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恢復,4個方法,教你飲食調理和日常護理,助你快速恢復!

2020-08-16     育兒小米

原標題:產後恢復,4個方法,教你飲食調理和日常護理,助你快速恢復!

本期分享的內容是:產後恢復,4個方法,教你飲食調理和日常護理,助你快速恢復!

產後恢復一直是最困擾眾多女性朋友的問題,身體在孕期像是被大改造了一番,分娩之後便進入了產婦身體恢復的黃金期。而不得不承認,產後有很多症狀非常棘手,尤其是產後便秘這個問題,會讓很多新媽媽們手忙腳亂。其實這個棘手的問題能否迎刃而解,主要在於用對方法。

產後便秘是由於妊娠期子宮不斷增大而導致腹部過度緊張,會造成盆底肌鬆弛而帶來排便無力。而在分娩之後,王位功能處於比較虛弱的狀態,腸道的蠕動減慢使食物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會使食物中的水分過度被吸收而使大便乾結而造成便秘。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月子期間臥床休息的習慣也是腸道減少蠕動的原因,久臥也是便秘的因素之一。

這個尷尬但又無所不在的現象,是產婦最常見的症狀之一,這不僅會造成新媽媽身體恢復的負擔,甚至嚴重的時候還會誘發痔瘡,讓新媽媽簡直苦不堪言。如果想要告別產後便秘,那麼有效的調理和預防都很重要。所以,今天也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產後恢復,4個方法,教你飲食調理和日常護理,助你快速恢復!

第一,飲食習慣上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1.蔬菜、粗糧、都累都是膳食纖維非常豐富的食物,便秘是可以採用粗糧來作為主食。

2.海帶、木耳、菌菇類等也是膳食纖維比較高,建議一周可以食用2-3次。

第二,多喝水多走動

1.如果腸道內缺水,也會導致腸道堵塞和加重便秘,因此每天要多喝水。至於喝多少水比較合適,可以根據自己的尿液顏色來判斷,尿液的顏色像水一樣清澈則說明水分夠了。

2.順產在分娩之後24小時儘量下床走動,不僅有利於惡露排出,同時也利於腸道蠕動。同時建議產婦在月子裡不要長久臥床,在分娩早期可以進行室內走動來促進腸道蠕動,進而改善便秘。

第三,養成固定時間排便的好習慣

1.當有便意的時候儘量及時進行排便不要因為不方便而憋著,每天儘量在固定的時間進行排便來促進腸道的蠕動配合,最好是安排早上的時間,空腹一大杯溫白開能夠有效地促使腸道蠕動和排便。

2.培養固定時間排便時,儘量不要刷手機或者看書等引起注意力的事情,神經注意力如果被別的地方吸引,也是不利於排便的。還有要注意,每次如廁的時間儘量不要超過10分鐘,因為如廁的姿勢保持太久不僅加重便秘,甚至還會引起痔瘡。所以便秘的時候,排便要認真和專心,爭取在更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排便效果。

第四,儘快進行盆底肌訓練以及提肛運動

1.在產後下體傷口好轉之時,就要開始盆底肌肉群的訓練,可以通過收縮盆底肌肉來鍛鍊,也可以在兩腿之間夾緊一個枕頭並且慢慢走動而不讓枕頭掉下,這種方法也是盆底肌肌肉訓練的好方法。

2.而提肛運動則是每次用力收縮肛門,堅持3-5秒之後再慢慢放鬆,每天反覆幾次訓練,可以有效改善便秘。

所以,產後恢復,從飲食調理,到日常護理都很重要,4個方法教你如何做!希望所有的產媽們,都能行動起來,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身體更快的恢復,自己身體健康了,這樣才能更好的養育寶寶,希望今天的分享對產媽們有幫助!

好了,本期分享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歡迎關注、留言,讓陪你一起成長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8G__nMBURTf-Dn5eUa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