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部「微短劇+綜藝」出爐,大小屏聯動會是大勢所趨嗎?

2024-10-21   娛樂獨角獸

作者| 李尋歡

微短劇這把火已經燒了好幾年,但仍然很旺,且大有越燒越旺之勢。

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達373.9億元,同比上升267.65%,接近電影市場規模的70%。

隨著微短劇市場規則和體系不斷完善,付費觀眾日益增多,爆款短劇層出不窮,頭部網際網路大廠和眾多影視公司也紛紛高調入局。預計2024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將超500億元,展現出微短劇市場的廣闊前景。

今年8月,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關於豐富電視大屏內容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意見(試行)》。該《意見》強調, 要推動優秀網絡視聽作品在電視大屏播出,推動大屏小屏深度融合、協同發展、共進共贏,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與此同時,微短劇市場也確實存在著一些粗製濫造和亂收費問題,影響觀眾觀感,有礙行業觀瞻行業,微短劇要想繼續蓬勃發展,離不開「監管與繁榮並重,提正與減負並行」。

在這樣的背景下,東方衛視推出了《開播!情景喜劇》系列IP的第三季,《開播!短劇季》。

該節目由東方衛視、天府寬窄、春光好傳媒、光彩影業聯合出品,春光好傳媒製作,以《聊齋》《離婚律師》《杜拉拉升職記》《包拯與公孫策》《終極一班3》五大經典劇目和定製短劇《重返18歲之我是寧靜》為基礎,請來總監製寧靜與監製張萌、蘇可共同組成監製團,陳宥維作為演員代表,還有26位演員進行競演角逐。

該節目不僅是國內首檔「微短劇+綜藝」創新真人秀,還首度推出短劇上星計劃,探索劇綜聯動、大小屏聯動,力求引導微短劇行業走向規範化、精品化。

26位演員同台競技誰才是「掌管短劇的神」?

作為《開播!情景喜劇》系列之一,《開播!短劇季》用的是觀眾常見的演技類綜藝模式,即讓參賽者們參與演員試戲考核、舞台競演對決,直至成為獲得行業認可,並最終獲得資源扶持和短劇IP孵化的權利。

東方衛視獨立製作人、《開播!短劇季》總導演馬文瀚向娛樂獨角獸表示,他選擇演員時最看重的點是「要很鮮活」。如果滿足這個特點,能生動演繹出自己的角色,不管是演長劇還是演短劇出身,其實都不該被市場區別對待。

依照這個選角邏輯,我們也在節目中看到了26位形象各異、擁有不同特質的演員。比如出道八年,演過《鬼吹燈之黃皮子墳》《司藤》等劇,之後主動轉到短劇賽道的李沐宸,在《創造營2021》里成團的林墨,被稱作「吻戲一哥」,中戲老師蘇可笑稱要在吻戲上向他取經的代高政,演過眾多爆款短劇,被稱作「豎屏短劇一姐」的徐藝真……

正如《喜劇之王》中的尹天仇愛說「我是一個演員」,卻不被他人所重視,這些演員們欠缺的也是一個機會,而《開播!短劇季》便給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台。

節目播出以後,登上騰訊視頻影視表演綜藝榜TOP1,愛奇藝飆升榜TOP1,首播便斬獲全網熱搜200+,主話題閱讀量當日破億,「寧靜說李沐宸是掌管短劇的神」「李沐宸哭戲」「張萌來選短劇演員了」「徐藝真上綜藝」等多個話題登上各大平台熱搜,攪動社交熱議。在短視頻平台,《開播!短劇季》主話題突破2.5億次播放量。

而據CSM71城收視調查數據顯示,《開播!短劇季》10月20日收視率為2.518%,在所有省級衛視黃金檔中排名第一。

但從《開播!短劇季》的選角和試鏡規則上,我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窺見行業的激烈競爭和市場的殘忍力度。

演員有26個,但試鏡機會只有24個。徐藝真、李沐宸等具有一定知名度,被監製們認可的演員,不僅可以獲得多個試鏡邀約,甚至能夠綜合考慮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愛好去進行反向選擇,而不少演員連最初的試鏡邀約都未得到。

事實證明,監製們沒有看錯人。由於節目組的規則是一個劇目讓不同演員選擇同樣片段進行試戲,讓演員們不管是台詞、形體等基本功也好,還是對角色、劇情的把握程度,都在對比中顯現得淋漓盡致。

「豎屏短劇一姐」徐藝真在飾演復仇的杜拉拉時,節奏妥帖,設計得當,表情到位,不少觀眾留言認為「像在看劇」,而同樣飾演杜拉拉的新人演員歐陽娣娣則在與其的同台對決中失利。

有不同意見的不止觀眾,監製們也會面臨一定程度的分歧。比如《聊齋》劇目試鏡環節,寧靜、張萌對喬靖雯和李沐宸飾演的或靈動或妖媚的狐妖,產生了不同看法。這也是個人特質、觀眾口味和市場機制的集中呈現。

國內首部微短劇+綜藝全景呈現短劇IP孵化過程

作為一種新興的、活躍的文藝形式,微短劇的備案和上線數量一直在快速增長。據藝恩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備案的微短劇為398部,2022年備案數接近2800部,同比增長600%。其中雖然有不少因為資金、拍攝、審核等原因被腰斬,但光是2022年10月到2023年8月底,便共有1125部微短劇上線。

《2024年H1微短劇行業觀察與營銷指南》也顯示,今年上半年微短劇備案與播出數量雙雙增長。

微短劇備案和上線數量增長勢頭迅猛的同時,微短劇創作者也趨於多元化、專業化,行業分工不斷完善,產業生態日趨成熟,而歷史更悠久的綜藝節目,更是早早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遊戲範式。

雖然政策鼓勵,市場需要,但微短劇+綜藝,到底該如何有機結合?

《開播!短劇季》是《開播!情景喜劇》系列的第三季不假, 但更重要之處在於,該節目在形式上而言,是一種行業前所未有的全新嘗試:國內首部微短劇+綜藝。光是這種敢開他人不敢開之先河的勇氣,便已經值得行業為其點一個大大的贊。

總導演馬文瀚向娛樂獨角獸表示,他們之所以選擇做《開播!短劇季》,第一是當下確實有許多觀眾在看短劇,但有些人覺得短劇很low,行業端和觀眾端對短劇的爭議都很大;第二是覺得綜藝本身對於這種有強反轉、強劇情推進的短劇有硬性需求,二者在產品特點上是可以進行結合的。

電視台作為行業一分子,他們希望整合行業資源,通過自身的積極探索,來搭建一個連接經紀公司、製片公司、演員、觀眾和市場的平台,從而去 「選出更多優秀的演員和一些業內人士,做更優秀、叫好又叫座的精品短劇」。

開先河固然好,但難點也不少。比如不少觀眾對微短劇的認知,還是在手機上觀看的豎屏短劇,對橫屏短劇的概念缺乏一定認知;微短劇和綜藝畢竟是兩種不同的產品,有著各自的產品機制和部分不兼容的內容特點;如何讓綜藝內容輔助後續微短劇的孵化上線?

從已經播出的兩期內容來看,《開播!短劇季》給出了自己解法。

首先,結合微短劇的生態特色,為《杜拉拉升職記》《聊齋》等短劇量劇定製試鏡流程,從而挖掘演員在微短劇領域的特定技能和潛力。而演員從長劇集裡鍛鍊出來的部分技能,是要被摒棄,或者說要做出改變,更往微短劇方向上靠。

其次,節目組在拍攝播出過程中,會召集短劇行業頭部力量,發現有合適的短劇IP,就立刻著手孵化,並與節目一起同步播出,實現劇綜聯動。

可以說,《開播!短劇季》的出現,有利於加強觀眾對微短劇尤其是橫屏短劇的熟悉度,有利於提升行業對演員的認知度,全景呈現短劇IP孵化的過程,也有利於促進微短劇行業再升級,使其提質增量,進入到next level。

微短劇頻繁上星大小屏聯動將成大勢所趨?

微短劇原只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和小程序中有一席之地。2020年8月,廣電總局首次將微短劇納入監管體系中,算是官方認證了微短劇的主流化前景。

之後,大批網際網路平台、電視台、經紀公司、製作公司不再觀望,而是大批量跟進,並讓微短劇三天登上一個小台階,五天邁入一個大台階。

行業對微短劇重視程度加深的同時,觀眾對微短劇的質量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促使不少衛視對微短劇進行了一定的上星嘗試。2023年12月,湖南衛視上線首部微短劇《風月變》,2024年5月,浙江衛視上線聚焦現實主義的微短劇《南轅北轍的我們》,江蘇衛視、重慶衛視等也有一定的上星動作。

而在「跟著微短劇去旅行」計劃發布以後,微短劇+文旅等融合促進消費的新模式開始顯現。

今年9月,在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董昕在答記者問時表示, 總局正在努力「打通大屏和小屏,讓優質的微短劇大小屏同播成為常態」,並希望「用『微短劇+』這種形式賦能千行百業」。

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海廣播電視台和中國網絡視聽協會於今年9月聯合推出了「中國微短劇品質東方計劃」,並有綜藝創新、劇場啟航等全新行動。

其中,《開播!短劇季》在10月13日開播,品質東方·微劇場在10月14日黃金檔開播。若該節目中的短劇有所孵化,很大可能會在該微劇場上線。

從微短劇上星,到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再到微短劇+,都離不開的一點是短劇精品化。因為不管微短劇行業如何風雲變幻,那批高質量的微短劇,始終會傲立潮頭,這也要求每個創作者,拿出精益求精的態度,去創作每一部作品。

基於發展和競爭的角度看,在以愛優騰芒為主的長視頻平台和以抖快為主的短視頻平台迅猛發展以後,許多電視台都陷入了比較被動的局面,這是由經濟發展態勢、觀眾審美趣味、平台不同特點等多種原因共同決定的。

但微短劇+、微短劇上星、大小屏聯動等全新業務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電視台的內容生態,為電視台帶去了不少新增量和新可能,能夠促進媒體融合,增加盈利方式。而相比於手機,電視的大螢幕,其實更能展現品牌的植入價值與營銷價值。

躬身入局,積極探索微短劇+綜藝、大小屏聯動的《開播!短劇季》,便是沙丁魚里的鲶魚。微短劇大小屏聯動已是大勢所趨,唯一的疑問只是,它會在何時真正到來。而我們更加堅信的是,不管這一時間節點為何,微短劇都在持續告別粗製濫造,擁抱增量提質,以向陽花之勢,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END

【合作 | 投稿 | 應聘 | 加群 | 轉載】

  • 《沙威瑪傳奇》播放超25億次,AI入侵「小遊戲」休閒賽道?

  • 脫口秀女演員集體「破圈」:「女性話題」會成爆款新賽道嗎?

  • 《哈利·波特》全系列重映票房將沖4億,「重映片」是好賽道嗎?

《沙威瑪傳奇》播放超25億次,AI入侵「小遊戲」休閒賽道?

脫口秀女演員集體「破圈」:「女性話題」會成爆款新賽道嗎?

《哈利·波特》全系列重映票房將沖4億,「重映片」是好賽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