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2-09 03:27 來源:天下吳氏
文/鄭鼎文
《國語》載:周成王在位時,曾在岐山之陽,召集諸侯,舉行盟會。楚國國君熊繹也出席了這次盟會。楚族首領由於繼承其先祖祝融善於「火正」的傳統,故精通天地鬼神之事。盟會期間,熊繹還在鮮卑人的協助下完成了燎祭山川大神的重要任務。作為楚君參加岐陽盟會,不僅提高了楚國的知名度,而且使其諸侯地位獲得了正式認可。岐陽盟會以後,楚國的領地正式屬於周朝的「南土」,楚對周王室的臣屬關係也正式形成。朝貢是各諸侯臣服於周天子的一種具體體現。熊繹和魯、衛、晉、齊等新建立的諸侯國家一起事奉周成王、周康王,並確立了朝貢制度。岐陽盟會的圓滿成功,標誌著周天子的共主地位得到進一步確立,周成王的威望也得以提升。
《詩經·小雅·北山》中有四句著名的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是說普天之下,那一處不是王的土地;四海之內,誰不是王的臣僕。可以說,這種局面,是在岐陽盟會之後才形成的。
【作者簡介】鄭鼎文,大學文化,中學高級教師(副教授),中國先秦史學會會員,周公思想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大雅禮樂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寶雞炎帝與周秦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岐山周文化研究會會長,縣社科聯副主席,縣政協文史研究員,省作家協會會員,曾任范家營高中校長和縣老年大學首任校長,著有《周文化叢書》「三王卷」「典故卷」、《周公演義》《品味周公廟》等9本書,在報刊發表文章500多篇。先後應邀參加了武漢、成都、蘭州、上海、寶雞、西安、天水等地的30多場學術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