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併購過「冷冬」

2022-10-17     英才雜誌

原標題:電影併購過「冷冬」

本文作者 | 顧天嬌

2022年堪稱中國電影「寒冬」。尤其十一期間,國慶檔總票房以14.9億收官,總人次3609.2萬,票房和觀影人次僅有2021年的三分之一。上映的影片《萬里歸途》《平凡英雄》《鋼鐵意志》《搜救》等也被詬病題材單一。

供給端和需求端雙雙陷入萎靡,一方面,內容立意毫無吸引力的電影直接打擊了消費者的觀影慾望;另一方面,當代年輕人的外出娛樂活動多樣化,包括劇本殺、露營等也在很大程度上撼動了電影的地位。

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麼在今年國慶檔放映場次比去年還多的情況下,票房、觀影人次卻慘遭「膝蓋斬」的反常現象。

更長遠來看,過去這麼多年消費者培養出來的觀影習慣逐漸被削弱,恐怕將會助推國內電影行業進入惡性循環,而未來電影院是否會像KTV那樣走向沒落也未可知。

這種背景下,如果企業還在新增影院、新增熒幕,要拿什麼來收回投資呢?

終止併購

在電影市場頗為困頓的當下,有頭部企業選擇逆勢擴張,但更多的企業還是選擇謹慎觀望、甚至收縮戰線。

十月國慶檔到來之前,橫店影視(603103.SH)宣布決定終止籌劃30億收購上海星軼影院事項,此時距離公告收購不到3個月的時間。

7月6日,橫店影視公告擬通過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上海星軼影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星軼)約70%的股權,並聯合第三方收購剩餘30%股權,合計收購上海星軼100%股權,交易價格不低於30億元。

帳上不過5億現金的橫店影視,為何願意花30億來收購?

先來看一下上海星軼的情況。

上海星軼主要從事影院投資管理,截止2021年12月31日,旗下共有影院128家。

從規模上看,2021年上海星軼影院數量在影投公司中排名第8位,大概是橫店影視的1/3;從票房數據來看,2021年上海星軼為7.8億元,約為橫店影視的1/2,排名第7,而在2017年時它還僅僅排在35位。

如此快速的增長,主要源自其深度綁定新城控股旗下的吾悅廣場。2017年,新城的吾悅廣場累計開業23家,到2021年底,開業數量就達到130家,翻了5倍,星軼影城的數量和票房收入也水漲船高。

如果收購正常推進,那麼橫店影視旗下的電影院數量將超過大地影院,僅次於萬達電影,票房收入也同樣躍升至第二位。

但如今,橫店影視顯然是放棄了「捷徑」,轉而尋求更穩妥的道路。

根據橫店影視透露,本次取消收購,主要是因為交易各方最終未能就交易相關的部分核心條款達成一致。

根據統計數據,2021年橫店影視平均單家影院票房年收入是0.038億,比起萬達(0.084)、CGV(0.079)、博納(0.072)、星軼(0.063)、大地(0.042)都要低,在TOP10中算是「墊底」的。這也從側面反應了橫店影視在影院選址方面的能力並不是很強。

上海星軼雖然在影院數量上不及橫店影視,但是平均每個影院票房收入要更高,吾悅廣場的人氣帶來了真金白銀,新城的選址和運營能力更是吾悅的後盾。

這也意味著,上海星軼整體發展仰仗新城控股吾悅廣場的開發進度以及熱度,其持續盈利能力和估值與吾悅廣場關聯緊密。橫店影視收購上海星軼以後,新建影城是否還會繼續和吾悅廣場綁定、吾悅廣場後續的建設及開業計劃等也會間接影響到橫店影視收購後的效果,這些或許也是雙方在談判過程中討論較多的地方。

前車之鑑

在疫情的持續影響下,電影行業內部出清的節奏加快,量變速度提升,票房一億以上的20家影投公司以3.64%的占比貢獻了市場45.06%的票房,行業仍然集中在頭部公司。

這一切看上去似乎是在給頭部院線公司整合做強的機會。但是在企業看到「金山」的時候,尤其需要警惕前面是否有坑在等著自己。

首先,橫店影視自身也正在為經營「犯愁」。2022年上半年,其實現收入8.33億元,同比減少44%;實現歸母凈利潤-6824萬元,而上年同期為2.01億元。好在經營性現金凈流入縮水不多,實現3.59億,同比減少14%。

在主業虧損的同時,橫店影視仍在增加影院和熒幕,雖然增速較往年有所放緩,但仍會給企業一定的資金壓力。

在橫店影視所涉及的影視投資、製作、發行、電影放映及相關衍生業務這幾項業務中,下游業務電影放映占比最高,受疫情影響嚴重;同時它對上游的內容端的掌控力又不是很強。

固然全資子公司橫店影業參與出品了《熊出沒·重返地球》、《李茂扮太子》、《最初的夢想》、《四海》、《人生大事》等影片;孫公司影視投資參與出品了網絡劇《拆案 2》、柏品影視參與製作了《沙丘蟲暴》、《地心危機》、《依蘭愛情故事》、《畫皮》等網絡電影,但可以看到整體體量不大。

在今年的本就片量銳減的大環境下,自有不足遇上外部不可控,兩面夾擊就更是讓企業感覺束手無策。靠內容業務「翻身」也不切實際。

另外,不要忘了「前車之鑑」大地影院。

在全國550家影投公司排名中,萬達電影、大地影院、橫店影視居前三位,大地影院實力不俗。

2017年,彼時在三四線城市占據重要位置的大地影院以約33億元收購橙天嘉禾影院,獲得了一二線城市的影院網點資源。但這也使得大地影院因此背負上了沉重的經營包袱,在今年更是迎來大範圍的閉店潮。

與大地影院收購橙天嘉禾類似,橫店影視收購上海星軼也有完善城市布局的需求,以及同樣不低的收購價格,如果貿貿然就推進交易,未來可能也會陷入和大地影院一樣的窘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2f3d4936094caafc788c87535ddc5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