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漲價成了近段時間的熱門話題,而在它漲價之前,海底撈和西貝莜麵村都公開了漲價的消息。
網友們紛紛表示,還沒來得及報復性消費,就發現自己已經消費不起了。
餐飲品牌齊漲價
各大餐飲品牌逐漸恢復營業,盼著吃火鍋、喝奶茶的消費者們,也終於等來了坐到店裡享用美食的機會。但是,在餐廳里等待他們的,不僅是美食,還有漲價。
近日,多地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反映海底撈門店菜品價格上漲。悄悄漲價被發現,海底撈只好直接承認:漲價屬實,由於疫情和成本上漲,公司調整了部分菜品價格,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6%。
不僅是海底撈,在疫情期間同樣叫過苦的西貝也被發現菜價上漲。有網友發微博表示:「本來以為海底撈漲價漲得有點多,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土豆條燉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80多,海底撈和西貝比真的是毛毛雨。」
火鍋和中餐吃不起了,奶茶還是要喝的嘛,結果,喜茶也在這個時候漲價了。其奶茶波波冰、爆芋泥波波冰和多肉葡萄等多款招牌產品,與2019年9月的單價相比,均上漲了2元。
漲價的門店還會變多嗎?
海底撈每年的營收,由門店收入、外賣業務、調味品及食材銷售構成。其中,門店收入占據了大部分比例。疫情期間的海底撈被迫停業了46天,可以想像,這46天裡海底撈的收入到底少到了什麼程度。
即便是現在恢復營業,也存在限制接待客戶數量和員工無法滿員工作等問題,再加上成本上漲,漲價也的確是無奈之舉。而完全依賴線下門店的西貝,其漲價的原因也與海底撈類似。
至於喜茶,集中漲價的都是原材料中使用了葡萄、芋泥、波波等配料的產品。也就是說,這些配料的漲價,導致了部分產品的漲價。
綜合來看,以上三個品牌紛紛漲價的原因,一是為了彌補疫情期間所造成的損失,二是因為原材料本身也漲價了。
海底撈和喜茶都是餐飲界的頭部品牌,它們都在漲價,那其他品牌也會跟著漲嗎?
在營銷君看來,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即使現在餐飲品牌恢復了營業,抗疫工作也仍未停止,餐飲介面臨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漲價的品牌肯定不會只有這麼幾個。
品牌損失該消費者買單嗎?
漲價的確能幫助品牌度過難關,但現在問題是,品牌的損失就必須由消費者來買單嗎?針對此事,網友們也發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眾所周知,海底撈和西貝都因為「哭窮」,在2月獲得了一定的補助。便有網友指出:「一方面要政府補貼免租哭窮,一方面還漲價,難道不是應該降價促銷?」
喜茶的漲價,讓一杯奶茶踏入30元的行列,網友紛紛表示:「奶茶的成本到底有多少,我們會不知道嗎?」
漲價這事,本身就不利於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維繫。雖然也有部分理解品牌做法的網友在,但大多數的人還是表示「被價格勸退」。
除了漲價,品牌明顯還有更聰明的方法來解決目前的問題。
前不久麥當勞的「半價桶」上熱門一事,使得消費者們為之瘋狂。無數關於「半價桶」的段子出現在網絡上,營銷君的朋友圈甚至被「半價桶」刷屏,麥當勞因此獲得了極高的話題度;屢次因營銷上熱門的老鄉雞,還公開表示他們會再次降價,以此來提升銷量;而維持原價不變的一點點等奶茶品牌,則成了消費者喝奶茶的第一選擇。
疫情期間,受到衝擊的不僅是餐飲界,還有消費者的工資。難怪有人感慨,特殊時期,物美價廉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