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國強:新形勢下中國砥礪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2024-09-07     中國經濟時報

隆國強

當前,全球變暖的整體形勢愈發嚴峻。2023年成為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更加頻繁和強烈,非洲、東南亞和北美洲等地強降水引發嚴重的洪澇災害,墨西哥和亞馬遜等南美洲多地出現罕見的旱災,中國北方地區近年來也多次發生破紀錄的特大暴雨。2023年,極端天氣事件造成18個國家超過7200萬人面臨嚴重突發性糧食不安全問題,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迫在眉睫。

2012年以來,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取得歷史性成就。能源結構清潔低碳化成效顯著,2023年非化石能源占比達17.9%,較2012年提高8.2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較2012年累計下降約27%,降幅超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巨大成效的背後是中國在綠色低碳領域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改革。中國積極推動能源技術革命,能源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多項能源關鍵技術和裝備製造水平已全球領先,技術進步已經成為推動能源發展動力變革的基本力量。同時積極推動能源體製革命,將制度優勢逐步轉化為國家能源領域治理效能。

中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並就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部署,吹響了加速中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號角,中國正在認真貫徹落實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同時也要看到,當前中國仍然面臨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等挑戰,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任重而道遠。為此,要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把握世界能源科技前沿,縱深推進能源技術革命。以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為方向,大力發展先進可再生能源、新型電力系統、安全高效核能、綠色高效化石能源開發利用、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等,實現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硬科技」與「軟服務」協同。同時,要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係,進一步全面深化能源體制改革。一要進一步健全能源市場體系。建設准入公平、主體多元、競爭有效的高標準能源市場體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二要完善能源價格機制。推進石油、天然氣、電力等領域價格改革,理順價格關係,增強價格彈性,實現主要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要素價格。三要深化能源管理體制改革。創建市場與政府邊界清晰、權責明確、高效透明的能源管理體制和監管體系,推進能源領域治理能力現代化。四要健全能源法治體系。構建一套完整的能源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科學有效的立法、司法、執法和依法行政的法治體制。

中國高度重視國際能源合作,積極推動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將參與全球能源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加強標準體系研製及國際銜接互認,推動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展能源多元合作新局面,構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共贏新模式。

總之,能源轉型是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大工程,也是關乎人類未來的大工程。要立足人類社會永續發展的高度,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定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展現大國擔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黨組成員,本文根據作者在2024年全球能源轉型大會上的發言整理)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

總 監製丨王 輝車海剛

監製丨李丕光王彧 陳 波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陳姝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2de96a25da12cb50657c4c3080410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