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與王陽明齊名的「聖人」,發明一種神筆,作品格調超凡脫俗!

2023-08-14     書法網

原標題:他是與王陽明齊名的「聖人」,發明一種神筆,作品格調超凡脫俗!

他是與王陽明齊名的「聖人」,發明一種神筆,作品格調超凡脫俗!

歷史上被稱為「聖人」的極少,孔子、孟子、王陽明是也。按照古人的標準,「立德」「立言」「立功」都做到了,便可稱聖。明代除了王陽明,還有一位「聖人」,他就是被稱為「聖代真儒」「嶺南一人」的陳獻章,也是廣東唯一一位從祀孔廟者。

陳獻章,字公甫,號石齋、白沙子,世人尊稱他為「白沙先生」,明宣德三年(1428年)生於廣東廣州白沙里。陳獻章自幼聰穎,但科舉卻屢試不第,於是他便專心研究起理學,並收徒開講,從學者一度有幾千人。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也使得朝廷無法忽視,遂請他入朝為官,但陳獻章都拒絕了。在他去世後,萬曆賜諡其「文恭」,並從祀孔廟。

整個明代享受「從祀孔廟」待遇者有四位,他們是薛瑄、胡居仁、陳獻章與王陽明,又因為陳、王二人的學說被歸為「心學」一類,自此,陳獻章與王陽明被稱為「心學二聖」。明代才子徐渭認為王陽明「以人掩其書」,而陳獻章也是如此。大眾普遍關注二人的著作,卻忽視了他們的書法成就。

陳獻章在書法上的創新比王陽明走得遠,二人都堅信「心外無物」,所謂「筆法」,都要從內心中發揮,因此他們的字往往洒脫不羈、超凡脫俗。陳獻章用自己發明的茅草(龍)筆書寫,格外與眾不同。

史籍記載:「閩興化仙游縣出茅筆,雲草生九仙山,取草截之,長短如筆,束縛之似管,銳其頭,首尾相連,宛然筆也。握之甚輕,用之圓健,運腕稱意,不讓中山兔豪……」由此可見,茅草筆書寫起來極為流暢,筆畫質感也是一流。也許是為了凸顯陳獻章與眾不同之處,相傳他所用的是仙茅:「仙茅出保昌庾嶺之巔,折而東,有峰奇秀,為嫦娥嶂,相傳仙人葛洪煉丹之地……」

陳獻章書法以魏晉唐宋為師,且愛寫擘窠大字,他的行草書受「二王」影響極深,又追崇「宋四家」尚意之風,因此王羲之、王獻之、懷素、米芾成了他的取法基礎。而楷書方面,深得歐、顏、柳精髓。其楷書《誄潘季亨詩序碑》,方筆起、中鋒行,用筆外拓、轉折圓潤,結字寬綽端莊。而在方折、捺腳上有明顯的「歐楷」風格。

陳獻章的大字,「柳體」味兒十足,不論是中鋒用筆、結字舒展,還是中宮緊實、筆畫渾厚力豐,都有柳骨的恢宏大氣。陳的行草書,以橫取勢、字勢欹側,筆畫粗細對比明顯,字形大小和墨色濃淡變化豐富,明顯得蘇軾真傳。總的來說,陳獻章的草書深得古法,又率性瀟洒,心手合一,將茅草筆的書寫特性發揮到極致。

大家對陳獻章書法有何評價,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4cf92290cc75b0d1766693ad5c1c1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