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無論是治病還是防病,都講究整體觀念。肺炎雖然病位在肺,但是它的影響是全身的,我們固護正氣也不能只針對肺,只有五臟的功能都強大,才能更好地抵禦外邪。
我們今天先從脾說起。
補脾氣
脾是人體的後天之本,脾的正氣如果虛衰了,我們常常會有腹瀉、納呆、周身乏力、疲倦等表現。
付主任告訴我們,臨床上通過摸小腿去感受脾氣的充盈程度。小腿出現哪些情況代表著我們脾的正氣可能已經受損了呢?
小腿過細,肚子大:脾氣虛
雙腿腫:內臟疾病
單腿腫:血管病變
小腿肚過軟,溫度低:脾氣虛、陽氣不足
三陰交附近冷+硬:男科婦科疾病
單腿溫度高且僵硬:可能提示丹毒
雙腿溫度高且僵硬:可能與血壓高有關
您可以根據上述症狀,自測一下自己的脾氣足不足。
養肝氣
中醫講肝藏血主筋,年齡大了以後,肝血不足,血不養筋,韌帶就漸漸的變鬆了、變脆了。而膝為筋之府,膝關節附近筋的鬆弛,也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應出肝的正氣有所不足。
針對這樣的筋骨小症狀,付主任也給大家推薦了兩個居家鍛鍊的小動作,來幫助大家強筋束骨,強健肝的正氣。
強筋束骨操
正坐夾瓶
把空礦泉水瓶放在兩腿之間,使勁地往裡夾,夾緊到小腹緊張,停頓5秒。重複10-20次,一天做2-3次。
抓髕踩瓶
把礦泉水瓶放在腳下,手抓住膝蓋,腳向下踩水瓶形成對抗力,堅持5秒,然後換另一條腿做。重複10-20次,一天做2-3次。
固腎氣
一說到人體的正氣,大家都知道這與咱們的後天之本——腎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疫情期間,身體較弱的老年人更應該注重扶助腎氣,付主任給大家推薦了一個適合在家使用的泡腳方。
固護腎氣泡腳方
肉桂3克、生薑5片、花椒15粒,放入水中燒開,5-10分鐘後倒出來,加入適量的水泡腳。每天泡一次,一次20-30分鐘,微微出汗即可。
專家提醒:糖尿病和靜脈曲張人群請注意水溫不宜過高。
人體正氣充足的自我感受:腳下溫暖、腹部柔軟、胸中舒暢、頭部涼爽。記住這四條,如果您沒有做到其中任意一條,說明您身體中的正氣不足了,不妨用上面教到的三種方法,補脾氣、養肝氣、固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