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碎臉譜」的關雪,與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歷史

2024-05-15   娛樂獨角獸

作者| Mia

從開拍、開播到完結,萬眾矚目的諜戰大劇《哈爾濱一九四四》,無論熱度還是質感、口碑,都稱得上不負眾望。

播出以來,該劇在愛奇藝開播便以24小時打破了熱度最快破8500的紀錄,雲合、貓眼、燈塔、德塔文等多個數據平台持續領跑,編劇王小槍的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導演張黎的敘事功力、光影美學都成為熱議話題……從無限反轉、身份揭秘到細節呼應,再到對人性的探究,最終編織成為一部濃縮世間百味、勾勒宏大時代的厚重歷史圖卷,值得反覆品味。

一部好劇的靈魂,必然在於「出色的人物塑造」。比起傳統諜戰劇,《哈爾濱一九四四》往更深遠處走了一步,它用鮮活的人物群像塑造,與其各自的命運抉擇,回答了生命的終極詰問:在「活到年底就算喜喪」的亂世,普通人何以安身立命,抓住一束讓自己不徹底墮入無間地獄的光?

在各個社交媒體平台上,讓無數觀眾扼腕嘆息,共情流淚的,是一個「大反派」:由楊冪塑造的「關雪」。如同罌粟花一樣美而有毒的關雪,註定讓所有觀眾無法忘懷。演員表演與角色如何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成為整部作品中的關鍵一筆?

擊碎「女特務」臉譜,從關雪視角重讀波瀾壯闊的大歷史

放眼整個劇集領域,強反轉、智斗的諜戰劇,是容易出爆款的類型,同時也是國劇中最為成熟的類型。在幾乎人人皆可脫口而出幾部經典諜戰劇和經典角色的前提下,創新成了難點。

需要看到的是,傳統諜戰劇大多從男性視角出發,女性人物、尤其是女性反派人物往往單一臉譜化,淪為男主情義和智慧的陪襯,她們要麼是降智戀愛腦的花瓶角色,痴心不渝愛著男主,要麼過分狠毒、不似真人,沒能充分體現主觀能動性,淪為工具人和「背景板」。隨著觀眾閾值提高,市場渴望更有立體多面性經得住反覆品味的角色。

(圖源:微博@小fang帝)

《哈爾濱一九四四》試圖用小切口描摹大時代,用小人物探究永恆人性,選擇了迥異於前人的女特務形象塑造,以及創新的敘事視角。

劇中的反派女主角關雪不再是花瓶,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是一個武力值、智力值都足夠強大同時也有情感軟肋的特務頭子,是可恨亦可憐、冷血殘忍的反派,與男主卓文無數次極限博弈「旗鼓相當」,其強大複雜的內核,撐得起觀眾反覆咀嚼品味。

身負「末代格格」的亡國之恨,從屍山血海中爬出,跌入至暗深淵,經受殘酷訓練,一路掙扎求生的關雪為活下去不擇手段,不信任任何人,也能夠捨棄所有下屬。

她反覆試探宋卓文;對胡彬平靜說出「跟我回新京吧,然後去日本」,後者也為她拋下其他人的無情震驚;當她監聽到潘越和胡彬準備另尋「靠山」,聽從老金的建議安排殺手刺殺宋卓文,並嫁禍給潘越,借刀殺人、一舉兩得;為了保護弟弟關凱,答應嫁給胡彬時,關雪在包里藏了槍,隨時準備殺了胡彬。

關雪有完整的親情線、愛情線、事業線,也有人物成長弧線,有效支撐並強化了人物內在的行為邏輯動機,使得這一人物充滿可信度和真實感,逐漸被觀眾所理解,在痛恨與審判的同時,甚至部分程度觸動和共鳴——人物的一切「狠毒」,都不是無來由的。

這個「被迫剪掉辮子、冰封內心的格格」,顛覆了過往女特務形象,擊碎了千篇一律的「壞人臉譜」,對演員來說,這樣的劇本和角色能夠充分刺激創作欲,對觀眾來說,是一場表演盛宴,也拓寬了對人性的理解認知。

(圖源:微博@小fang帝)

而通過這一關鍵人物的塑造,以及關雪視角的「親歷歷史」,《哈爾濱一九四四》試圖傳遞一種宏大的歷史觀:以小見大,以反面折射正面,從而剖析歷史的必然性。

女性視角帶來了更多感性體驗,豐富了諜戰劇的敘事。反派視角提供了「另一種新鮮的觀看角度」,亂世平民的命如草芥,與統治者的荒淫暴行形成強烈對比;關雪口中「吃大米都要分三六九等」的真實史實,令人不寒而慄;對731部隊人體實驗的直接與間接呈現,是近代史最血腥的一頁。

(圖源:微博@·winterson·)

關雪一次次為虎作倀的殘忍,以及作為滿清遺民的萬般苦心謀劃,終究成空,讓觀眾更深刻領悟了日偽滿統治何以必敗、新中國必勝的歷史必然性,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正如關雪所說 「真有人為了不認識的人連命都不要」,「我們贏不了他們」。

「擺脫漂亮」的口碑反轉:更加多層次的楊冪

有信念感的演員表演,賦予故事以生命,從劇本文本轉化為一幕幕富有視覺衝擊力的畫面。當人物不再是「非黑即白」,其複雜多面性,也就為演員帶來了更大的發揮、再創作空間,同時也意味著更大的難度挑戰。

如何讓關雪這個全新的女特務「立起來」?這勢必需要更深層次的理解,更複雜多層次的演繹。

在40集劇中,作為反派女主,關雪的性格底色是一層層疊加豐富的,通過長時間跨度、不同情景的表演,人物形象不斷完善和反轉,從而與其他主演一起、共同撐起了劇集的戲劇張力,情緒逐步上揚,直到最後謝幕爆發,擊中無數人的淚點。

(圖源:微博@柒月yueyue)

一開始,「狠角色」關雪被稱為「爾濱三害」之一,她的「狠厲毒辣」遠近聞名:潘越口中的她,「把那個快斷氣的女的身上旗袍扒下來,抽了半管子血抹自己身上,單憑這一點,你我都不及她」。在審訊室的她閒庭信步、視生命如草芥,對下屬咆哮,一句「審訊室不應該是太平間,應該是特務科的產房,要問出東西才行,天天往外抬屍體有什麼用?」,不怒自威。

關雪雖看似經常「暴怒」,但實則多疑高智:一開始對卓文的試探中,背過身時神情滿是懷疑警惕,一回頭立刻切換甜美笑容,以外在的「變臉」,刻畫人物深層次的「善變」個性。

隨著身世之謎、傷痕過往一層層揭開,關雪何以成為關雪,也有了足夠的邏輯合理性支撐。作為瓜爾佳氏後裔,關雪並非完全忠於侵略者、將復辟帝國的妄想視為生命支撐,可悲可嘆。

在和卓文無數次棋逢對手的交鋒中,她用「戀愛腦」「吃醋」的小女生模樣讓所有人放下戒心、對她心生輕視,賭桌上兩張撲克牌的暗示,說明她早已察覺雙胞胎的秘密、放水只為留後路,個人至上的「利己主義者」形象呼之欲出。但她並非人性全無:對卓文的真情使得這個角色有了更多厚度,引發觀眾共情。

(圖源:微博@·winterson·)

前期看似「暴躁、用力過猛」,後半程則實現了人設層面的大反轉:一切脆弱、兇狠、病態都是她的偽裝,與此同時,「楊冪演技口碑反轉」引發熱議,「被關雪騙了」「對不起之前是我大聲了點」等聲音不絕於耳。

具體到肢體、微表情、眼神等細節分析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楊冪。或許更準確的表達是,那一刻,你會忘了她是楊冪,而相信她是關雪。

如何將不同場景中的眼神戲、哭戲演出不同的細微層次感和差異感,如何通過真實有力的情感爆發,感染觀眾,是評價表演好壞的重要標準。

開篇的「關雪中槍徒手取子彈」,在抖音上收穫百萬點贊,她從渾身哆嗦、拿不住止血鉗,再到冷汗直下、低聲痛嘶直至癱軟,觀眾直呼「隔著螢幕都感覺到有多疼」,神情倔強兇狠,多疼都絕不流淚的「特務科鐵娘子」形象躍然屏上,也就為末尾傷心欲絕的痛哭埋下伏筆;

又或是關雪飛奔上樓奔向弟弟時,在上樓的一刻因巨大的恐懼躊躇不前,不敢相信的眼神,再揮手大喊讓周圍人不要看,想抱下自縊的弟弟卻抱不動,便小心翼翼捧住他,眼神逐漸成灰的變化;

最後和卓文對峙時,她知道自己多年前殺死了愛人的徹底崩潰,從眼淚奪眶而出,進而呼吸急促、盡力克制,青筋暴突,哽咽至涕淚齊下,獨自機械吞咽食物、吃到乾嘔,不美但震撼人心,對比此前關門後的放聲大哭截然不同,令觀眾對這個人物有了更多複雜感受。

(圖源:微博@·winterson·)

正如《演員的自我修養》中所說,「表演需要調動演員有意識的思想和心理,達到天性的下意識創作。在排練中,演員需要尋找內部動機以證明行動的合理性,完成規定情境的舞台行動。」

在多場「化身人物」的戲中,楊冪完全摒棄了過往的表演方式,完成了高難度挑戰,更是在潛移默化中推動觀眾實現情感轉變,對關雪這一角色由恨而生惜,對她的演技也從質疑轉變為認可。後面幾場重頭戲更是成為人物高光,令觀眾劇終仍久久沉浸回味。

德塔文數據顯示,「反派真實」「口碑反轉」「實力推薦」「喜歡楊冪演繹的關雪」成為輿情熱詞,主旋律正劇擴大了楊冪的各年齡段受眾群體。演員主動「拋下漂亮」付出極大努力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挑戰自我,實現蛻變的過程。這一次,是過去未曾見過的楊冪。

情緒式打分:飯圈亂象對演員的傷害

遺憾的是,針對《哈爾濱一九四四》以及楊冪本人,一些並不客觀理性的聲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更多觀眾的理智判斷。

身處流量風口多年,但凡有新的電影劇集上線,楊冪總是會承受更多的關注,同時也遭到更多可能並不公正的「黑」。正如德塔文數據指出,「楊冪近期的受眾分布在全國各線級城市,且全年齡段的男女受眾占比比較均衡。出道多年積累的紮實國民度,只要作品播出,楊冪勢必會成為話題中心人物。」

在豆瓣、抖音等諸多平台,一些複製粘貼的負面短評隨處可見,部分用戶「沒看過或只看過切片就打一星發泄情緒」,偏離劇集本身內容質量的惡意討論,進一步影響了劇集評分,讓一部分不知情觀眾錯過了一部優秀正劇與其中酣暢淋漓的群戲,並加速了輿論環境的惡化。這對於全體創作者的心血付出、大量一比一復刻還原的用心細節來說,並不公平。

上述飯圈亂象是資本推波助瀾下,唯流量時代的不良遺留症。先入為主的有色濾鏡下,部分觀眾喪失獨立思考判斷能力,跟風加入網絡狂歡,這種環境不利於演員的成長進步,也傷害了演員的積極進取心。

在我們看來,《哈爾濱一九四四》和楊冪本人的演技,被低估了。比如借潘越之口提及「卓文像電影明星浦克」、而浦克本人的出道作正是《真假姐妹》,為雙胞胎的秘密埋下伏筆;卓文吃黃面的細節,還原了那個「中國人不能吃大米」的黑暗年代,一系列根植於真實歷史的細節,撐起了劇集的質感。

人物塑造來看,從關雪到特務科眾人,均可謂個性鮮明生動,令人信服,而他們的命運走向也牽動了每一個觀眾的心,從這個角度來說,人物塑造、演員表演是成功的。這一次頂級班底的碰撞冒險頗具驚喜,完成度遠在水準線之上,遺憾的是當前粉黑大戰波及到劇集口碑,也讓演員承受了許多不應有的非議。隨著時間推移,或許會有更公正的評價。

對於任何演員來說,「挑戰自我、拓展邊界、重新出發」的勇氣,都是值得肯定的。關雪之後,下一個角色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對於出道二十餘年、留下許多經典角色記憶的楊冪,我們期待著下次更不一樣更特別的銀幕、螢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