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林海雪原》,將許多人物形象都躍然紙上,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了世人面前。尤其是,「小白鴿」、「蝴蝶迷」、「座山雕」、「小爐匠」等形象更加讓人印象深刻。不過,最讓人推崇和稱讚的,還得是主人公楊子榮。
雖然,文學作品中的楊子榮形象經過了藝術的加工和提煉,但他卻是作者曲波根據真實的人物和經歷所創作的,並非完全虛構。接下來,我們一起回顧歷史,還原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楊子榮。
楊子榮(1917年——1947年),山東牟平縣嵎岬河村人,原名楊宗貴,多次立功受獎並被評為「偵察英雄」、「戰鬥模範」等。因為進山剿匪而犧牲,年僅31歲,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楊子榮的父親名叫楊世恩,是一個泥瓦匠,長年在外奔波勞碌。母親宋學芝是一個頗有見地的農村婦女,在家省吃儉用供楊子榮讀書識字。
1929年,實在無資讀書的楊子榮開始背井離鄉,跟著父親在外打工,扛大包、鋸木頭、放木排、當船工等苦力通通都干過。苦難的生活反而磨鍊了他的意志,也堅定了他革命的決心。
1945年8月,楊子榮參加了八路軍,不久就參加了解放老家牟平城的戰鬥。之後,他被編入了膠東支隊牡丹江二團進行剿匪,因為作戰英勇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過,一心想要衝鋒殺敵的楊子榮,卻被陰差陽錯地分配到了炊事班。
1946年3月,在一次激烈的剿匪中,二團的一名班長犧牲,指導員火線提拔楊子榮為代理班長繼續完成剿匪任務。當時,解放軍包圍了一個名叫杏樹溝的匪窩,裡面盤踞著數百人的土匪,憑藉堅固的工事負隅頑抗,而且還有全村的百姓作為人質。
為了避免對百姓造成誤傷,我軍只能選擇圍而不殲,雙方陷入了僵持。此時,剛剛成為班長的楊子榮不顧個人安危,一邊揮舞著手中的白毛巾,一邊向村子裡走了進去。
剛進去後,土匪就用槍頂住了他的腦袋,楊子榮卻坦然自若地表示:「弟兄們,我是為了你們能活命才能冒死進來的。若不投降,外面的十幾門大炮很快就要開火了……」。
楊子榮還知道,這裡的土匪本來並不是一家,相互之間也有戒心,只是為了共同對抗解放軍才被迫結盟。於是,他開始分化瓦解他們,挑唆兩個匪首「許大虎」和「郭連長」內訌,導致結盟徹底解體,只得各自向解放軍投降。
於是,楊子榮單槍匹馬說服400多名土匪繳械投降,除了300多支長短槍外,還有重機槍4挺、輕機槍6挺、平射炮2門、迫擊炮1門和擲彈筒8具,其餘彈藥和物資不計。一時間,楊子榮簡直神了,他的英勇事跡迅速傳遍了整個牡丹江地區,成了著名的戰鬥英雄並被提為偵查排長。
經過了一年多的剿匪,大股的土匪和國民黨殘餘已經消滅殆盡,只剩下了一些零星的小股土匪。其中,有一個被人稱為「座山雕」的土匪最兇殘,也最難對付。
「座山雕」的本名叫張樂山,15歲就在東北地區落草為寇,之後一步步混成了匪首,還有了自己的隊伍。此後,他歷經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偽滿政府三個時期,一直都沒有被剿滅,日本投降後還被國民黨招安,任命為東北先遣軍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
此前,在解放軍強大的攻勢下,「座山雕」的主力已經或死或逃,僅有幾十個親信跟隨他隱藏在深山老林里。即便如此,他還不消停,繼續為禍一方,恐嚇海林鎮農會準備衣物和糧食,否則殺光全村。
對於這種罪大惡極的土匪,解放軍決心徹底清剿。不過,因為山高林密,因為地勢險要,解放軍出動大部隊並不能真正展開作戰,而且極有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因此,團里決定由楊子榮帶領幾名偵察員,假扮成其他逃命的土匪去進山搜集情報。
1947年1月底,楊子榮帶領幾名偵查員向密林深處進發,一連轉了好幾天才在一個叫蛤蟆塘的地方找到一處木棚。裡面有十幾個像是伐木工,但他敏銳判斷出他們就是隱藏的土匪,於是就用手勢和黑話試探他們,表明自己也是落難的土匪。
果然,其中一個就是「座山雕」的眼線,他答應帶楊子榮上山前去投靠。跟著對方走了幾十里山路,楊子榮被安置在了一處木棚子等候消息。結果,這個土匪一走就是兩天,差點兒沒把楊子榮餓死。
等到土匪返回時,質問他為何不去就近的夾皮溝去搶奪吃食?楊子榮一聽就明白了,原來這是土匪在有意試探他,於是把自己塗黑後就出發了,假裝搶回了十幾斤蕎麥麵和一隻母雞。
就這樣,楊子榮等五人跟著兩個土匪,繼續向密林深處行進,終於看到了一個小窩棚。他們乘機控制了幾個放哨的土匪,然後一腳踹開木門,拿下了一個70多歲的山羊鬍子老頭,此人就是匪首座山雕。
消息傳出,當地的老百姓全都沸騰了,《東北日報》更是以「戰鬥模範楊子榮等活捉匪首座山雕」為題,進行了大篇幅的詳細報道。
不久後,楊子榮繼續進行清剿土匪的任務,在與丁煥章和鄭三炮等土匪遭遇後,他因為槍栓撞針上凍而沒有打響,被土匪擊中胸部而犧牲。
新中國成立後,楊子榮的英雄事跡屢屢被人提及。在那場大運動期間,文藝工作者把他的事跡編成了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很快就深入了國人的心中。尤其是,那句「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更是成了他的標誌。
犧牲同年,東北軍區司令部為表彰楊子榮的卓越功績,特授予了他「特級偵察英雄」的稱號。建國後,山東牟平當地政府為他修建了英雄紀念碑和紀念館,以緬懷這位英勇的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