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於腎臟可能更多了解的是慢性腎炎、慢性腎病、腎結石以及腎衰竭、尿毒症,而對於腎臟的癌症可能了解不多,但實際上腎臟惡性腫瘤在臨床上也是常能碰到的。
現年54歲的崔先生是一名雜貨店老闆,注重養生,平時生活作息正常,沒有任何慢性疾病,但在半年前因為下背劇烈疼痛而就醫,一開始去看的骨科,但隨著檢查發現是腎臟的問題,檢查結果為腎細胞癌晚期,讓崔先生一家人感到非常震驚,為什麼直到晚期才有症狀呢?
近年來,患腎細胞癌的人數逐漸上升,腎細胞癌成為腎臟癌中發病率最高的類型。那麼,究竟什麼是腎細胞癌?常見的危險因素有哪些?又需要通過哪些治療才能康復?今天跟大家聊一聊。
腎細胞癌4大危險因素
腎細胞癌為腎臟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源自於腎臟內近端腎小管表皮上,好發年齡為40-70歲,其中性別有較大差異,男性高於女性,男與女比例為1.5:1,腎細胞癌的發病原因有以下4個危險因素:
肥胖
體內過多的脂肪會增加血中胰島素及類胰島素生長激素的濃度,引發高血壓和糖尿病,進而造成腎細胞癌。
環境因素
經常接觸石棉、鎘、汽油副產品及皮革製造業之化學藥劑,有較高的幾率會患有腎細胞癌。
抽煙
吸煙會刺激交感神經,促使血壓上升,因而造成腎臟負擔並降低腎功能,不僅如此,約三分之一腎細胞癌病患與吸煙有直接相關,患病的風險約為不吸煙的人的2-4倍左右。
濫用藥物
經常亂服成藥者有較高腎病變幾率,提高患腎細胞癌的風險。
腎細胞癌會出現哪些症狀?
腎細胞癌初期通常沒有任何症狀,大多數的人都是在做腹部超聲波檢查時才意外發現,所以每年一次的體檢不要忘了腹部彩超,針對腎細胞癌的診斷很有效,如果患者出現以下症狀時,一般表明腎細胞癌已進入晚期,請立即就醫檢查:
血尿
腰痛背痛
貧血
腹部出現腫塊
體重快速下降
當然,並不是說單一症狀就是一定是腎細胞癌,任何疾病都不是單一症狀診斷的,如果患者平時就有腎臟方面的異常,或者屬於高危人群的話,那麼出現以上症狀就要高度懷疑,儘快檢查排除,這樣才能放心。
診斷腎細胞癌的方法
若為平時有抽煙、高血壓或長期接觸工業溶劑的高危人群,建議定期接受超聲波及尿液檢查,以免等到晚期腎細胞癌病況加劇才發現,延誤就醫時機,以下為腎細胞癌常見的4種診斷方法:
尿液檢查
約60-70%腎細胞癌病人會出現血尿,因此通過尿液檢查能夠發現體內是否有不正常增多的紅血球以及癌細胞產生。
超聲波檢查
經由超音波檢查可觀測出腫瘤的位置及形態,如果腫瘤為實心,醫師則會進一步檢查下腔靜脈是否也遭癌細胞侵犯。
CT檢查
也稱為電腦斷層掃描檢查,除可幫助確認患者體內的腫瘤大小,也能檢查出腫瘤是否擴散至其他器官。
靜脈顯影尿路攝影檢查
先將顯影劑由點滴注射進入血管後,再通過X光攝影檢查,可顯示出腎臟、輸尿管及膀胱的狀況。
腎細胞癌有哪些治療方法?
目前手術切除為腎細胞癌最主要的治療方式,以下為常見的5種治療方式:
根治性腎臟切除術
醫師會通過根治性切除術,將病患整個腎臟、一段輸尿管、腎上腺、淋巴結與包圍著腎臟之脂肪切除。因為有兩顆腎臟,切除一側腎臟還是能保持人體正常功能的。
腹腔鏡根治性切除術
先於腹部切開數個小開口,並藉由腹腔鏡器械切除腎臟腫瘤,此手術相較於根治性腎臟切除術較不痛,復原速度也相對較快。
部分腎切除術
對於長在靠近腎臟外側、體積較小的腫瘤或腎功能受損的病人,醫師只會切除含有腫瘤的部分腎臟,如此一來,病人則可保留較多的腎臟功能。
免疫療法
目前化學及放射治療效果不佳,免疫療法因而成為較好的治療方式,約有15%-20%病人通過此療法產生效果,此乃增加免疫來對抗癌細胞,不過進行免疫療法後,可能會引發許多副作用,包括低血壓、肺積水、高燒及腸道出血等。
放射性治療
放射治療是一種利用高能量放射線來殺死或減少癌細胞的治療方式,但其對腎細胞癌患者的治療效果不佳,因此大多用於腫瘤切除術後輔助治療,或作為暴瘦治療,減緩病人因腎細胞癌所帶來的疼痛、出血或轉移性腫瘤所引起的疼痛。
定期檢查、不濫服成藥,預防腎細胞癌也要營養均衡
想要及早預防腎細胞癌,除了可通過定期接受血液檢查、尿液檢查及超聲波外,如果身體有任何不適,建議先行就醫診斷,避免自行判斷病情購買藥物服用。
另外,平時飲食應力求清淡及營養均衡,選擇優質蛋白質,包括蛋白、深海魚類、瘦肉類、黃豆、毛豆、嫩豆腐及雞肉等,遠離高磷、高鉀及高鈉的食物,不僅有益腎臟健康,健康的飲食習慣也有助避免肥胖,降低患慢性病的風險。