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造航母就有上百艘,為何中國卻只有兩艘,工程師說出實話

2022-03-14     小黃侃科技

原標題:二戰時期造航母就有上百艘,為何中國卻只有兩艘,工程師說出實話

自從航空母艦問世以來,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海上可以形成強有力的戰鬥群,給對手造成很大的麻煩。建造航母並沒有那麼簡單,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沒有技術實力,根本就建造不出來。擁有航母,也就意味著在海陸空平台有更高的話語權。

建造航母的難度有多大

曾經有位工程師說過:建造航母的難度,超乎想像,並不是有錢就能造得出來。

也許有人就要說,在二戰的時候,就有很多」航母「上戰場,建造的數量就多達上百艘。

但是那個時候的航母,與現代的航母並不在一個級別,不能叫航母,稱之為大船也許更合適。用的材料,大多是鐵皮和木頭,船上的甲板也不大,只夠停幾輛小型的螺旋飛機,下面一層是木料,上面鋪了一層鐵皮,連像樣的跑道都沒有。

日本曾經將貨輪改造,弄了25艘這樣的大傢伙,貨輪上面用木板鋪平,用來搭載螺旋飛機,沒什麼技術含量,成本也低,防禦能力也不強,一顆炮彈打過來,就會將船身炸一個大窟窿。

目前,能夠造出6萬噸航母的國家並不多,即使英國建造出世界第一艘百眼巨人號航母,但技術還有所欠缺,造6萬噸級以上的航母還有難度。

造航母涉及各個方面,除了主要的技術以外,還得掌握材料、雷達、艦載機、阻攔索等相關的配套設施,就算主體做好了,看似不起眼的表面塗層搞不定,航母也沒辦法下水。

當初國內建造山東艦可是費盡周折,光是在研發階段,就有532家企業參加,利用行業的專業知識,讓航母的結構,達到最佳的設計水平。建造的過程中,工人的數量就超過了上萬人,都是專業的技能人才,有的負責材料,有的負責發動機的安裝,就連艙室內的晾衣鉤,也有工人挑選材料,選擇合適的裝配位置。

光有錢還造不了航母,就算買一艘回來,以後出現故障,關鍵的零部件都難弄,也會相當麻煩。想自己造航母,必須在製造業足夠強大,擁有各個行業的尖端人才,若是沒有強大的技術後備力量支撐,連航母的升降台都造不出來。

首先要解決材料的問題,艦載機要在航母上起飛降落,表面可以達到上千度的高溫,材料達不到強度要求,很快就會被高溫熔化。

比如說「尼米茲」級航母,甲板上的鋼板厚度就有50毫米,用上了HY系列特種鋼材,這種材料可是稀有的戰略物資,就算有錢也買不到,耐壓強度可以達到690MPa,在海水中還有較強的耐腐蝕能力。

其次,艦載機也是重要的一項技術壁壘,就算材料可以解決,航母也造出來了,但還沒有搞定艦載機,航母也就相當於空殼子。曾經有專家表示,寧願造原子彈,也不願意造艦載機,可見它的難度有多大。

艦載機的作戰範圍,半徑可以達到500公里以上,可以產生很大的馬力,在起降時,會給航母帶來強大的衝擊力,再加上高鹽高濕的環境,艦載機的零件很容易磨損,如果航母不能和艦載機完美配合,極易發生安全事故。

正因為航母難造,所以擁有航母這種尖端裝備的國家並不多,即便是我們國家,在建造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時,也花了很長時間不斷探索,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寫在最後

航母建造得越大,可以存放更多的武器裝備,也可以給艦員提供舒適的生活空間,但這一切都需要技術來支撐。以目前的水平來說,噸位超過6萬噸就算是大型航母。

我國建造航母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很多核心技術也在一步步突破,相信要不了多久,還會建造出更加強大的航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38e152d1288e98a457c0d9178f20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