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親手給這部電影傳了個火

吳京老師又出手了。

不過這次不是拍電影,而是作為嘉賓頒了個獎。

除了頒獎儀式的流程以外,這一幕還有著特殊的意義。

國產科幻戰爭片《上海堡壘》將於8月9日全球上映,中國科幻將迎來又一次大考。

導演滕華濤從錦鯉吳京的手中接過了「最受期待科幻片」的獎盃,也象徵著《上海堡壘》接過中國科幻的接力棒。

八月四號,我們去看了首映,片子如何,在這兒跟大家港港。

《上海堡壘》改編自作家江南的同名小說。

故事設定在未來世界,外星勢力亡我之心不死,人類在僅存的幾座城市建立「泡防禦」能量堡壘,準備跟丫們死磕。

在地球其他幾個堡壘城市被攻陷以後,上海,成為了人類最後的希望。

在女指揮官林瀾的指揮下,江洋率領灰鷹小隊抵抗外星侵略者的猛烈襲擊。保衛人類的最後一戰在上海打響。

2009年小說剛一出版,就在網絡廣為流傳。

從第一次讀原著時的蠢蠢欲動,到電影最終上映,導演滕華濤用六年時間證明了自己的超級大迷弟身份。

作為改編電影,首要目的是還原原作中的設定和標誌性符號

在故事中給人印象最深的,當屬必殺武器:上海大炮

上海大炮一級準備?

毫不留情的衝天炮毀滅攻擊讓人看了上頭。

作為地球人最後的秘密武器,上海大炮被雪藏在黃浦江底,位於上海的龍脈。

文科生看了會流淚,設計生看了會高潮

電影中有四場大型戰鬥場面,人類發揚大無畏精神,海陸空三軍用命,用脆弱的碳基對抗外星侵略者。

主角江洋指揮的灰鷹小隊無人機群,是負責攔截外星人保護指揮所的重要組織。

電影中還原了恐怖的外星母艦:

目測距離1800米,某個巨大的東西懸浮在塵埃雲里,數百米...也許數公里長的觸鬚緩緩擺動著...塵埃雲里忽然開裂,那東西忽然睜眼!

光是看到這個龐然大物就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真實的「黑雲壓城城欲摧」。

被罩在穹頂之下的人們絕望地生活著,外星母艦大boss蒙住我雙眼也蒙住了天,毀滅與死亡並不遙遠。

新的風暴已經出現

在設定中有幾種不同種類的入侵「捕食者」,他們各司其職分工明確,哪裡需要哪裡上。

無數「捕食者「從母艦上被釋放,在空中解壓縮成一個龐大的六肢機甲。

空戰陸戰混合戰應有盡有,中國軍人要用血肉之軀對抗冷血的捕食者。

看到這些戰爭場面覺得《上海堡壘》只是部不用帶腦子看的爽片?

在原著中,人物之間的情感糾葛才是故事的精髓,雖然電影經過一定程度的改編,但導演和編劇最大限度保留了江洋和林瀾的感情線

即使四周兵荒馬亂,人依然是人,都擁有著鮮活的情感,無論是灰鷹小隊的兄弟情,還是江洋和林瀾不完美的感情。

面對末世戰爭,徘徊在死亡邊緣的人們,都在悄悄發生著情感裂變。

雖然騰導的名字聽起來有些陌生,但他的作品不可能有人沒看過。

當被觀眾質疑風格比較固化時,他表示他們這代電影人應該嘗試著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朝著更工業化的方向發展。

這次他跳出了都市男女的小情小愛,挑戰了一把末世愛情

除了導演以外,身兼《上海堡壘》編劇一職的江南也是以寫細膩情感見長的作家。

電影里,在與林瀾第一次相遇時江洋就對她暗生情愫。

在填寫志願時,江洋得知林瀾在上海堡壘後,立刻打算去同一個戰區。

進入上海堡壘戰區後,由於性格內斂自卑,江洋雖然愛慕林瀾,卻不敢將愛意宣之於口。

熟悉江南的都知道,他最擅長塑造性格敏感細膩的少年。

電影里有一個動人的細節:江洋在訓練結束後,想給林瀾發簡訊。

一開始輸入的是「我今天表現特棒吧。」

刪除後改成了「我今天表現還好吧。」

最後發出的內容是「我今天表現得怎麼樣?」

其中的千迴百轉,可見一斑。

很多年後,上海重獲新生,戰鬥英雄江洋收到了林瀾在犧牲前發給他的簡訊,江洋心中那隻小野獸無聲地哭泣著。

江洋回復了林瀾最後一條簡訊,那是兩人之間的暗語,「好好睡,晚安」。

電影中,對林瀾的視角有了一種隱忍的表達。

這是電影相當關鍵的一幕,不劇透,你們自己去看。

縱觀跨度並不算長的中國科幻電影史,從軟科幻萌芽的八十年,發展到2019的科幻元年,一路走來中國電影人在不斷探索著國產科幻的未來。

如今,《上海堡壘》又開闢了新的類型:科幻戰爭片

顧名思義,科幻戰爭片即科幻與戰爭的融合,在特殊的設定下與外星文明正面硬扛。雖然在好萊塢電影中已經見怪不怪,但對於艱難前行的國產科幻來說,能夠邁出這堅實的第一步,實屬不易。

為了將一個國人陌生的故事本土化,在《上海堡壘》中,人類決戰的主戰場設置在了魔都上海。

眼看上海宴賓客,眼看上海樓塌了,這座燈紅酒綠的城市,在電影中變成了殘敗不堪的人類倖存地。

很多熟悉的場景,甚至我們曾經打卡過的地方竟然成了故事中生死離別的戰場。

上海靜安寺

影片中,這座城市最後實施了「上海陸沉」計劃,曾經繁華的十里洋場沉入地平線以下。

看著熟悉的城市在眼前「陸沉」,既震撼又悲壯。

在與外星侵略者的戰爭勝利後,上海重新升起,進行廢墟重建。

為了完整呈現真實的上海,劇組耗時1300天設計概念,搭建了15500平方米實景。

在看了那麼多年的國外超級英雄們開掛,這次終於也能把拯救地球的職責擔負在我們的身上。

末世軍人,視死如歸,以身作則創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一部科幻片中融合如此多的本土元素,《上海堡壘》確實是一次突破。

換句話說,這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故事

關於國產科幻的發展,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題材創新並非一朝一夕的事,中國科幻的進程不會被某一部電影打亂腳步。無論是大獲成功的《流浪地球》,還是未知的《上海堡壘》,它們都只是一種嘗試而已

聽我這兒叨叨,大家不如親自去電影院一探究竟,看看究竟怎麼樣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xIMYmwBUcHTFCnfXM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