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開高走,這新國劇太敢拍了!

2022-07-18     電影鋪子

原標題:低開高走,這新國劇太敢拍了!

最近,一部國產新劇穩坐熱門電視榜單數周,分數不降反升。

班底都是老熟人:《愛情公寓》導演韋正自編自導。

「張偉」李佳航、「諸葛大力」成果擔任男女主。

走的也依舊是團隊擅長的喜劇路線。

這一次,將包袱抖到了職場。

卻在基於情景喜劇題材的種種浮誇的設定與表演之下,

呈現出了比許多都市職場劇都更接地氣的內核,引發無數打工人共情。

有人看段子,有人照鏡子——

《破事精英》

這天,在「萬獸集團」後勤部糊了十年牆的老實人胡強,突然喜提「升職」機會,被任為經理。

管理的部門,叫做「特別緊迫事務聯席快速反應與處理部」,簡稱「迫事部」。

相比「迫事部」,諧音「破事部」更為貼切一些。

部門的主要任務是給全司擦屁股,負責一些其他部門不願做或是做不來的繁雜事務。

乾得多拿得少,吃力不討好。

辦公地點坐落於集團大廈的二樓D區夾層

於是,這裡的員工也就成了字面意義上的「活在夾縫裡的人」——社畜中的社畜。

「萬獸集團」,顧名思義,豺狼虎豹聚集的地方。

而被發配到破事部的,都是些叢林法則中的「淘汰者」。

胡強到任後,便遭遇了幾位奇葩下屬的輪番暴擊。

角色囊括了職場上的各種類型——我行我素的程式設計師歐陽莫菲、雞血的銷售唐海星、愛八卦的秘書金若愚、面癱的設計師蘇克傑、脆弱的文案龐小白、正能量的實習生沙樂樂……

《破事精英》講的就是這樣一群loser,一起努力撲騰,搶救自己的工作與生活,鬧出了不少雞飛狗跳,也在其中咂摸出酸甜苦辣的故事。

每集一個職場主題,用輕鬆又戲謔的方式,切中了許多敏感而緊貼當下社會的議題——

離職、背鍋、跳槽,形式主義,職場黑話與潛規則,績效壓力催生出的變形工作,工作與生活的越來越模糊的邊界,等等等等……

痛點找准,嘲諷拉滿,隔著螢幕為卑微職場人來了一場又酸又爽的心靈大保健。

比如下面這些台詞你一定不陌生——

升職後問領導加不加薪,領導:「不加。但會給你不設邊界的空間,敢作敢為的平台,還有延遲滿足的待遇。」

向領導反映員工難帶,領導:「把爛牌打好才是本事,爛牌也有變成王炸的一天!」

向領導反映工作上的困難,領導:「困難?你們根本沒用心!」

與領導協商問題,領導:「該做什麼你自己決定,我不干涉。」

看似將決定權交給你,其實根本沒得選。

洗腦、畫餅、雞湯、PUA……各種職場話術,玩得明明白白。

在情景喜劇的形式上,劇集也加入了更多新的嘗試,如互動、歌舞、科幻等元素。

比如劇中引入了「人工智慧」和「全息投影」概念,直接把釘釘一類「企業線上管理工具」升級為一款自帶全息投影、領導隨時隨地乍現的黑科技「盯盯樂」。

監控無死角,員工無隱私,窒息感加倍,笑果+諷刺指數立刻拉滿。

第五集,插入了「虛擬伴侶」「遊戲互動」的概念。

這一集裡,胡強被公司按頭參與新產品的內測體驗,激活出一位與同事歐陽莫菲長相一模一樣的虛擬伴侶「大力」。

一開始,胡強是拒絕的。

可慢慢的,他習慣了大力的陪伴。

在百依百順的虛擬伴侶身上,胡強看見了卑躬屈膝的自己,也看到了分居已久的妻子。

曾經,在公司點頭哈腰的他,把在外受的氣全撒到了最親近的人身上,造成了婚姻的破裂。

直到最後,胡強漸漸對虛擬伴侶產生依賴,體驗期卻也即將結束……

與此同時,察覺到異樣的歐陽莫菲也查清了虛擬伴侶的真相——

原來這款設備不過是高層為了讓社畜死心塌地工作,以提高生產效率,發明出來的黑科技。

但因技術尚未成熟,會導致使用者產生記憶錯亂……

這一集是被不少劇粉封神的一集。

一來,觀眾可以自己選擇故事走向,這種互動的參與感增強了追劇的快樂。

二來,讓在劇中沒有情感交集的「張偉X諸葛大力」CP在這一集裡再續前緣,喂《愛情公寓》老粉吃上了好甜一顆彩蛋。

而在互動與發糖之餘,也道出了無良資本家操控勞動力,觸手過長的貪婪嘴臉。

相比《愛情公寓》,《破事精英》沒有那麼「傻白甜」。

前者是童話,是理想世界,最愛的人在身邊,最好的朋友就在對面。

角色人均中產起步,場景溫馨、劇情好玩。

而《破事精英》則更像一部黑色喜劇。

它的錨點,大都是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的壓力。

它的笑點,都來自打工人的調侃自嘲、苦中作樂

比如劇中的萬獸集團會為工作超過十周年的員工頒發紀念獎盃。

老牛一般在公司耕耘了十年,如今終於得到認可,胡強感激涕零。

一看獎盃形狀,是一個放大版螺絲釘。

上面刻著公司標語「小螺絲,大作為」。

公司的用意不言而喻。

前前後後找了一遍,獎盃上連自己的名字也沒有。

「紀念十周年」的字樣總得有吧?

主管敲敲螺絲帽中央的「十字形」凹槽,「這不就是嗎?」

胡強鬆了口氣,充滿感激地笑了。

諷刺效果拉滿。

再比如公司在工作量不減少的情況下,硬性要求員工跳操,並計算在考核內。

破事部全體下樓舉牌抗議,卻聽說之前抗議的同事們已經停職的停職、開除的開除。

立刻180度調轉行動方向。

標語從「我們不要跳操」,到「要不我們跳操」再到「不!我們要跳操」。

漢語言排列組合的魅力被編劇盡數展現,揭開的卻是打工人連負面情緒與說不的權力也不配有的潛規則。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根本沒得選。

難過,憋屈,氣憤,壓抑,卻還是不敢辭職。

因為有房貸要還,因為上有老下有小,因為嚴峻的就業形勢與經濟環境……

從這些橋段中,觀眾或多或少能夠找到自己的影子。

他們的笑聲,更多的不是因為快樂,而是來自感同身受的無奈,而這些無奈,又隨著自嘲得以排解。

喜劇的內核,來自於小人物身上的悲。

雖然將職場壓迫進行了無情的揭露與放大,《破事精英》也存在著相當溫情的成分。

「破事部」成員間的抱團取暖,基本延續了《愛情公寓》的「老友記」模式——

當實習生被辭退,全員裡應外合,把HR忽悠得暈頭轉向;

當文案被領導罵得狗血噴頭、狂躁症發作,全員各出奇招,成功安撫;

當部門受到不公平待遇,經理胡強會體恤他們的辛苦,自掏腰包為他們補貼獎金、製作獎盃,上面刻著每個人的名字;

當得知破事部要被裁員一人時,更是聯手掀起一場「諜戰」,一個都不能少。

理想化的同事關係,在職場的槍林彈雨中為主角們帶來一蔭庇護。

而現實里的大多數時候,打工人只能像劇集初始的胡強一樣,有困難靠自己扛——

第一集中,破事部接手一個棘手的爛尾項目,給大批滯留的動物頭套重新包裝一個概念,使它們得以重新銷售出去。

笑臉迎人、背鍋擋槍了一天的胡強,坐在晦暗的辦公室里正為頭套的事焦頭爛額時,接到母親打來的電話。

電話另一端,母親問他人在哪兒,吃了嗎。

他答吃過了,早就回公寓了。

一通噓寒問暖過後,母親再次問兒子吃了嗎。

胡強紅了眼圈,母親的衰老讓他心痛不已。

掛了電話,母親發來簡訊:兒子,餃子給你留在公寓冰箱裡,回來記得吃。

原來母親知道他根本沒下班,胡強瞬間破防。

這一段煽情,感人卻老套。

但接下來,那個一直作為背景存在的頭套巧妙地派上用場——

胡強默默將它套在頭上,才敢哭出聲來。

動物頭套似乎隱喻了胡強社畜的身份;

也像是每個打工人在職場中不得不戴上的假面。

不知過了多久,胡強脫去頭套,調整嘴角弧度,露出招牌笑容。

把剛剛親歷的傷痛凝練成Idea,編輯成方案,推出一款「哭泣頭套」——戴上哭泣頭套,還你哭泣自由。

在頭套的遮擋之下,社畜得到片刻釋放;但短暫的發泄之後,又不得不再次背起肩上的擔子。

當然,劇集也難以避免的存在一些瑕疵。

過於密集的傳統罐頭笑聲,容易起到反作用;

一些情節用力過猛,笑點過後強行上價值煽情,稍顯尷尬。

但總的來說,作為一部2022年的網劇,它的現實映射、針砭時弊、包袱腦洞,還是值得認可的。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895cd7a53bd4a6f820168fa7cd9d4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