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作為禮儀之邦,除了對穿著等極為講究,在衛生方面也是做得比較到位的,然而對比下中世紀的歐洲,發現他們其實和原始人沒啥區別,因為中世紀的歐洲人並不太講衛生,就滋生了寄生蟲的問題。
眾所周知,開創了英國黃金時代的伊莉莎白一世,一個月也才洗一次澡,即使到了16世紀,英國迎來了飛速發展,卻仍把洗澡當成了一件很奢侈享受的事情。
那時自來水並沒普及,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盡情地用熱水洗澡,所以從這個細節不難分析出,英國的子民幾乎不怎麼洗澡,他們的個人衛生問題想來也是糟糕透頂。
一位倫敦大學的歷史學家在她的著作中提到:由於近些年考古學家有了不少的新發現,也揭示了中世紀糟糕的衛生情況,比如廁所的遺址里,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的腸道寄生蟲卵,而在呂克貝,考古學家也發現了大量中世紀的蛔蟲和絛蟲。
此後在2012年,英王查理三世的遺骨上也發現布滿了蛔蟲卵,而在1496年去世的那不勒斯國王斐迪南三世,他的頭髮中也發現長滿了虱子,試想下,中世紀的等級劃分極其森嚴,貴族和平民幾乎完全生活在兩個世界,可依舊避免不了感染寄生蟲的問題。
那時的歐洲人普遍認為,寄生蟲是來自體內的感染,並不是因為接觸到了不幹凈的物品,或者吃下了含有蟲卵的東西所導致的。
不僅是平民,連醫生和學者都認為,人只要血液、粘液、黃膽汁保持平衡,就能保持健康狀態,人一旦體液失衡,就會生病,連寄生蟲和虱子也會一起出現,所以當時很多不健康飲食出現的身體不適,都沒有看作是寄生蟲在作祟。
由於對寄生蟲產生了千奇百怪的看法,自然也就有奇奇怪怪的治療手段,但經過長時間的實驗,還是讓中世紀的人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服用大量含有苦味的植物艾草,說實話這種方式確實能殺死體內部分的寄生蟲,但比較遭罪,因為服用者會出現嚴重的腹瀉。
中世紀的歐洲,很多人的信仰都被教會所操控,而教會人員則出現了更加嚴重的寄生蟲問題,比如13世紀,有一個苦修士,他為了表現自己虔誠的信仰,常年穿著一件破舊的苦修長袍,而這件長袍也沒有清洗過,全部被污漬浸透,還有一位名叫聖瑪格麗特的修女,從來沒有洗過頭,想想看她的長髮下,會是怎樣嚇人的景象。
歷史上這二人都飽受虱子和寄生蟲的折磨,當然了,他們估計認為只有忍受了這些考驗,才能向所有人證明自己堅不可摧的信仰。
最後筆者要說的是,絕大多數中世紀的平民,很缺乏衛生常識,如果被寄生蟲感染,他們都會設法處理,以期望擺脫這些煩人的東西,而修道院的神職人員,則不走尋常路,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很「享受」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