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透明到女神,誰在出演微短劇?

2023-11-28     影視獨舌

原標題:從小透明到女神,誰在出演微短劇?

2023年11月28日刊| 總第3433期

「誰知道這女主叫啥名字?目前看過她兩部短劇《離婚後,前夫想糾纏我》《盛少的心尖寵》。」

「有人知道《師父忽悠我下山禍害師姐》里的蕭兒是誰?有抖音號嗎?」

但凡你對微短劇稍微有點關注,最近可能都在一些視頻下刷到過類似的評論。他們入了微短劇的坑,粉上了演員,卻不知曉演員的名字,找不到過往的作品。

網友眼中的部分微短劇男神

這種情況並不讓人意外。一來,大多微短劇演員名聲不顯,未到爭番位、要求露出的階段,片方除了投流,也很少在宣傳物料和渠道上下功夫,別說演員名,就連一張海報都得找半天。

二來,微短劇發展過於迅猛,相關平台的基建還有所缺失,沒有一個既具有權威性又有普及性的網站對微短劇及其主創進行資料展示,目前相關工作還是一些自媒體在做,但往往錯漏百出,有的甚至直接將劇里的角色名當演員名用了。

再者,微短劇以短平快著稱,卻也成了盜版滋生的溫床。觀眾追完別人搬運的100集劇,可能都不知道它在哪個平台播的,更別說把角色和演員對上號了。

網友眼中的部分微短劇女神

很多人也好奇,這麼多生臉微短劇演員都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和長劇演員相比,微短劇演員有哪些特色?隨著微短劇行業的發展壯大,他們還將微短劇視為進軍長劇、電影的跳板嗎?

01

由於參與門檻低,入局者魚龍混雜,所以給微短劇演員畫像是件極難的事。不過,我們還是能從現有的演員故事中總結出這麼幾個關鍵詞:風口追逐者、跨界選手、演員夢想家。

一個人的發展,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也得看時代的眼色。目前在橫店活躍的很多年輕演員,曾長期駐紮在杭州、成都等地,短視頻火爆時,他們做自媒體;直播帶貨盛行時,他們做主播或直播運營;微短劇起勢時,他們又因為信息優勢,成為了第一批受益者。

現象級短劇《無雙》的男主角白方文,畢業於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播音主持系,當過播音主持老師,做過自媒體工作室,雖沒能在短視頻競爭中脫穎而出,卻在解散工作室後成為微短劇演員,一舉成名。

在《第一財經》「實探橫店短劇產業鏈」的直播中,現場採訪到的幾位微短劇演員都有類似經歷,且道出了橫店目前的微短劇演員生態:

配角演員壓力小,因為微短劇工期趕,不太在意他們的表演細節,沒有表演經歷的人也能勝任。除此之外,與長劇或電影相比,配角的鏡頭量反而更有保障,露臉機會大大增加。

主角演員壓力大,周期短、拍攝節奏極快,每天能睡四五個小時已經算是一種奢侈。主演生態也與微短劇發展初期不同,現在的主演機會,幾乎要被熱劇、爆劇主演承包。

微短劇的成績不僅關乎收入檔位,也影響著他們的演藝生涯。曾有業內人士表示,有些微短劇演員的日薪酬報價,已經達到2萬以上。

他們不一定是科班出身,從事微短劇之前影視劇表演經驗匱乏,但幾乎沒人認為自己是跨界選手。儘管對表演的認識還很稚嫩,但每日奔波於片場,數部作品傍身,收入水漲船高,所以談起表演夢想來也底氣十足。微短劇無疑成為了演藝圈新人的絕佳敲門磚。

雖然出頭的機會已不及兩三年前,但對於有志於從事表演行業的新人來說,當下仍是最佳的入局時機。接受採訪的幾位演員置身在這股風潮中,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機會非常非常多」「前景非常可以」。

02

另一批風口追逐者來自於業內。

演藝圈形勢風雲變幻。2023年,明星的終極歸宿終於不是帶貨了。曾經,演藝圈多數明星藝人都走進過直播間,下場帶貨,但隨著亂象頻發,翻車事件層出不窮,以及行業監管力度的加大,明星們的身影逐漸從直播間消失。

微短劇無疑是他們最合適的下一站。傳統影視公司和主創下場,將專業演員也帶到了微短劇的片場。

今年年初,由抖音和檸萌影視聯合出品,演員楊蓉、王一菲主演的短劇《二十九》在抖音上線,20集播放量超8.3億。抖音和長信傳媒出品的《大唐來的蘇無名》作為口碑熱劇《唐朝詭事錄》的售後短劇,也有著極高的關注度。

緊跟潮流的香港導演王晶也參與進來,由其擔任總編導,張敏擔任導演的的微短劇《億萬傻王子》已於近日開機,演員有苑瓊丹、何浩文、解斯童等。

如果說之前李現和今日頭條合作的短劇《剩下的11個》遵循的還是長劇的製作思路,那麼到了楊蓉和王一菲的《二十九》、楊志剛的《大唐來的蘇無名》以及王晶的《億萬傻王子》,已經完全向豎屏短劇的玩法靠攏了。

事實上,早有長劇演員里的「小透明」下場拍微短劇後,迎來事業轉機。比如目前在抖音上人氣極高的演員舒童,曾拍過電視劇《大道薪火》和網劇《同學別鬧》,但豆瓣演員資料上甚至給他標註的性別是「女」,只有搜他的曾用名「舒貴林」,才能找到本尊。

舒童在疫情期間面臨無戲可拍的局面,偶然間看到APP信息流廣告正在招募演員,於是便抱著「閒著也是閒著」的態度前去試戲,由此成為了一名廣告演員,一拍就是兩年。

雖然沒能憑信息流廣告出圈,卻積累了業內資源。後來,拍攝信息流廣告的團隊朝著微短劇轉型,邀請他主演了第一部短劇《顧少的隱婚罪妻》,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一年拍攝至少20部以上的短劇,再無精力兼顧長劇。

王星辰曾出演過長劇《完美關係》《隱秘而偉大》《破事精英》,因為《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中浩浩媽一角聲名鵲起,被評價為「四年演戲無人知,一聲浩媽天下聞」。

03

微短劇演員往往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網紅。

閒下來了、進組了、拍攝間隙……他們隨時都能在短視頻平台開啟直播,與粉絲互動。與傳統的影視演員相比,微短劇演員服務粉絲的意識更強一點。

最近,有媒體在微博上發起過「你支持自家愛豆進軍微短劇嗎?」的投票,得票最高的是「反對,可能會自降身價,自毀星途」。可投給「支持」「中立」和「隨緣」的票數加起來是前者的兩倍。這個投票要是發生在微短劇受眾的大本營如抖音、快手,結果可能會大不相同。

沒錯,微短劇演員正在挖明星粉絲基本盤的牆角,他們給粉絲帶來的即時性反饋,優勢太過明顯。

比如,微短劇演員一年能拍20部以上的短劇,這就意味著他可以不斷通過作品和粉絲見面。而傳統的影視劇演員兩三年不與粉絲在作品中相會也是常有的事兒。

再比如,在粉絲群中自成一派的「嗑學家」(CP粉),在微短劇這裡就收穫到了多倍的快樂。男女主一部劇不夠你們嗑?那再讓他們演個十部八部的。

微短劇男神孫樾和女神徐藝真就備受嗑學家喜愛,一同合作了《季總您的馬甲叒掉了》《哎呀皇后娘娘來打工》《閃婚後傅先生馬甲掉了》《重生後被渣男死對頭寵上天》《分手八年後我和前男友閃婚》等多部劇。

雖說時長短,奈何人設多呀,CP粉可以隨意腦補。

04

微短劇風口的到來為演員帶來了一定收入,更讓他們的心態發生了轉變。

以前有些演員談論自己的短劇作品時,甚至還有些難以啟齒,言語中只把微短劇當成跳板,目標還是瞄準長劇和電影。現在這樣的聲音還有,但對微短劇的信心更足了,職業規劃也不再是非進軍長劇和電影不可了。

即將上映的電影《熱搜》里有個演員叫鍾晨瑤,因出演《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的鄭梓妍一角在抖音爆火,雖然她在電影里的戲份不多,但片方在抖音宣傳時還是「入鄉隨俗」,給予至高禮遇。

網友對這類逆襲戲碼自然喜聞樂見,喊話片方:「素材少了吧?後悔當初拍得少了吧?汗流浹背了吧?」

粉絲對微短劇演員的誇讚也不再只局限於顏值,轉而瘋狂追捧起演技,「吊打一線明星」「他們是演員而不是流量」……

資本追捧,觀眾認可,戲約有保障,當微短劇演員不一定非要謀求「飛升」,而是願意把它當成值得為之奮鬥的事業,不正說明這個行當的春天真的到來了嗎?

文/許心強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b5922e9ab99541b19827096ef145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