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君放下生意戰「疫」

2020-03-20     漢新聞

朱君有著重慶人的精明和質樸。當武漢疫情嚴重時,他奮然不顧,放下「生意」帶著醫療隊千里迢迢趕往武漢,無私支援抗疫,成為武漢抗疫的戰士。

朱君是重慶市彭水德濟醫院的法人、董事長,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民營企業家。該院地處重慶彭水縣是一所綜合性二級醫院,屬於本地區域內很有名氣的醫院,註冊為非營利性,擔任了許多公益服務。朱君興辦醫院就是這樣的家國情懷,總是以善舉和慈愛來惠及於民。

其實,朱君還有一家電力工程專業公司,在東南亞中標了一項大工程,照說時值春節,作為企業家可以與家人團聚,好好休整,為中標的工程再籌備人財物品,儘快完成工程,獲取應得的效益。

得知武漢疫情一天天告急,朱君坐不住了,與醫院的經營層商量,與家人合計,從醫院抽調5名醫務人員組成醫療隊,準備緊急馳援武漢。他一邊收購時令農副食品,自備醫療防護用品,一邊尋找租用貨車,帶著這些捐贈物品,2月18日從家鄉出發,千里奔赴武漢抗疫。

他和醫療隊本可以在故鄉也照樣參加抗疫,心安理得,可朱君作為血肉之軀,有著重慶山城人民的質樸憨厚,看到武漢人民在抗疫中,封城作出的重大貢獻,他也決心要儘自己微薄之力,為武漢人民分擔一些。

一路的狂奔,天氣很冷,他和他的醫療隊滿腔的熱情,全身的熱血,不顧車馬勞累,19日一到武漢,就直奔漢陽醫院參加抗疫之中。

幾名護士都是90後,從未經歷過隔離病區的抗疫,感染的風險對心理和身體的負重幾乎超出了承受。朱君在以往的經營管理中,常常是抓大放小,總對重大的經營決策準確迅速,對一些細微的事情,不怎麼多操心。看著護士們到武漢後,朱君觀察到她們說話、吃宿的一些膽怯和擔憂,就以長者的慈愛,從心理上給她們放鬆,從體能方面給她們分擔,收拾用品,準備好飯菜,讓她們心理上釋懷,營養上保證,全面適應隔離病區的高強度工作。

朱君主要從事企業管理,沒有醫學資質,不能直接為病人服務。他看到來自全國各地醫療隊,在漢陽醫院為病人治病療毒,心裡十分著急。他就每天從住處,來到漢陽醫院維護秩序,參加志願服務隊,搞起了後勤服務工作。社會各界捐贈的物資,少的幾噸,多的十幾噸幾十噸重,他就和其他志願者一起,參加卸車搬運貨物,雖然氣溫很低,可他一忙就是大汗淋漓。

漢陽醫院是武漢疫情的中心,疫情嚴重時,每天的發熱、疑似和確診病人數以千計,處處都是感染的風險。照說,正常人都會儘量躲開,朱君也非常清楚,在漢陽醫院就如同身處雷區,時時都有看不到的危險。他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160多名外援醫療隊在漢陽醫院,都跟自己一樣,有著非公醫院機構同樣的身份,都有同樣的心愿,早日打敗病毒。他決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抗疫盡點力量。

他每天早早地就趕到醫院,儼然就是一名正規的抗疫戰士,參加後勤服務。早中晚三頓飯,他主動幫忙搬運送達;社會好心人士為醫務送來慰問品,他就一箱箱送到醫務人員宿舍;醫務人員久聞武漢熱乾麵的美味,他就親自下廚,把一碗碗香噴噴的熱乾麵送到醫務人員手上。

隨著戰疫形勢的變化,2月26日,漢陽醫院把確診病人全部轉運其他醫院集中治療,在這裡外援的八支醫療隊80多人,整體轉戰到方艙醫院。朱君也主動跟隨隊伍,連夜奔赴到方艙。

方艙醫院的領導覺得朱君不僅為武漢抗疫出錢出力,還具有很好的領導和協調能力,經研究決定,任命朱君為方艙醫院行政管理部副主任。

一紙任命,對於朱君來說,是更多的責任和付出。每天早上,朱君開著私家車,帶上其他同事,從住處趕往方艙上班。

朱君作為方艙醫院行管部的領導後就更忙了。保障服務,領取防護用品,員工的就餐,應急的交通,與各部門的協調,他都主動搶著做。

在接受採訪時,當問及他出來這麼久了,對他的生意會不會有大的問題時,他笑著回答,疫情給武漢帶來了這麼大的災難,習總書記這麼忙也來了,我的生意不算什麼。能在這裡做點小事,我心裡很高興。

朱君說話很輕鬆,但作為企業家都清楚,時間意為著效益,朱君到武漢參加抗疫生意肯定會有一些影響,但從朱君這麼多天的鎮定和韌性來看,他是鐵了心要抗疫到底的。

但願我們一起快速完勝病毒,讓朱君早日回到他的公司,指揮他的企業。朱君就是這樣一位重慶企業家,願他的公司與武漢一樣永遠有美好的春色。

責編:劉艷萍

融媒體記者:徐勇

通訊員: 李攀

編輯:李家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Y28-nABiuFnsJQVwUS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