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竹林七賢,印證出成忠臣的性格,仰慕這群瀟洒文人。只所以稱為八賢,成忠臣講再加上酒,這七人都離不開酒。與其說是八賢圖,其實是作為易學高人的成忠臣根據八卦方陣設計的八卦圖,他講那些與酒相關的企業掛上這幅畫,生意會一飛沖天,永遠不會倒閉,有這七位玄學人物在施法助陣。而且這幅畫是採用民國丈二玉版生宣,加上稀缺的礦物寶石顏料,如今尋找這類創作材料其難度可以講難於上青天,不可再生性的稀缺材料決定了此畫的珍貴難得。
此畫所描述的七賢,分別是山濤、王戎、劉伶、阮籍、嵇康、向秀、阮咸並成為「竹林七賢」。魏晉之際,天下多故,以七賢為代表的名士不拘禮法,在山間,不聞外事,不問朝綱。只求飲酒作賦,互相嬉戲,只為尋求心靈的一片天堂。他們在思想上,其特色是易、老、莊三玄之學代替了漢代的經學,在行為上,其特色是突破傳統禮教的藩籬而形成一種「任誕」的風氣,後人籠統得稱為「魏晉風度」,因其超脫自如的生活方式,千百年來為後人所景仰,故「竹林七賢」一直是繪畫中所熱衷的描繪母題。
竹林七賢中這群文人生活在司馬氏當權的時代,這是一個文人無法發聲的時代,這是一個思想被禁錮的黑暗時代,竹林七賢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期,他們每個人都有驚世的才華。成忠臣常把竹林七賢的隱世精神比喻自己的狀況,他幾十年來也是不問世事,只潛心探索古人繪畫筆墨技巧,他常以無黨派人士感到自豪,從不看報刊及電視,一生中致力儒釋易道的探索。他講如今比那個時代還具特色。如今的體制遍地都是利已主義的精英,一些名牌學府培養出的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些人的智商都用在利己、自私上,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他們都在利用體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些人都沒有信仰和氣節,信仰是權利和金錢。
成忠臣在藝術上是一位自律心相當強的人,他是位自律到極致的人,所以在繪畫上有了開掛般的人生!自律!是他與其他畫家最大的差距。在此畫中,人物與石竹的組合是中國畫里象徵處理的慣用形式,這種處理方法往往將文人高士置於竹下,石邊,他們或鳴琴,或玄思高談,或飲酒。而且某些器物也與主要人物的某些性格特質相關聯,如此畫中所出現的酒、石、琴、棕竹等。此圖中的七人神態雖不一樣,但因成先生巧妙準確地通過神情、動作的捕捉、刻畫,而把七位高士的性格特點得以充分表達,高士們旁若無人,欲辨忘言之狀與畫面清穆高古的氣息結合,已足以讓我們遐想其風姿神韻了。
這幅巨畫,讓我們懷念竹林七賢,懷念他們洒脫的精神狀態,懷念他們自由的雲遊和不屈的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