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2月17日的開學日,成都市各中小學校均無法正常開學。按照「停課不停學」的安排,青羊區各中小學、幼兒園的老師們設置了線上升旗、隔空上課、視頻班會、居家體鍛、生命教育、抗疫防護知識、培養家國情懷等豐富多彩的雲校園活動,填補了孩子們的日常生活。
「齊步走,一二一……」沒有學生的操場上,一場特殊的升旗儀式正在舉行。2月18日上午10點,在泡桐樹中學操場,校長楊超和部分行政幹部、值班老師一起舉行了新學期第一次升旗儀式。全校師生在家中通過顯示屏觀看了升旗儀式,共上「開學第一課」。「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在戰『疫』的同時,也要將這場戰役上為一堂好課。」楊超說。
實驗小學、實驗小學西區分校、萬春小學、鼓樓小學等多所學校也通過「雲升旗」的方式,給孩子們帶去了不一樣的「開學第一課」。穿著校服,戴好紅領巾,孩子們按時守在顯示屏前,肅立、敬禮,跟唱國歌,在滿滿的儀式感中開啟了線上學習。
線上活動的時間節奏與到校上課不同,大部分小學給學生列出的居家活動時間表中,早上活動開始時間晚於8時,每項活動總時長不超過20分鐘,活動與活動的間隙也比「課間」長,大概20分鐘左右,而體育鍛鍊、眼保健操、家務勞動成了學生每日活動標配。
青羊是首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區」,除了眼保健操,青羊孩子還有眼科專家編創的《愛眼放鬆操》,去年開始,創新「2+1眼操新模式」就在全區中小學校推行。線上學習,《愛眼放鬆操》更是成了孩子們的必做內容。
長時間在家,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們成為「小胖墩」「小眼鏡」,為此,各校體育老師行動起來,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特點進行分類指導,為孩子們設計了居家運動方案。跳繩、平板支撐、伏地挺身……客廳變「操場」,一張瑜伽墊,孩子們就能完成科學的體育鍛鍊。不少孩子更是「小手牽大手」,邀請家長一起動了起來。
另外,很多學校以「一封信」的形式給孩子們提供了居家學習的「錦囊」、給家長們給出了親子互動建議。告訴家長們,線上活動是學生假期生活的延伸和新學期教學的銜接,不會在線上講授新課;倡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有序學習、鍛鍊、休息,儘量減少螢幕使用時間。
閱讀了解新冠病毒,科學防控;繪製統計圖表,讀懂疫情數據;用畫筆、歌聲送給有擔當、有責任的當代「最美逆行者」……特殊時期,泡桐樹小學在線上開起了「學習超市」,「貨架」上內容十分豐富。運動、勞動、閱讀、護眼等內容作為「主食」是孩子們的必選「商品」,沒「吃」夠的孩子還可以選擇英語歌曲、數學遊戲、書寫練習、科學實驗等「營養品」,保證孩子們宅家也能有豐富的精神食糧。
金沙小學將校本課程「經典誦讀」搬到線上成了「每日讀詩」活動,老師們熟悉的聲音從音響中傳出,孩子們十分欣喜。萬春小學將特色剪紙課搬到了雲端,得到許多學生及家長的追捧。實驗小學西區分校的老師們用聲音陪伴孩子,每天一期的「宅娃聽書會」通過學校公眾號平台推送,內容不僅有經典繪本、國學故事、歷史故事、英語故事,還涉及疫情防控知識,聽故事的同時還能放鬆緊張的情緒。
華西社區報記者 趙霞(圖據青羊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