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普法 】盛夏至,持續高溫!這些勞動權益別忘了!

2024-06-25     大西北消息速覽

近段時間以來,

全國多地高溫天氣持續,

在烈日的炙烤下,

勞動者面臨重重「烤」

氣溫飆升,

工作時間是否有變?

高溫津貼如何發放?

這些與勞動者息息相關的「高溫權益」,

你了解嗎?

快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高溫天氣和高溫天氣作業是什麼?

高溫天氣是指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站向公眾發布最高氣溫35℃以上的天氣。高溫天氣作業是指用人單位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勞動者在高溫自然氣象環境下進行的作業,如野外考察、露天裝卸、建築施工、環衛作業、巡線巡檢等。

高溫天氣工作時間如何規定?

  • 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發布日預報氣溫最高達到40℃以上時,停止安排勞動者進行室外露天作業;
  • 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並儘量縮短室外連續工作時間,不得安排勞動者在當日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室外露天作業;
  • 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要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連續工作時間,並不得安排勞動者加班。

此外,對不適宜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及時協商調整工作任務,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下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高溫津貼誰能領?領多少?

根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

高溫津貼標準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高溫津貼和防暑降溫費一樣嗎?

高溫津貼和防暑降溫費的法律性質不一樣。高溫津貼只發放給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勞動者,是法律規定的工資組成部分。防暑降溫費屬於單位福利,是用人單位的經營自主權,不納入勞動報酬的範圍。

提供了防暑降溫飲料不發高溫津貼行不行?

根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藥品。

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如未發放高溫津貼,勞動者如何維權?

根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二十條規定工會組織依法對用人單位的高溫作業、高溫天氣勞動保護措施實行監督。發現違法行為,工會組織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用人單位應當及時改正。用人單位拒不改正的,工會組織應當提請有關部門依法處理,並對處理結果進行監督。

第二十一條用人單位違反職業病防治與安全生產法律、行政法規,危害勞動者身體健康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相關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責令用人單位整改或者停止作業;情節嚴重的,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用人單位及其負責人的相應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用人單位違反國家勞動保障法律、行政法規有關工作時間、工資津貼規定,侵害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由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法責令改正。

除發放高溫津貼外,用人單位還應做好哪些防暑降溫相關工作?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合理布局生產現場,改進生產工藝和操作流程,採用良好的隔熱、通風、降溫措施,保證工作場所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要求。

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勞動者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延伸閱讀

中暑有哪些表現?

  • 先兆中暑。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 輕症中暑。體溫升高達38.5℃以上,伴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 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類型。

職業性中暑包括哪些類型?

按照《職業性中暑的診斷》(GBZ41-2019),職業性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類型。

——熱痙攣:在高溫環境下從事體力勞動或體力活動,大量出汗後出現短暫、間歇發作的肌痙攣,伴有收縮痛,多見於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腸肌為著,呈對稱性;體溫一般正常。

——熱衰竭:在高溫環境下從事體力勞動或體力活動,出現以血容量不足為特徵的一組臨床綜合徵,如多汗、皮膚濕冷、面色蒼白、噁心、頭暈、心率明顯增加、低血壓、少尿,體溫常升高但不超過40℃,可伴有眩暈、暈厥,部分患者早期僅出現體溫升高。實驗室檢查可見血細胞比容增高、高鈉血症、氮質血症。

——熱射病(包括日射病):在高溫環境下從事體力勞動或體力活動,出現以體溫明顯增高及意識障礙為主的臨床表現,表現為皮膚乾熱,無汗,體溫高達40℃及以上,出現譫妄、昏迷等症狀;可伴有全身性癲癇樣發作、橫紋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

中暑了,應該怎麼辦?

出現先兆中暑或輕症中暑,要儘快找到陰涼的地方,解開衣領散熱。喝一點水,用濕毛巾擦拭身體,並及時休息。當發現身邊有重症中暑病人時,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陰涼處,平躺在平面上,必要時脫去衣物。如無危及生命的併發症,應在現場想辦法儘快降低病人體溫,在脖子、腋窩和腹股溝上敷冰袋或濕毛巾等。如有條件可用冷水浸泡的方法對無基礎疾病的青壯年快速降溫。老人和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可向皮膚噴水通過蒸發降溫。降溫應遵循「先降溫,後轉運」 的原則,在病人失去意識後的「黃金半小時」內進行。現場處置的同時,撥打120送醫。

中暑算工傷嗎?

根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九條規定,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來源:中工網

高台工會微信

高台工會抖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b921c617bc09c1fbb3f44b6e38c0b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