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谷」課程向未來——鄉村學校教育鄉土化的探索

2023-08-03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蘋果谷」課程向未來——鄉村學校教育鄉土化的探索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教育是一首詩 音樂: 曹芙嘉 - 教育是一首詩

「蘋果谷」課程向未來

——鄉村學校教育鄉土化的探索

來源|三色堇 靜寧教育

在靜寧縣教育局的部署安排下,靜寧縣各級各類學校學習推廣新教育實驗創新成果,積極探索內涵發展之路,靜寧縣城川鎮大寨小學在鎮學區的支持和指導下,開發實踐的「蘋果谷」系列課程,融合了地域資源、鄉村生活和地方產業,是國家課程在地化實踐,是新教育研發卓越課程的具體行動,是有根有魂的素質教育。

甘肅靜寧:牽手新教育,逐夢幸福路

2023年春由大寨小學教師王富貴、朱福壽、靳賢撰寫的「最貼近生活的教育——靜寧縣城川鎮大寨小學『蘋果谷』課程實踐」,在新教育實驗年度主題徵文中脫穎而出,王富貴應邀代表三名老師赴徐州新教育年會,並參與第23屆新教育研討會,並做卓越課程敘事分享。

尊敬的新教育同仁:

大家好,我叫王富貴。來自被稱為羲皇故里、紅色聖地、金果之鄉的甘肅靜寧縣,城川鎮大寨小學。大寨小學是一所鄉村小規模學校,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積極探索村小內涵發展之路。我們立足腳下這片熱土,努力過著幸福完整的生活。在春種、夏長、秋收、冬藏中努力向上生長。

一、

課程的緣起

隨著城鄉一體的發展,鄉村學校學生越來越少,談何辦好鄉村教育?我校立足生活,開發課程,做最貼近生活的教育。

從2015年開始,我們從農耕、節氣、蘋果、社團、節日和研學六個方面不斷的嘗試實踐。

我們把傳統農耕背景下的農具、生活用具帶進課堂。孩子們在讀、玩、做中豐富了學習的內涵,集文化、科技、實踐為一體,在傳承中踐行,在踐行中創造。如軟套中的力學是一節研究軟套背繩作用的探究課,一次課程實踐中,隨行的幼兒園小朋友說,「老師這張表我不會填,但我知道,有了背繩,牛耕地會輕鬆一些。」我們的所有課程不只是教孩子們去種地,而是以農耕文化為依託,帶領孩子們了解家鄉、探索未來、豐盈自己。我們發現,當課程走出校門、走進自然、走向社會,學生會用一個全新的學習方式探尋未知。

新教育實驗的卓越課程——課程的卓越決定著生命的卓越

二、

課程的開發和實施

2019年,經過了五年的實踐,我們整合各種活動、課程,提出了「辦以『蘋果』為核心的自然生態教育,相信孩子一起生長」的辦學理念。

明確了「還孩子快樂的童年,過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辦蘋果園裡最美的鄉村小學」的辦學目標。

大寨小學被稱為「蘋果園中的村小」。蘋果是靜寧老百姓賴以生存、發展、致富的產業,是孩子們最為熟悉,且十分珍貴的鄉土資源。學校依據「平涼金果」「蘋果小鎮」的區位優勢,實踐的「蘋果谷」課程,包含德育、美術、科學、經濟、食育和六大主題活動。

小蘋果德育涵養人格。

學校以蘋果為載體,開展了系列德育課程與活動。「爛蘋果的高光時刻」是藉助被丟棄的爛蘋果,引領孩子們在實踐中探究,身處困境或面對挑戰我們該如何應對?怎樣化困境為機遇,迎來高光時刻?

小蘋果美術以蘋果為媒介提升學生的美學感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用大自然的力量啟迪學生認識自我、認識家鄉。一幅幅充滿童趣的美術作品,是對小蘋果美術課程開展的最佳反饋。孩子們在學習畫畫的同時,又以畫畫為手段講述著自己與蘋果之間最樸素的故事。

小蘋果科學聚焦科學素養

從「蘋果的顏色與光照」到「智能蘋果園」的設計,再到在全國青少年科技素養大賽中勝出,到北京研學,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必然。

小蘋果食育以蘋果作為原材料烹制各種飲食,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課程學習之中。孩子們在參與美食的製作與食用,落實「食為天、康為本、儉為德、和為貴」的課程內涵。

小蘋果經濟感知社會生活。

以「尋求蘋果賣出高價」為主題的項目實踐,圍繞著「直播帶貨」,我們開展了:做自信的勞動者、文明必須到達的地方、海報製作、成本核算、利潤分配、直播模擬等活動。我們曾把12個蘋果賣出了200元的高價,因為這是一箱有故事的蘋果,而這個故事有文化的價值和教育的價值,其中也蘊含著家鄉經濟轉型的一種可能。

學校的六大主題活動,聚焦於德、智、體、美、勞和讀書,包括小蘋果開學第一課、研學、課程嘉年華、科技嘉年華、趣味運動會和小蘋果讀書節。

春天孩子們徜徉在蘋果花海,在疏花中研究花與果的關係,建立起了「水渠論」、「樹液流動」和「頂端優勢」之間的聯繫,探究光照、營養,生命、個體、環境之間的奧秘;夏天孩子們在果園除草、施肥、套袋,在實踐中體驗勞動、理解勞動、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秋天蘋果成熟了,鮮紅的蘋果映紅了孩子的臉頰,在摘蘋果、撿蘋果、運蘋果中體驗豐收的喜悅;冬天在市場調查、打包發貨中感知真實的社會生活,理解人類經濟活動的本來規律,了解投入和產出、決策和管理的相互依存關係。

一線教師如何研發卓越課程?

三、

課程的未來

2023年春天,靜寧縣教育局確定大寨小學為靜寧的小蘋果勞動教育基地,重新定位新時代鄉村教育的可能:

其一,這是一所鄉村小學,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協助村小的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是永恆不變的主題。

其二,這是勞動教育基地,為新時代背景下更多的孩子提供勞動課程實踐,紮實基礎教育之根,追求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其三,這是親子共創營地,開放辦學,給家庭提供親子課程,為社會提供研學課程,助力鄉村振興。

紮根中國大地,實踐探索鄉村振興背景下的中國式新鄉村教育,賦予「蘋果谷」課程新的內涵。「蘋果谷」課程在路上、向未來!

在靜寧縣教育局的部署安排下,靜寧縣各級各類學校積極探索內涵發展之路,靜寧縣城川鎮大寨小學在鎮學區的支持和指導下,開發實踐的 「蘋果谷」系列課程,融合了地域資源、鄉村生活和地方產業,是國家課程在地化實踐,是有根的素質教育。

2023年春由大寨小學教師王富貴、朱福壽、靳賢撰寫的「最貼近生活的教育——靜寧縣城川鎮大寨小學『蘋果谷』課程實踐」獲新教育「卓越課程」的稱號,王富貴代表三名老師赴徐州領獎,並參與第23屆新教育研討會,並做卓越課程敘事分享。

王志江:寫作,開啟一段自我超越的旅程——新教育K12卓越課程系統學科寫作探索

「教育界的諾貝爾獎」——為什麼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實驗?

中國教育報:「新教育實驗」給教師帶來了什麼?——給教師有跡可循的成長路徑,讓教師的成長清晰可見!

如何營造書香校園?——沒有書香充溢的校園,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程介明:從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創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實驗的「長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繼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fccee0b5145b6e7a27f3cb5c26da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