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將至,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的省份又有增加。11月份,河北、遼寧開始執行新的最低工資標準。福建省人社廳近日也印發通知,決定從2020年1月1日起,調整全省各地最低工資標準。
截至2019年11月份,上海、北京、廣東、天津、江蘇、浙江6省份的月最低工資標準超過2000元。
在已公布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方案的省份中,新標準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比如,從2019年7月起,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由每月不低於2120元調整到每月不低於2200元;湖南省從10月1日起,四類月最低工資標準檔次調整為1700元、1540元、1380元、1220元,分別比原標準提高90元至120元。
其實每到發布關於工資數據的時候,大家都會有幾個疑問,到底有什麼用?和我有啥關係?真的是添堵的?
其實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工資數據和大家息息相關。
所以說,有些東西並不是大家想的那樣簡單,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你認為沒用的那些「最低工資標準」、「工資指導線」!
最低工資
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是我國一項勞動和社會保障制度。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最低工資標準一般採取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兩種形式,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於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於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最低工資標準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
最低工資對職場人有什麼用?
生活中有很多基層勞動者,這些人群的工資收入往往處於社會的最低層,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主要是為了保障基層勞動者的權益,也最能影響到他們的切身利益。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最低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和資金、津貼、補貼,但不包括: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企業通過貼補伙食、住房等支付給勞動者的非貨幣性收入等。
此外,還會影響社保、住房公積金等多個方面。最低工資標準出爐後,有關部門會再考慮職工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社會救濟金和失業保險金標準、就業狀況、經濟發展水平等,並對此進行必要的修正。
企業工資指導線
工資指導線是政府根據當年經濟發展調控目標,向企業發布的年度工資增長水平的建議,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宏觀調控國民收入分配的一種基本方式。
對咱勞動者有什麼用?
企業工資指導線於個人而言,沒有太大的價值。因為工資指導線上漲了,你的工資不一定漲。即便是下調了,你的工資也不一定下降,但可能會上漲得比較慢。
工資指導線的意義更多體現在宏觀經濟形勢和微觀企業效益的基礎上,反映全社會的企業職工平均工資走勢,是綜合多個行業、多種職業、多家企業得出的平均數值。
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勞資雙方進行工資集體協商時,工資指導線是最方便獲得、最容易形成共識的依據。
平均工資
平均工資,是一項反映工資總體水平的指標,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
平均工資對職場人有什麼用?
影響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職工月平均工資不僅包括基礎工資、獎金、各項津貼和補貼,還包括單位代扣代繳的各項費用,即用人單位為職工代為扣繳的社保費、住房公積金等也包含在內。
職工平均工資發布後,相應的社保繳費基數的上下限也將很快進行相應變動並予以公布。其中,繳費基數上限按照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確定,下限按照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而對於大多數月收入在二者區間的參保人員,則按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職工平均工資也會影響公積金繳費基數的上限,比如,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上限,按上一年度北京市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分別乘以當年單位和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之和確定。
影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根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帳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因此,每年本地職工平均工資新數據公布後,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也隨之做相應調整。
除此之外,平均工資還影響著最低工資標準的制定、經濟補償金封頂標準、經濟補償金免稅範圍、工亡職工親屬補助金、人身損害賠償誤工費等職工權益!
相關統計部門指出,由於工資分布是典型的偏態分布,即少數人工資水平較高,多數人工資水平較低,所以多數人的工資水平會低於平均工資。
同時,由於單位所處的行業、單位性質、經濟效益及個人所在的崗位不同等諸多因素,工資水平客觀上存在較大差異,每個人對平均工資增長的感受也不盡相同。
所以,不需要有「平均工資焦慮症」,珍惜現在的每一天,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讓自己在職場上無可替代,才是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