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楚濟慈 來源 | 零壹智庫
我國經濟恢復仍處在「爬坡期」,以提振內需、協同促進雙循環為代表的復甦路徑較為明確。在新的宏觀經濟背景、金融政策環境和技術發展趨勢下,作為經濟毛細血管的零售金融,正在處在快速的調整和革新之中。
11月2日,「加碼金融科技,繁榮零售金融新生態——第五屆中國零售金融發展大會」在蘇州隆重召開。本次會議是蘇州金博會/Fintech重要的平行論壇之一,由零壹智庫主辦,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香港科技大學數字金融實驗室、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經濟應用研究中心擔任學術顧問單位,百融雲創、處成科技、二十六度數科、互聯數智、維信金科、小花科技、信也科技、宜人金科等作為支持單位。
本次大會上,零壹智庫CEO柏亮發布重磅報告—— 《中國零售金融發展報告(2023)》。報告內容包括主旨報告,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網際網路小貸等零售金融市場主體的表現,助貸平台、技術服務商等在內的零售金融生態的重點表現,以及零售金融創新前沿、零售金融趨勢展望等多個視角,全方位展示中國零售金融市場的發展情況。
01
主旨報告:七大角度全面觀察「零售金融」
1、新時代賦予新使命,零售金融迎來重要窗口期
促消費、擴內需政策持續「加碼」,著力於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的薄弱環節傾斜。惠企方面,注重為小微以及個體工商戶紓困減負,如暢通融資渠道、降低資金成本等;利民方面,大力推動個人消費提質擴容,如擴大個人消費貸款額度、合理延長消費分期貸款期限、減免相關服務費以及發放各類消費券等。
金融機構及相關服務商已擔負起相應的職責使命,一方面通過增加供給、提升金融服務覆蓋率與可得性支持市場主體;另一方面通過優化供給、發揮金融資源配置作用挖掘消費潛力。
考慮到一攬子穩經濟政策保駕護航下大眾消費和投資需求正逐步回溫,發展風險更分散、資本占用少、客戶資源更廣泛的零售金融或成為更優選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新需求和新動能加速湧現,零售金融市場有望迎來重要窗口期。
2、平台金融邁入新階段,市場預期改善
平台金融專項整改取得顯著成效,大型平台企業已進入常態化監管階段,可以更好地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
隨著螞蟻集團完成純金融業務切割,比如花唄、借唄裝入螞蟻消金平台,螞蟻消金的規模迅速增長,其增資速度和頻率也非常快,這意味著在嚴守安全底線的同時為平台金融業態保留髮展空間,平台金融正式邁入發展新階段。
大型平台的整改周期較長,且具有複雜性,其落地一方面給其他企業的經營敲響警鐘,應當在合規的框架下穩健前行,另一方面有利於市場形成積極、正向、穩定的預期,為平台賦活力添動能。大型平台開展零售業務也將更加規範有序,為後續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3、危中有機,金融機構辟數字零售新徑
金融脫媒、監管趨嚴、利率下行衝擊不斷,加上近兩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需求不振等挑戰,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深入推進零售業務轉型,試圖在新發展格局中搶抓機遇。
數字化浪潮之下,傳統零售金融業態正被重塑。伴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深入發展和應用,眾多金融機構加快零售業務數字化轉型步伐,最明顯的跡象為交易媒介從傳統實體交易工具(如銀行卡)到數字化服務平台(如APP)的躍遷。
市場化比較積極、科技能力較強的金融機構,已經把APP作為主要業務渠道,APP活躍用戶數甚至達到上億。即使是零售金融比較活躍的區域性銀行,其APP用戶數量增長也非常快。所以,可以說銀行在零售金融方面的戰場已經徹底完成了從線下到線上,再到移動端的遷移。
疊加開放平台和生態合作,金融產品服務更加智能,業務場景結合更加緊密,服務渠道更加豐富,零售金融業務支撐能力進一步得到夯實。
4、突破信息安全瓶頸,擴大零售金融穩健發展空間
零售金融在前幾年的發展中遇到很大瓶頸,就是數據安全問題。我國對數據和個人信息安全的監管態度非常明確,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陸續出台,給金融業使用數據戴上了「緊箍咒」,一些措施已經落地,比如徵信數據、金融數據「斷直連」。
伴隨零售金融數字化轉型深入,業務創新與底層數據安全守護並重,已成為各金融機構的必要之舉。近年來,隱私計算在金融領域的實踐加快落地,有效破解了信息安全困局,可支持多機構在滿足用戶隱私保護、數據安全和合規要求的前提下使用數據,已廣泛應用於運營、風控、營銷、監管等多業務場景。
科技驅動信息安全保護再上台階,兼顧公共數據價值利用與風險管控,擴大了零售金融穩健發展的空間。
5、深度賦能業務開展,AI大顯身手
以人工智慧(AI)為代表的數位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零售金融領域,並深度嵌入各種場景和流程中。比如智能營銷以及智能客服通過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識別客戶的需求,形成用戶畫像,針對性地進行精準營銷並根據客戶需求答疑解惑,實現從價值挖掘到客戶留存。從增量競爭到存量競爭,人工智慧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同時,AI也為ESG實踐提供重要技術支持,涉及ESG信息的收集與應用等,是零售金融為可持續發展貢獻積極力量的一大亮點。
另外,金融已經一隻腳踏入大模型時代。隨著AIGC引爆技術革新,大模型在金融行業的應用逐漸從外圍走向核心。大模型在零售金融中的應用前景廣闊,可賦能智能營銷、智能客服、智能風控、智能投資、虛擬營業廳及數字人等場景。
6、持續探索創新前沿,元宇宙、數字人等應用值得關注
金融機構也在加強對前沿技術的試驗,以解決包括零售業務在內的落地應用瓶頸,適應和引領行業的變革。元宇宙金融概念炙手可熱,相關領域的技術探索和創新應用如火如荼,為金融機構帶來新的服務渠道、交互方式,打開了零售金融新空間。
近20家銀行、保險、消費金融公司已部署數字員工,在加強用戶互動,促進精準營銷、提升用戶體驗,降低運營成本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虛擬銀行2.0正在路上,可打破時空限制,讓金融體驗輕鬆、愉悅、「無處不在」。元宇宙支付走進現實,雖然推進難度大,但已衍生諸多新機會。
7、多點發力,築牢消費權益「保護網」
關於零售金融,大家有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就是消費者保護。這個領域也容易產生金融黑產、灰產,所以消費者保護是零售金融發展的底線。無論之前做得有多好,如果貸後、消保、信息安全等出了漏洞,所有工作都會前功盡棄。
監管已從法律法規、公開談話、專項整改等方面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提出了日趨嚴格的要求,金融機構也緊跟上來,多點貫徹消保工作。對內,金融機構健全消保審查、監督檢查、考核評價等各項消保工作機制,重點優化投訴處理以及溯源整改。對外,在業務合規層面,規範提前還貸、催收等流程,打擊金融「灰黑產」;在消保宣教層面,定期開展防騙反詐知識普及活動。
金融消保也迎來新局面,實現「數智化」升級。例如,開發部署消保審查線上數字化模塊,提高管理和監控效率、以「人工+智能」方式向客戶提供智能化、全天候服務,確保及時回應反饋客戶投訴等。
02
銀行、消金、網際網路小貸:零售金融市場主體的表現
面臨著經營環境的改變以及零售金融本身具備資本回報較高的特點,「得零售者,得天下」已成為銀行業的共識,商業銀行以戰略為指引,以科技為支撐,紛紛發力零售業務。
整體來看,近年來國有銀行與大型股份制銀行零售業績領跑其他商業銀行。國有大行產品豐富,客群龐大,品牌效應強,率先發力零售金融;股份制銀行機制靈活,創新性強,擁抱科技降本增效,正在加快零售業務轉型升級,且零售業績差異較為明顯。區域性銀行零售業務發展起步較晚,但其在本地具有地域優勢和網點優勢,發展空間較大。
消金公司方面,資產規模不斷增加,但增長動力略顯疲弱,行業分化顯著。從營收來看,招聯金融、馬上消費、興業消金穩站第一梯隊,2022年營收均超百億。頭部與腰部消費金融公司的差距進一步拉大,招聯金融營收約為中銀消金的2.4倍。尾部機構仍面臨較大的發展壓力,湖北消金、金美信消金、唯品富邦消金等營收不足10億元。
網際網路小貸則處在「冰火兩重天」中。網絡小貸是平台企業開展零售金融業務的重要「載體」。近年來,一方面小貸公司屢屢增資,以滿足業務擴張及合規要求;另一方面,行業出清仍在繼續,部分小貸公司主動註銷+被動清退,合乎監管要求的網絡小貸公司持續減少。
03
技術服務商、助貸:零售金融生態的重點表現
我國零售銀行科技生態主要由銀行及為其提供技術服務的廠商構成,銀行科技廠商根據原生背景和業務場景的不同則可以分為傳統銀行IT廠商、基礎技術服務商、應用方案服務商及持牌機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應用技術服務商主要輸出單一細分領域的技術服務,一般體量不大,對客戶需求理解深刻。根據零壹智庫調研,智能營銷、智能風控、數據安全、隱私計算等業務成為銀行數據中心採購量靠前的產品。
圖:技術服務商圖譜
來源:零壹智庫《中國零售金融發展報告(2023)》
助貸平台主要由兩類構成,一類是擁有技術、數據及流量優勢的金融科技企業,另一類是此前的P2P機構轉型而來。報告顯示,7家上市助貸平台2022年促成貸款規模近萬億,2023年繼續增長,但分化顯著,大平台相對較穩,小平台擴張迅猛。出於控制風險等原因,各平台開始對小微貸業務「冷處理」,表現在規模增長停滯或收縮,以及在財報中不再披露。
目前,輕資本轉型是行業發展方向,但其中的輕資本模式貸款撮合盈利水平相對較低,平台擴張意願不足。一部分企業從國內走向國外,尋找新的增長點。例如,信也科技和嘉銀金科布局東南亞,「重倉」印尼,前者占當地現金貸市場第二位。
04
元宇宙、大模型、數字人民幣等,給零售金融帶來哪些變化?
1、元宇宙打開零售金融新空間。數字員工「補位」零售金融新藍圖,7*24小時線上全域觸達、精準營銷、主動服務客戶,加強客戶互動,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並且工作效率高,可降低運營成本,強化品牌形象。虛擬銀行「構建」零售金融新渠道,已經發展到基於元宇宙中的虛擬經濟系統建立的虛擬銀行2.0階段,可通過構建元宇宙分行或營業廳重構互動模式,帶來身臨其境地體驗。元宇宙支付也為零售金融帶來新機會。
2、大模型撬動零售金融新格局。目前大模型談不上對金融整體業務的改造,但外部可控場景的應用,能在安全前提下大幅提升客戶交互體驗。在應用大模型的過程中,業內已基本形成共識:由經過外部場景驗證後的應用謹慎地向核心金融場景滲透。在外部場景的選擇上,則是各家金融機構揚長避短,發揮其既有優勢的絕佳舞台。
3、數字人民幣使零售金融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數字人民幣跟零售金融的結合度越來越緊密,並且能夠滲透的場景也越來越多元,目前已初步覆蓋餐飲、出行、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日常零售消費場景,並在工資代發、對接公積金、財政補貼等B端和G端等領域展現出廣闊應用前景。
4、表情包助力銀行零售業務特色化運營。表情包意義簡潔直接,表達詼諧有趣,更兼一目了然、互動快捷的特點。隨著表情包的興起和通用,頭部銀行紛紛創建屬於自己的表情包,應用於網絡媒體中,滲透至用戶的碎片化時間,讓金融服務觸手可及又溫暖貼心。
(註:零壹智庫將於近期發布《中國零售金融發展報告(2023)》全文,敬請關注!)
點擊跳轉「第五屆中國零售金融發展大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