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裡4類「不受歡迎」的班幹部,當選卻有難度,要憑孩子的能力

2020-08-02     育兒小米

原標題:校園裡4類「不受歡迎」的班幹部,當選卻有難度,要憑孩子的能力

孩子從幼兒園畢業後走進小學、初高中、大學,不斷向更大的「社會」踏足。

學校里除了日常的學習以外,也增加了很多「班幹部」的職務,這些「班幹部」的人選可以是孩子自薦,

也有老師的「慧眼識人」。

但有一些班幹部在家長和同學中很不受歡迎,家長對此經常有爭議,甚至拒絕孩子參加任何競選。

家長和同學眼中「不受歡迎」的班幹部

部分家長覺得能當上班幹部是孩子有能力的體現,並且可以得到鍛鍊,所以會支持孩子競選班幹部。也有的家長認為

班幹部「費力不討好」

,孩子容易被人討厭。

其中「不受歡迎的班幹部」,以下這幾個是排在前面的,看看你熟悉哪個?

1)班長——「權利」最大但也最操心

只是班級這一圈裡面,班長是「最大」的班幹部了,能當上班長的孩子必定是很優秀且有能力的。但有些家長卻認為當班長太累、太操心,容易耽誤孩子學習。

2)紀律、學習、素質委員——打小報告?

之所以把這三個班幹部放在一起,是因他們的性質相同,而且在很多同學眼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點——愛打小報告。

這三個方面的班幹部會比班長的「管理」更細緻些,

他們需要將情況如實告訴老師

監督同學的課堂紀律、學習情況、違反校規、班規的扣分情況都是他們的職責,其實監督這些事都是為了同學好。

之所以這一類的班幹部不受歡迎,是因為他們經常記名字告訴老師,慢慢的就變成了同學口中的打小報告。

3)衛生委員——自己累、同學也累

作為班級中的衛生委員可能要帶頭幹活,同時還要負責

檢查其他同學

的為衛生打掃情況。

不受歡迎的原因是家長覺得孩子累,學生覺得他總是給自己「加活」、找茬,因為為衛生委員檢查不合格時,同學就要重新打掃。

4)文藝、宣傳委員

這兩種班幹部需要有才藝才能競選上,前者需舞蹈音樂等藝術方面有特長,後者可能要熟悉並能

設計板報並有宣傳能力。

這麼有才能的班幹部不受歡迎,是因為家長覺得做這些沒必要,做的事與學習無關,不會這些才藝的同學總是被拉去表演、出主意感覺太為難。

老師眼裡的班幹部

這些「不受歡迎的班幹部」,在老師的眼裡卻很重要,有老師說過:班幹部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勝任的,那證明孩子們有能力。

很多人只看到了這些班幹部累、不受歡迎的一面,卻忽略了這背後孩子的優點、對同學和老師的幫助,還有這些職務為孩子帶來的鍛鍊。

孩子能當「班幹部」,說明了什麼?

√ 孩子能夠相信自己,了解自己

有一部分孩子是自薦當班幹部的,這代表他們有足夠的自信心,並且了解自己適合什麼「職位」,

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

√ 具備領導能力和規劃能力

當班幹部可不是只占著名額,能夠勝任班幹部職務的孩子,在領導能力和規劃能力上有一定優勢。

√ 責任心強,有自控力

看上去班幹部有時候會「打小報告」,但這也是孩子責任心的體現。

而且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別人,所以這一類的孩子自控力也會比較強,做事認真負責細心嚴謹,這對自身以後的發展也有好處。

糰子媽心裡話:

家長沒必要只看「班幹部」的缺點,但也沒必要讓孩子一定競選上。這既不是孩子的累贅,也不是孩子「地位」體現。

每個孩子都有他適合做的事,能夠當班幹部有好處,但不當班幹部的孩子也有其他優點等著家長去發現。

【今日話題】你希望讓孩子當「班幹部」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uBtsHMBd8y1i3sJZPV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