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影像丨一片「澄」心潤民心

2024-06-25     大西北消息速覽

這家法庭

成立於1974年

坐落於韋莊鎮

法庭現轄區韋莊鎮、寺前鎮

交道鎮三個鄉鎮

人口約10萬餘人

轄區交通便利、企業眾多

是渭北地區最大的特色水果種植區

本期「法庭影像」

我們將通過3個影像片段

走進澄城縣法院

韋莊人民法庭

影像一

「你們幫我們解決了大問題,我們由衷地感謝你們。」

2023年10月的一天,家住渭南華州區的徐某來到法庭,送來「訴前調解揚正氣,便民周到解民憂」的錦旗,緊握著調解員的手說道。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徐某與張某,在女兒5歲時,因感情不和在民政局辦理了離婚,協議約定徐小某由父親徐某撫養,張某每月支付撫養費500元,直至女兒獨立生活為止。可是,張某自協議生效後從未支付過撫養費。此時,徐小某正值高中,父親徐某一人無力支付女兒生活和學習的各項費用,無奈一紙訴狀將張某起訴至法庭。

受理案件後,庭長考慮到該案件關乎未成年權益保護和家庭關係和諧,為了減少對抗,決定先進行訴前調解,將案件交由「澄心」調解室。

在「澄心」調解室內,法官、特邀調解員與當事人耐心溝通。法官從親情的角度出發,與張某聊起女兒的近況。

「他(徐某)一直不允許我看望女兒,我一氣之下才沒有支付孩子的撫養費。」找准問題才能開准藥方,法官和調解員就看望這一問題,與徐某、張某進行了反覆的說理教育及耐心勸說。

最終,確定了一份雙方都滿意的調解方案:張某同意支付撫養費,徐某同意張某每周看望一次女兒。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事關國家和民族未來,事關千千萬萬家庭幸福安康。一直以來,法庭在審理未成年案件中,始終將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影像二

今年1月,村民王某攜帶著訴狀來到法庭尋求幫助,訴說著他的煩心事。

事情是這樣的,王某和張某兩家耕地相鄰,2023年12月張某在燒荒過程中不慎致火勢蔓延並引燃鄰地枯草,導致王某家柿子園內 50 余棵果樹燒損。

經過多次調解,雙方對賠償金額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因此,王某訴至法院,對柿子樹的損失金額申請鑑定並請求賠償。

受理案件後,為詳細了解情況,法庭法官幹警來到村上,和村幹部、當事人一起到達王某家地里,查看了受損柿子樹的情況及數量。

為了使糾紛得到實質性化解,促成鄰里關係和諧並為當事人節約訴訟成本,法官劉亞平告知雙方當事人申請鑑定雖然可以確定柿子樹的損失金額,但會增加訴訟成本。因此,法官決定先組織雙方進行調解。

最終,經過兩個小時的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張某賠償王某損失4000元。在村委會的見證下,雙方簽訂了調解協議並現場履行。

鄰睦風亦暖,家和人自康。這個案件是法庭加強訴源治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法庭堅持加強與轄區各村組的協作配合,持續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實現糾紛訴前化解、就地化解、現場化解。

影像三

「鄉黨好,咱今年的櫻桃銷售如何?看您這果子長勢喜人,在銷售過程中,一定要注意......」5月中旬以來,澄城櫻桃進入銷售旺季,為保障果農合法權益,法庭法官幹警來到魏家斜村果品交易市場,開展送法下鄉「典」亮果農普法宣傳活動。

「在和客商進行交易時要注意什麼?」「貨物損失如何分擔?」「客商提出延期給付貨款,如何保障自身權益?」果農們紛紛圍上前來詢問……

就果農交易風險問題,法官幹警耐心進行了解答,同時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引導果農及客商樹立法治意識,提升依法維權能力,提前防範市場交易環節可能引發的矛盾糾紛,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法治保障就在身邊。

誰執法誰普法。近年來,韋莊法庭立足審判職能,強化普法宣傳,不斷拓展宣傳載體,豐富宣傳形式,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法治理念、法律規定、典型案例走進群眾身邊,把普法融入人們日常生活、融入基層社會治理。

來源:渭南中院

總編|楊青山

責編|王

責編|陳冰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4cce232584cb5fefbd75a43e211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