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李敏:當菜鳥騙子遇到商場老炮

2023-04-02     古代小說網

原標題:王昊、李敏:當菜鳥騙子遇到商場老炮

《杜騙新書》是晚明張應俞所作的一部奇書,其中記載了五花八門的騙術,書中將騙術分為二十四類,把「脫剝騙」類排在首位。

存仁堂刊本《杜騙新書》

所謂「脫剝騙」就是騙子行騙成功之後迅即逃脫,其情形如同脫剝衣服一樣輕鬆。此類騙術一般有三個特點:一是借某一事物作為騙局之媒,裝成圈套,獲得受騙者信任,致其不疑;二是即景生情,以詭言相哄,言之近理,令人不備;三是在對方發覺上當之前,已攜帶所騙財物金蟬脫殼,讓人追之不及。

「脫剝騙」類共收八篇故事,分別是「假馬脫緞」「先寄銀而後拐逃」「明騙販豬」「遇里長反脫茶壺」「乘鬧明竊店中布」「詐稱偷鵝賺青布」「借他人屋脫客布」「詐匠修換錢桌廚」,其中七篇是以騙子得手收尾,唯獨「先寄銀而後拐逃」一篇以騙子賠了夫人又折兵而告終,因而比較搶眼。

為什麼同樣是被騙子算計結局卻如此不同呢?因為這個騙局中施騙者是「雛家」「雛棍」,雛的本義是小雞,雛棍就是指施騙者紀勝是剛剛出道的菜鳥騙子;施騙對象卻是「老客」「老年江湖」,老就是指施騙對象蘇廣是久闖江湖、經驗豐富的商場老炮。兩者的實力根本不在一個等量級,騙子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結局亦在意料之中。

《杜騙新書》卷一

話說布商蘇廣與兒子攜帶賣布錢款回家,在路上被紀勝盯上,與其攀老鄉關係,為了贏得蘇廣的信任,令其不疑,紀勝還將自己的二十兩銀子寄存在蘇廣的箱子裡,這是騙術中慣用的先給點甜頭的伎倆。

同行多日之後,紀勝感覺時機成熟,準備下手,於是夜間裝作腹瀉,頻頻出門。紀勝來歷不明,晚上表現反常,可能會有詐謀,這引起蘇廣的警覺。他乘紀勝出門之機,悄悄起身,將箱內財物藏起,卻把舊衣物和磚石放在箱內,然後假裝睡覺。紀勝以為蘇廣父子熟睡,乘機挑起箱子連夜逃走。

第二天一早,蘇廣裝作被紀勝偷走了錢財,故意扭打店家,稱其同謀作案,要到縣裡告狀,然後帶著兒子從小路偷偷回家。紀勝自以為得計,一路狂奔,至百里之外,打開箱子,發現裡面竟然是磚石和舊衣,憤恨不已,急忙趕回店裡,卻被窩火的店主胖揍一頓,並要將其扭送官府。紀勝萬不得已,只好將事情的原委告訴店主,並一再磕頭告饒,才被釋放。這真是「巧機反藉機來用,畢竟強中手更強」。

《中國古代敘事文學研究》,王昊著,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2月版。

故事結局酸爽得可以。菜鳥騙子紀勝費盡心機,設局騙人,卻選錯了對象。商場老炮蘇廣隨機應變,將計就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紀勝反落圈套,偷雞不成反蝕把米,不但白搭進去二十多兩銀子,還被店主飽以老拳,又白白承受了一番皮肉之苦,妥妥的大冤種一枚,令人不禁莞爾。

紀勝之「雛」與蘇廣之「老」形成鮮明對比,一個是「圖樣圖森破」,一個是見多識廣。作者在按語中說:「孰知廣乃老客,見出其上,察其動靜,已照其肝膽。故因機乘機,將計就計,勝已入厥算中而不自知矣」。社會上不講武德之人很多,騙局無處不在,令人防不勝防。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面對來歷不明而無故套近乎的人,我們尤其需要提高警惕,加強防範。

《敦煌小說及其敘事藝術》

如果想像蘇廣一樣明察秋毫、識破騙局,我們就必須豐富經驗、增長見識,這樣才能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假如孤陋寡聞,故步自封,就只能落到「被騙子賣了,還給騙子數錢」的可悲下場,那可實在是太扎心了。道路千萬條,防騙第一條:只要多防範,騙子玩不轉。

王昊:《人宿妓窮鬼訴嫖冤》——李漁的一篇反PUA小說

王昊:第一神騙的華麗轉型之路

王昊:「二拍」中的美人局

王昊:《儒林外史》中的吹牛描述及其敘事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93426d47f3211aae51fa4571147b1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