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症狀或與前列腺增生相似,不可掉以輕心

2019-11-29     健客醫藥


在中老年男性群體中,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都是易患疾病,前者是前列腺的良性病變,後者則是惡性病變。


但是這兩種疾病都可能表現出排尿障礙的症狀,且前列腺癌在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往往疾病已經進展到中晚期。


這些症狀表現為進行性的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尿痛、尿不盡等。當腫瘤增大阻塞尿道或侵犯膀胱頸時,嚴重者可能出現急性尿瀦留、血尿、腎積水、尿失禁。


腫瘤若壓迫直腸可引起大便困難或腸梗阻,也可壓迫輸精管引起射精缺乏,壓迫神經引起會陰部疼痛,並可向坐骨神經放射。



對於前列腺癌,可以通過抽血檢查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提示疾病的發生。


PSA由正常前列腺細胞或者前列腺癌細胞產生,正常男性可以從外周血中測量到PSA,但一般數值低於4 ng/ml。


當前列腺組織發生癌變時,大量PSA進入血液循環,使血液PSA升高。所以當PSA出現異常時,就需考慮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且數值越高,風險越大。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患者也可能會出現PSA數值增高的情況,因此PSA在4-10之間,屬於可疑區,應結合直腸指診、超聲或核磁進行分析;PSA大於10以上,高度懷疑前列腺癌,就需要進行前列腺穿刺,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已有多種治療手段來治療前列腺癌,包括內分泌治療、放療、化療、手術治療等。不過具體選用哪種方法應根據患者年齡、身體狀況以及轉移情況來決定。

針對我國為數較多的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去勢治療是目前臨床上的標準治療方式。由於大多數前列腺癌的生長都依賴雄激素,通過手術去勢(雙側睪丸切除術)和藥物去勢阻斷雄激素,可抑制前列腺癌生長。

目前,臨床上常用藥物為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GnRH)激動劑或拮抗劑。


然而,患者初次使用GnRH激動劑治療時,可能會引起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的短暫升高,進而引起睪酮水平升高。GnRH拮抗劑則避免了這類風險出現,這類藥物開始即迅速並直接地阻斷雄激素的釋放。

臨床研究顯示,一種名為「地加瑞克」的GnRH拮抗劑較GnRH激動劑,能顯著降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鹼性磷酸酶(S-ALP)水平及骨骼肌肉相關事件發生率,對骨轉移患者更具保護作用。

該藥已於去年在我國獲批,並於今年7月正式在我國上市,適用於需要雄激素去勢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Ryrtm4BMH2_cNUgCU0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