死率非常高的癌症,每年有超過63萬人死於肺癌。根據以前的調查數據顯示,肺癌的高發人群是有長期抽煙習慣、家族病史,或者容易吸入烹調油煙的家庭主婦、從事金屬、石棉業等高風險職業的人,建議定期做肺癌篩檢。

然而,近年來東亞各國,包括中國,不抽煙卻患肺癌的人卻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我國的女性肺癌患者中,甚至有超過80%並沒有抽煙的習慣,而具體原因不明,目前看來除了基因、空氣污染外,可能還跟年齡有較大關係。因此建議,女性50歲後,不論是否有抽煙、長期暴露於油煙中等危險因素,都該在定期的體檢中加入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女性更該注意罹肺癌的風險!X光檢查跟低劑量CT檢查區別在哪裡?

為什麼生活習慣良好的女性,也可能會患肺癌?根據國際知名期刊《Cell》的研究指出,基因中帶有APOBEC突變者,患肺癌的幾率較高。

導致基因突變的原因尚待進一步研究,但已知的事實是,相較於男性而言,APOBEC突變在女性當中較為常見。在此研究中,60歲以下未吸煙、患肺癌的女性中,約超過7成具有此一突變基因。

既然肺癌難防,如何儘早篩查找出病兆?

現有的肺癌篩查工具包括胸部X光檢查和低劑量CT檢查(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LDCT)等。胸部X光攝影檢查價格較為便宜,但問題在於敏感度相對較低,只能找出尺寸大的腫瘤或結節,往往已經幾厘米大了,而且如果有骨骼和心臟的遮蔽有可能不顯示,這就造成等X片發現了腫瘤,往往已經處於癌症的中後期的狀態,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相對的,LDCT檢查的優勢在於敏感度極高。目前業界規格最高的檢查設備,已經可以找出僅0.1厘米的結節,且圖像畫面清晰、無死角,還可看出受檢者有無心血管硬化、上腹部腫瘤等其他病情。可以做個形象的比喻,胸部X光檢查的圖像如同一張照片,只能看到畫面上有棵樹。但LDCT的圖像,連樹上有幾片葉子、幾根樹枝以及幾隻鳥都看得一清二楚。

LDCT檢查費用、輻射量皆高於X光,做太多次檢查會增加患癌風險嗎?

目前LDCT檢查費用較高,在省級三甲醫院一次檢查費用基本在400元左右,而且除了費用以外,接受一次LDCT檢查,輻射量約為1-1.5毫希沃特,是傳統胸部X光攝影檢查的50倍以上。較高的輻射量,也是許多民眾對此項檢查的疑慮。那麼,做多了LDCT檢查,會不會增加患癌的風險呢?

針對這個問題,我國標準成年人每年接受全身均勻輻射不超過50毫希沃特,平均到月是4毫希沃特左右,平均到周是1毫希沃特左右,也就是說,受檢人每周做一次低劑量CT也不會超標。

而且根據現有研究,不論是單次、多次LDCT檢查,輻射劑量累計超過1000毫希沃特以上,才會讓患癌風險顯著上升。所以,第一次LDCT檢查後如果無異常發現,建議約2-3年可以再做一次LDCT檢查。2次檢查之間,最久不要超過5年。因為,即使是健康的人,癌細胞也可能在3-5年內從無到有。而已患早期癌症的人,癌細胞更可能在1-2年內迅速增長。

檢查發現結節,是癌症嗎?結節尺寸和形狀是關鍵

正是因為LDCT檢查高度敏感的特性,許多人都會在檢查時發現肺部有幾顆結節。即使結節的尺寸不大,也可能讓人擔心:我是不是得了癌症?。

實際上結節可以大致分成實質和毛玻璃狀兩種。前者密度較高,為實心病灶,後者在圖像上則呈現霧灰特質,密度較低。尺寸在0.6厘米以下的實質結節,有9成以上幾率是良性肉芽腫,不必太過擔心。而如果是0.6-0.8厘米或以上、持續變大、呈現毛玻璃狀的結節,則不可掉以輕心,需考慮早期肺腺癌的可能性。

懷疑結節是惡性腫瘤,有幾種後續跟蹤方法。例如,超過0.8厘米的結節,可考慮3個月後複查密切跟蹤以觀察變化,或安排其他檢查,比如CT造影檢查、切片或手術,確認是否有癌細胞。

不到0.8厘米的結節,可先跟蹤、6個月後複查。肺部發炎也可能導致LDCT圖像上出現毛玻璃狀陰影,通常一段時間後就會康復、消失。但如果跟蹤複查時,毛玻璃狀的結節沒有消失、甚至變大,就有必要進一步切片、開刀取出組織化驗。

如何預防肺癌?戴口罩、健康飲食,定期篩查很重要

除了不抽煙以外,還有哪些方式可以預防肺癌?空氣污染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嚴重的PM2.5、炒菜時的油煙、燃燒的煙霧,都會讓肺部暴露在致癌物質中。因此,無論有無疫情,都建議大家在空氣不好的天氣里可配戴口罩,減少吸入致癌物質。

此外,現有研究也指出,飲食中的防腐劑、食品添加物、黃麴毒素,都會提高患癌幾率。攝取新鮮非加工的食物、營養均衡,仍是防癌的不二法門。

雖然不抽煙年輕女性患肺癌,可能是基因突變所導致。但目前市面上的基因檢測產品無法測出APOBEC等與肺癌相關的突變。定期接受LDCT檢查,仍是找出早期肺癌的最好方法。

肺癌發現得早或晚,5年存活率有很大的差異。以肺癌當中最常見的非小細胞肺癌為例,第一期的5年存活率為84.3%,第二期則大幅度下降至43.8%、第三期及第四期僅6.9%。早發現,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2963629f43aec8cf7df307d182103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